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子书
读书
大书架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西方文化的衰落
书名
西方文化的衰落
作者
约翰·卡洛尔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802253414
出版年
2007.10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页数
318
定价
30.50
装帧
平装
标签
历史
哲学
文化
西方
文化史
西方哲学
人文主义
约翰-卡洛尔
豆瓣评论
Hilda
看开头一惊啊,嚯,好个牛逼的立意。这是多有趣的角度。内容上对角度切合却弱了很多。但还是很好看的。感觉把文学艺术思想宗教道德等都用人文主义这个大主题贯穿起来了。不过也让人对人文主义的理解因更宽泛而模糊了...结尾又回归了主旋律,内容挺系统的。读得很流畅。译者好评。
2017-07-31
王看山
“我是”-“我”-“太初有道”/“我是”。
2018-07-13
奥燃
译笔何其优美而流畅。
2015-11-19
云中君
新教形而上学对社会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所谓世俗化也非开始就是这样。
2014-03-31
末
哈姆雷特的理念是死亡崇拜,唐吉诃德是我信故我在
2016-09-09
浮沉水上
对近代西方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领域的大师代表作品及思想进行连贯性的文化解读,探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脉络,很大胆,也很有见解、才华。其中许多人物和作品还不熟悉,先选读已经了解的,其它部分等以后再继续读。
2015-03-07
豆友263111142
我们长期以来所接触的进步主义史观认为西欧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主要是指法国的启蒙运动)三步走率先进入现代社会,缔造了今天绚烂多彩的世界。John Carroll几乎全盘否定了这属于人文主义的几百年,视之为一段“西方文化的衰落”历程。他揭示了人文主义的另一位面:人类通过理性开发出可能没有上限的潜能,但灵魂下方的基石也被抽空了。罗马与日内瓦试图重建礼法,但前者继续锈烂,后者陷入形而上学的偏执中。布尔乔亚的生活在新教的虔敬退潮后露出空洞的实相,我们的现代社会处于一种随时倒塌的不稳定状态。P.S.作者和我一样都喜欢委拉斯凯兹,狂喜
2023-05-18
芜城
读得越多越明白,西方现代500年来的沉思冥想,都在与他们的前现代的宗教思维博弈(所以一定要好生搞清楚宗教学
2019-05-29
EnnDu
前半部分对作品的阐述很迷人,可惜对Caravaggio的论述过少,本来冲着Caravaggio而读的,可惜没有Caravaggio的David with Head of Goliath.
2010-12-12
funny_vee
译后记是重点:有宗教,就有人神之争。人文主义的“我”兼造物主和所造之物,集自由意志和理性为一身。无神论,不等于不会造神,半个世纪前:“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斗天斗地之后,便是斗人。……所以陈寅恪说:“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2018-06-30
海生花
不能说完全赞同,因为有时不太能理解作者的思路。可是好像关系并不大,在阅读过程中,深深地被作者的诗意吸引。
2019-03-12
ly的读享生活
调子起得太高。有点盛气凌人。
2015-08-04
Xenophon
确实极具鼓动性,另,译者的汉语水平很不错。这年头,只懂外语的译者越来越多,让人读译本跟读原文差不多
2010-05-22
薛浥尘
腦細胞兒們你們死得好慘
2014-01-04
magnus
http://www.ximalaya.com/17756636/album/4237433/
2018-01-28
fateface
翻译出人意料地好,非常流畅。内容也很有趣,算是近代到当代的西方文明史,但作者有自己的立场,所以梳理得别有风味。在万圣的特价书里淘到的,最近的床头读物。
2014-01-14
啊呜
作者说:我们不应该将哈姆雷特情结理解为一个人动念杀父娶母,而是应该理解为一个人最后的激情是想让自己清醒和自由,这个人努力过却以失败告终,留给他的遁世的幸福,那种无意识性,正像他恰如其分得感悟到的,意味着死亡。
2008-11-30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