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ziwei
    前面的内容不太好理解,作者的描述毋宁说是事实的罗列。对于反智的想法或许比较简单,可以当做现象素材。2023-07-30
  • 杏汁
    太平洋东西两岸的两个大国具有极其相似的精神内核,因此虽然写的是60年代美国的反智主义,于我们也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其实原书里的第二章就已经把问题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这个国家的国民想要的是能够变出金钱、名誉和官阶的智力,而反的是智识。父母师长们从小教育我们努力学习无非是希望我们出人头地,而不承认智识本身带来的快乐和拯救。这本书接下来从宗教、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四个方面切入论证,更近乎于四段微观美国史,也很有趣,毕竟这也是霍夫施塔特的老本行。最后夸夸翻译。一些豆友不喜欢这版翻译,我却爱到不行。译者老师一看就是个颇有中文造诣的人,遣词时文采斐然,而他/她大概是故意为了保留原作的原汁,对定语从句的句子大多选择保留英语式的结构,有助于读者享受原作的语体风格,我超喜欢。2022-08-02
  • 再见孔雀蓝
    他们发现,排斥己所不得的东西比起承认自己因此而存在弱点要容易得多。2023-12-26
  • ……
    追求物质和实用无可厚非,但智识能削弱这种倾向,从而在知识分子和大众之间建立了一面满是窟窿的玻璃墙。没有大众在社会上工作就没有知识分子诞生的土壤,没有知识分子的理念就没有现代工业化社会。2021-06-25
  • Tllftjlcjikklr
    这个翻译实在一般。美国的反智主义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福音派宗教、实用主义的建国理想、商业传奇对理想人格的描绘、教育的基础决定的。所谓的反智主义不是哲学上的反理性主义,不是一种思潮,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和思考方式。“书生百无一用。”2022-01-09
  • 南方的天空下雨
    今年公版,一窝蜂出了好多版本,出于对上译的信任买了这版,结果很不幸地选择了最差版本,翻译真的太差了,完全是英文的表述方法,一句话里能断6、7句。2021-12-05
  • cc.1913
    读感又虐又爽。归根结底还是西方世界的后起之秀摒弃了传统欧洲的行为教条,不管是宗教、政治、商业、农业还是教育,一律个人主义横行、经验得来先行、实用主义为先。值得斟酌的是,反智主义浪潮中被打入低谷的(依旧)还有女性,不管是从政还是执教,“女性化气质都很难有号召力、引人尊敬”。一个被各界唾弃的咬文嚼字、畏手畏脚、满腹疑虑、自命不凡又避世疏离的知识分子形象呼之欲出。当然本书的局限在于成书于20世纪中叶,书中被反的“智识”主要指的是人文社科知识,之后理工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无法纳入讨论范畴。2022-04-03
  • 鑫宝
    我们一方面需要知识,另外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在地性。2021-04-08
  • 上海译文社科
    “智识”该如何在人类文明中发展?这本五十多年前的经典著作,在当下来读仍然振聋发聩。2021-03-30
  • 梦魇马戏团
    字字宛若说的另一国,那个嘴硬但核心里处处以美为师的国度。2021-03-05
  • 赶车棋社母大王
    反智主义是一条长期以来盘踞在我们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线索,它背后是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民主意味着“我的无知和你的智识一样好”。 2021-03-12
  • 吴焚舟
    最开头的那些历史就hmmm。。。但是后面讲到教育我可就不困了。2021-02-28
  • 老骥
    反智主义在美国历史上,或为主旋律,或为背景音乐,一直在回响!也可以说,反智主义在可见的未来,会一如既往地与人类文明如影随形!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文明本身就含有反智属性。作者作为历史学家,深富洞见,将反智主义演化历史刻画得入木三分。本书可评6星,1星送译者,翻译语言精准华美。美国最初移民的清教徒宗教、国父们作为知识分子群体在民主体制下产生的反向影响、引领美国腾飞的商业、对GC主义极端恐惧的反扑,全球化的负面影响,都是反智主义的产生、发展的空气和土壤。作者在大历史框架下,实事求是引述各种各样的反智行为、思想,精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背影,让人信服!这是一本旧书新译。作者因此书而于1964获普利策奖。但依然有现实意义,可以预见,美国的反智主义如潮起潮落,生生不息!2021-03-28
  • 阿廖沙
    前半本真的写得很好,后面真的很不容易读,是我美国历史的基础太弱了。希望以后有机会会再重读吧。2021-02-27
  • soloye
    霍夫斯塔特一直在最后都在呼吁知识分子群体的自我确认和联合,避免沦为技术官僚或者“逍遥骑士”,知识分子不追求一致的意见,但一定以认真并且足够深刻的态度和知识回应彼此的问题和争论,并以此获得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对知识和思辨的追求是知识分子的宗教,这是真正的智识生活,这不应该只是个体的追求,而是有一个群体的共认,以及社会的尊重来换取人类可能的更好的当下以及未来。对反智主义的反对正是反对妖魔化,反对简单粗暴地消除问题,反对精神怠惰和冥顽不灵,也反对鄙视链之下的社会撕裂。智识生活追求的是反思之下的弥合以及宽容,这样的社会的进步(和健康)值得追求,且应该在承认现实的不堪前提下不懈努力。这一切的前提是对彼此以及未来的好奇心,乐观精神,以及关爱和信任,格劳秀斯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爱是人类社会的起源。2021-03-17
  • 周明河
    这部之外,可以考虑出版霍夫施塔特的其他作品2021-01-24
  • 黄西蒙
    2021年2月简体版新书已阅。此书英文版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完成,是根据50年代美国社会的状况来分析的,针对麦卡锡主义,但至今仍有现实意义。霍夫施塔特认为,美国反智主义来源多个因素,包括美国人注重对圣经的感性解读而非欧洲传统,商业实用主义尤其是过度看重白手起家的逆袭者的风气,对绅士和学者气质的排斥,以及中学教师较低的收入和地位,等等。这本书分析社会思潮的思维,还是值得参考的。在中国还缺乏这样有洞察力和深度的作品,其实中国的社会文化症候更有分析价值。2021-02-27
  • Creative
    ”反智“现象的体现:过度注重物质生活,精神层面的追求少了。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