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书名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作者
张伯伟
格式
EPUB,MOBI,AZW3
ISBN书号
9787101155563
出版年
2023
出版社
中华书局
页数
783
定价
128元
装帧
精装
标签
中国
文学
诗词
古典文学
文学批评
文学研究
(3)古代文学文献学
豆瓣评论
近涧
張伯偉先生近年除了不斷有新論文和新著作(他認為論文比著作更重要)出來(他同輩的絕大多數人早就“躺平”了),很多早年的書也陸續再版。這其中,《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一本,應予鄭重推薦。因為這本最早可以溯源至上世紀70年代的書,不僅體現了著者很早便對“方法”有了思想上的自覺,更可以見出當初此書“所針對的問題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構擬的解決方案也還尚未過時”(《新版前言》)。此外,新版的“前言”和兩篇“附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問題》《“去耕種自己的園地”》)亦反映出著者廿年後對“方法”問題的更圓融思考和更周密表述。
2023-07-21
林凌
四星半,因为后半部没有兴趣,只算是翻完了,前面很精彩很精彩。
2023-12-09
長歌懷舊遊
体大思精之作,中文系学生必读。
2023-11-21
小园香径独徘徊
“我们追求探索的尽头,总是要达到我们原始的开头,而对它有初度的了悟。”看了后记真的很感动张老师的字字殷情。以及我虽然言之凿凿打算整合中日韩的汉文学,但是一看到这俩个国家我就会下意识地跳过......看来我是叶公好龙,还是要正视自己的喜好与天赋。总而言之,是很喜欢很喜欢的一本书呀,喜欢能有幸成为张老师的学生
2023-11-17
乾元
极强的文献学功底,一般的文学批评方法构建,缺少观点的文学批评导向,体系性价值大于观念性价值,毕竟基于文献创造概念和踵事增华是文史学者的本色当行。其梳理了以意逆志(当时人解当时意图作者作品)、推源溯流(呈现历史时间里的作品联系)、意象批评(用世界现象之神韵解作品优秀处)三种古代文学批评方法和选本、摘句、诗格、论诗诗、诗话、评点六种文学批评形式,希望呈现古代文学批评的面貌,然缺少一种心理文学或心理史学的同位分析,少了一种本民族特色的学术姿态,恰与其提倡的观点呈反讽。
2024-06-08
圜丘
张伯伟教授在后记中引用《文心雕龙》的“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来形容这部横跨其学术生涯二十余年的著作,他将“构筑一个有价值的解释体系”的学术理想寄托于这部“体大思精”的著作中,通过立足儒家思想影响的“以意逆志”法、受学术传统影响的“推源溯流”法、受庄禅思想影响的“意象批评”法,打通了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作者、作品与社会的关系;同时又关注中国文学批评方法的六种外在形式,对其分别展开个案研究。他以高屋建瓴的视角批判实证主义、西方理论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影响,呼吁研究者继承程千帆、钱锺书的学术遗产,在文学范围内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批评,从事立足文学本位、以作品为中心的具有自觉理论意识的文学研究,使其与历史研究、哲学研究相区别,在文学的共性中寻求民族文学的特性。
2024-02-20
稚子浴其渊
伯公此书面面俱到,用的大多也是经典的材料,适合作为学科的基本必读书目。
2024-02-25
飘来飘去
买来当传家宝。传家宝的标准是不必多么高深完备,但要对于知识谱系的养成有较大作用,可以是常识,也可以是异见,总之是开卷有益。
2023-11-26
momo
看完第一感是古代文学还能这么做.jpg.从侧面切口总结了古代诗歌方法论,分类梳理相当明确,《戏为六绝句》和《论诗三十首》和论语那边比较有启发,构建了整体知识谱系,相当清晰。
2023-11-02
矜北
体大思精。内篇加上近来的“意法论”,通过学术史溯源建构了古代文学批评自生自为的有效方法。外篇对古代文学批评样式的分类阐述,力图廓清一些交叉模糊的界限,为学科立法。导言附录的底色是强调文学批评应该以文本为起点和终点,不只满足于内部研究,也要附以外部研究来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时呼吁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破除故步自封和二元对立的困境,从交互镜鉴的角度看问题。
2023-10-31
moi
“以意逆志”是史学,“推源溯流”“意象批评”是文艺学,“摘句”“诗话”“评点”是文艺评论,“诗格”是修辞学,“选本”是文献学——张伯伟先生在无意中取消了今日的学科分科,而上溯到了文学的本体论层面:“什么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项念东09年博士论文围绕岑仲勉、陈寅恪、傅璇琮、陈尚君诸先生的研究提出“考据诗学”的概念,后者被套用到高小慧22年所出杨慎专题的专著。反观张伯伟先生的著作,考据固然是研究的基础(张书在呈现文学批评史、在比较汉文化圈时,也用了文献学知识),但是考据的结果需要理论解释(张引用儒释道)。回归文学本体,不代表要沿袭其词,而是要反观、解释其思维方式。周wx教授本周讲座中提到,人文数字化不应当只是研究工具,而应该是本体论的思维方式(逻辑化)。否则,定量分析、知识图谱只能帮助结果呈现
2023-12-13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