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智术师
    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2023-08-04
  • 青藤Chien
    既是个人生活的记录,也是反映时代的“年轮”2023-02-09
  • 辛彬
    少年在北京大院,青年在西藏知青,中年在人民日报。那个年代的时代先锋历练。2023-11-21
  • 了妄唯真
    与李安定类似的身份,类似的书。内容是1949-1989,其中在西藏插队的内容占大多数。2022-12-20
  • squirtle
    可读性不错。前半生跌宕起伏,后面四平八稳,是羡慕的人生旅程了2024-01-31
  • sY.
    感觉还是不错的,也是一种体验吧!2023-10-10
  • 午后枝桠
    进入最高官媒后文字明显没有了生命力2023-09-06
  • 谢贤
    不能只讲新闻规律,也要讲政治规律。浮云就这样在你头顶飘了一辈子。2023-09-03
  • 朋友侬放心
    开头和中间不错,描写西藏经历占大头2022-12-01
  • 江海一蓑翁
    资深媒体人、曾任《人民日报》高级编辑的吴长生老师聚焦自己从出生的1948年到改革开放中的1988年这四十年人生历程的一部回忆录,也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定位于个人史书写的“年轮”丛书中面世的第一部作品。在本书当中,经受长期媒体工作训练的作者,细致捕捉个人生命历程中颇具史料价值的动人瞬间,将个人前四十年的生命历程,放置在家族史和复杂社会关系网络的语境下书写,放置在大的时代变迁对于个体的全方位影响背景下书写,放置在个人体验与见证的众多生动历史场景与历史细节的场域中书写。这样一部优质作品,也将这套“年轮”丛书的内容定位与问题意识全盘呈现。作为响应当下社会史、个人史、微观史的研究书写潮流的重要作品,本书和它所在的“年轮”丛书,都非常值得关注。2022-01-09
  • Jerosh
    浮云不会永固,人和时间总要恰合,内容暂抛,这样的时间有这样一本书,可能本身就有意义。2022-02-10
  • 缘叄
    一本沧海遗珠的书,22年入的纸质书,还有作者签名。当年销量一般,现在没事翻看,内容还是吸引人的,三天读完一气呵成,内容看似从49到改革开放的编年体流水账,但好在文字与内容是行云流水的存在,作者对于那些劫难和10年的内容如实道来,真实的同时很客观,其次就是在藏地工作的经历很吸引人,对于西藏的历史与文化,还有藏地的发展变迁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认识,里面出现了不少人物都是响当当的存在。看了才知道这本书的精彩。2024-07-02
  • 告别悲伤
    获得了一些四中圈子的信息2024-10-28
  • 群山
    自序中说:“当年发生了什么,我做了什么,当时怎么想的,如实写下。”这可能吗?尤其是后者。2024-03-13
  • 呆呆鹅
    1949-1989,切分成差异很大的三个阶段:求学、西藏、报社。求学阶段高干云集,几近政治核心,日常生活能够拉近与那一个时代之间的距离;报社时期近距离接触改革风波,其实会有更多料还未透露;西藏的壮丽风光和奇险经历,比日光下的“人事”更值得令人着迷。202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