首页
电子书
读书
大书架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书名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作者
索尔·贝娄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9
ISBN书号
9787549637874
出版年
2022-9-1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页数
440
定价
88
装帧
精装
标签
文学
小说
美国
心理学
外国文学
好书,值得一读
美国文学
索尔·贝娄
豆瓣评论
广姐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贝娄又用一种意识流的写法完成了对知识分子困惑的书写,这或许是许多人看的 不知所云的第一点,其次这位曾获得过社会学和人文学学士学位的作者不断在书中穿插对于宗教、荣格哲学、文学各方面的知识与思考使得本书在基本线索下又多了可读性与厚重感,无数次在这种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代入下我走进了克拉德的困惑世界。但又不断跳出感受这种心碎的根源,或者说查阅知识的来源,感受作者的苦恼,到最后发现就是一种世纪绝望感同今日一样。
2022-11-20
亿黎加
被书名吸引,像小说又像散文的直男叙事,许多地方写的实在让人感到不舒服。索尔•贝娄比伍迪•艾伦还要絮絮叨叨,酷爱使用括弧。耗费了14多个小时,看完书也不知道“更多的人”为什么会什么会“死于心碎”,作为一个被作者背叛的读者,我会心碎倒是真的。
2022-11-17
石草Clara
贝娄就是个坏人。他的思想花园貌似是个藏宝洞,其实是个危险的迷宫。这本书完成时他虽已步入晚年,但他更像是在伪装成一个老人。我都可以想像他执笔时颤抖的手不是因为年老精神不济,而是来自于内心深处对世人的嘲讽。就像小孩子以为穿上成人的衣服才能与大人来场平等交谈,贝娄伪装成老人才会让年轻人错以为他在指点迷津。人生痛苦的清单已经列好,我们可以开始一场深度对话,但实际上他只想看到我们如何在思考时出丑。
2022-11-10
荒木
至少贝恩没有沉沦在庸俗的时代里,他选择了逃跑。
2022-10-10
巴伐利亞酒神
在私人生活中我们心神不定,在公共问题上我们备受折磨。而小说是当代的一舍棚屋,一座遮风挡雨的庇护所。阅读贝娄,就是找回被现代生活驱逐的本真。
2022-09-30
欧阳十三大人
有一定阅读门槛,但最后几章太精彩了,从里面能感受到一种超脱,是理想主义者的故事。
2022-10-01
毛路
贝娄在这本书里又diss心理学:我对心理学的信任已经日渐匮乏了。我将其看作现代意识之不安与动摇的一种低级副产品,一种我们美其名曰“洞见”的可怕的焦虑。
2022-09-25
慕容复
不合时宜依旧是一种美德。与这个时代保持距离,才能活得松弛一点
2022-09-27
李荷西
作者洞察力太可怕了,东方的苦难是匮乏,西方的苦难是欲望。那……就逃到南极和北极。厌倦了人类,那……就和植物待一会儿吧。
2022-09-25
无忧无虑张爱财
这两年对“逃避可耻但有用”愈发认同,心碎就快逃,逃不了就低欲望的活着。
2022-09-25
bookbug
贝娄在这本1987年的小说临近终章时里随手写道:相比起切尔诺贝利泄漏的毒害,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书名便得之于此。只不过当下的大背景下再读这段,显然更有感触。贝娄大概终其一生都在写他那代忧伤的犹太知识分子,而且随着时光流逝逐渐老去,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碎,更何况在欲望社会的浩浩汤汤之下,任何智性的反思和对抗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相比起满心欢喜地拥抱欲望和无可奈何地接受庸常,小说中的贝恩至少还能选择逃离,这点要比太多无处可逃的现实温暖多了。毕竟,世界再小都小不过一纸封条;世界再大,也盛不下所有忧伤。
2022-11-12
邓安庆
我对小说家的晚年作品一直颇有兴趣,尤其是索尔·贝娄这样的大作家,对于人类欲望的探究会走到一个繁花落尽的阶段,既然激情丧失,滤镜破碎,还要面对性与爱的矛盾,会呈现出不得不去面对的苦涩处境。知识分子一直以来是索尔·贝娄长期关注的对象(包括对自身的观察),他们不断地解剖自我,又不断地感受到陈旧的痛苦,但是解决办法从未出现过。这本如此,他其他的作品也多有这样的苦涩滋味。
2022-10-01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