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民族与民族主义
书名
民族与民族主义
作者
厄内斯特・盖尔纳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801095275
出版年
2002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数
228
定价
16.0
装帧
平装
标签
政治
民族
人类学
社会学
政治学
民族主义
盖尔纳
民族主义研究
豆瓣评论
贝加尔海
嗯,要做新版了。新译本
2011-06-07
bare life
这不仅是讲民族主义的书,还讲了社会阶段演进和特点、教育、国家控制、民间反抗,更难能可贵的是里面的反思和诘问,即便是社会所倡导的意识形态也可能是虚假意识在作怪;对工业社会的控制模式的论述也很抓眼。连着看了两边但好像还没吃透,所谓集大成者,要常看常新啊~
2016-02-18
贰叁
民族主义研究两大扛鼎之作之1
2013-12-27
蓝楹花旅馆
民族主义门柱2/3,比安德森那本好读,论述流畅一气呵成,读完结论还读出了感情。安德森从印刷资本主义论述共时性的形成,盖尔纳的角度更宏观,没有涉及到具体的文本如何形成,而是企图从社会迭代的论述开始,将国家视为断裂性的分界点,他的重要中介是教育。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分工精细化,教育却普及化(非作坊化),形成了通识教育,也提供了现代工业社会需要的分工流转的可能,而国家是提供垄断性的教育资源分配的存在。从认识论开始讲,雄心壮志,最后扣题指出康德的自决和民族主义是相反的方向。“是民族主义催生的民族,而非反之”,和安德森一样,认为民族文化的概念是被民族主义者制造的。他在论述中究极撇清马克思的关系,结果还是不得不依靠物质生产来分类社会。民族主义会减弱的预言成真了吗?
2020-06-12
Biomass
从文风到理论无一不体现着毫不妥协的结构-功能主义、毫不妥协的现代主义、毫不妥协的自由主义。
2018-06-22
熊阿姨
如果嘴硬的话,后半部分写的有些混乱,中间有几页翻译得很金山词霸。
2009-05-19
社会正义武士
这本书有趣之处在:他用了马克思的分析方法,从社会生产制度流变的角度来剖析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却在文中不断撇清自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与之相比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B.安德森谈民族主义反倒不那么像个马克思主义者(笑)。不愧为与安德森并列的民族主义学者,视野很大也很有趣,但有些论太武断。
2012-10-26
知闲
水平很高,也被认为是关于民族主义的名著之一。可惜对当代读者太难,光是用柏拉图点明民族主义的奥秘(24页),就能吓跑一批读者了。更何况还大量引用韦伯、休谟。此外,它本身也有一些弱点。书中几乎没提到阶级和阶级斗争,这当然符合民族主义最终改变或胜过了非民族的、发源于西方而跨国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事实(169页)。但是既然本书以工业社会为核心论题,那么不考虑由此造成的内部冲突似乎是不合理的。思考作者这么做的原因,或许只能认为,这本书还是落在文化、理性的层面上,不愿意对更低的经济、政治的考虑做出更多让步。这种思考的方式,造成作者没提到民族主义的起源和对立面:帝国主义。也没重视政治民族主义(民族-国家)之后的经济民族主义(福利国家、发展型国家)可能的后续发展。
2018-04-24
木下天一郎
《想象共同体》的齐名作。如果说安德森的民族是被“想象的”,那么盖尔纳的民族可以被称为是“制造的”。不是先有民族,而后有民族主义,而是先有作为政治原则的民族主义,而后有民族国家。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复杂的社会劳动分工、占据主导地位的高层次文化以及高度流动性要求人们在一套同一的、无差别的文化体系中寻求认同,而促成认同的文化疆域恰好与集权的政治疆域重合在一起,这样,构成了最初民族国家的蓝图。抗熵会构成民族间的边界,早期工业化的待遇不公被转化成为民族矛盾,盖尔纳从功能主义的视角解构民族,他的思想具有一种抽离于思想史之外的洞见,不过,实证似乎略显不足,而且其理论基本建立在欧洲民族主义的经验之上。
2017-03-11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