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EYu
    文风凝练畅达。后半段逐渐走入荒诞,将某种讽刺有节奏地推向另一个极端。读完反观“爱人同志“四个字,意味深长2024-01-06
  • kind
    2022-B-42 7.5/10 主题很有新意,部分情节实属没必要,情节略拖沓。2022-11-03
  • 韧勉
    针对自卫反击战致残英雄转业后世的题材小说,算是国内少有的反战题材,英雄的光环难以度日,无论是对于光环本身,还是由光环衍生出来的荣誉等等,人不能永远停留在某个阶段,要学会适应环境、职业转型与脾气修炼都要达到重生,人生才会有更圆满的结果!2022-05-28
  • KEY-可以文化
    这部作品不仅对个体的情感和欲望、尊严以及自卑、软弱进行了充分表达,也深入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呈现了人在时代变迁中的无奈处境。这本书书写的,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生命悲剧,也是一代人寻找自我价值的艰难旅程。2022-01-21
  • 虚斋读客
    终于有了对得住书的内容的新版本。久违了的《爱人同志》,一起听听罗大佑的同名歌吧!2022-01-04
  • 野宫小饼
    写得很不错,丝丝入扣合情合理,没有浪费这个好题材。就是女主角张小影身上多少有点男凝的成分,性格从始至终没有变化,完全圣母,这点很奇怪。2022-03-17
  • 杜鹏
    艾伟这本小说写的一点都不新,但就是写得好。2022-03-15
  • Eva
    “他想,我算是看透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荒谬透顶,没有任何意义,这个世界的一切最终将被时间所吞噬,一切都是暂时的,人生的华宴转瞬即逝,躯体化为灰烬,装饰躯体的荣耀不复存在,就连曾经经历的苦难本身也最终成为一片虚无。”这段话或许能概括人生的大致模样。女学生张小影×被地雷震伤脊椎的伤员刘亚军的结合,在旁人看来很值得细品。当初同去护理伤员的女学生们纯粹做做样子,只有张小影死心眼一味对刘亚军好。他不要她的怜悯同情。各方的撮合把他们切实地绑在一起。别人感动于他们的“真情无价”,一遍遍地让张小影分享他们的故事。怎料生活仅是一地鸡毛。曾经的光辉和荣耀,后来成为夫妻俩渐行渐远的导火索。刘亚军已经放下了脾性和架子,张小影顾着颜面、他人的期待和无形的压力。终局早已预料,但更多显现时代瞬息变幻和个人命运苍凉漂泊。2022-03-16
  • 芝士榴莲男
    #爱人同志 哭泣是这个世界最为本质的声音,他想,我算是看透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荒谬透顶,没有任何意义,这个世界的一切最终将被时间所吞噬,一切都是暂时的,人生的华宴转瞬即逝,躯体化为灰烬,装饰躯体的荣耀不复存在,就连曾经经历的苦难本身也最终成为一片虚无。时代创就了一批人,时代也摧毁了一批人,那些能够跟得上时代步伐并为之而蜕变的人成为了时代的胜者,而那些还在乞求旧时代怜悯的人成为了时代的抛弃者,我们又该如何真正去看待这个世界与时代呢?可以把一件小事依靠一个大的背景去想,浑浑而言,可刘亚军和张小影的爱情故事,超越了一整个时代,他们爱着彼此,至死不渝。2022-03-01
  • Rinna芮娜
    这是一个辛酸而生动的故事。曾经屡建战功的侦察兵,被炸伤致残后成为了英雄。在医院期间,遇到女学生并与其相爱并结婚。从此,“英雄”与“圣母”的形象根植于人们心中,也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当两人的婚姻从光辉中归于平淡,发现社会对他们并不那么友善,生活也并非全是美好。当“英雄”屡遭冷眼,日复一日的守着孤独,心中的不平显现出来,他以“魔鬼”的面目示人,常生是非。而“圣母”始终严苛要求自己,活在光环里无法自拔,被所谓的“英雄情结”和“圣母”形象所禁锢,也用其困住了主人公。两人相爱相杀消磨度日,最终两败俱伤。“英雄”和“圣母“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当时代变迁,他们的命运也跟着变了……总之,读来大为震撼,好似被拉进了《活着》,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作者的文笔惊艳,有很多段落都值得摘录,本书已被列入我的年度top。2022-03-05
  • 药罐子的日常
    这个世界上的生活或许就是这般吧,也许你从一开始就猜到了结局,你却无力去做任何更改,只能眼睁睁看着命运的河流推动你走向最终的终局,而你能做的也只有用力去活着。不管自己有多渺小。2022-02-20
  • 对暮
    没有多少可读性,太陈旧的故事了2022-03-17
  • 违规电器
    是什么在裹挟着“圣人们”的异化?2022-03-19
  • Eros.K
    大为撼动,好久没有读得如此欲罢不能了。这部小说唯一可惜的是人物的语言有些超越人物本身。刘亚军的自省和痛苦,太过深刻了,深刻地难以理解。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侦察兵,如何一夜之间便洞悉现实的扭曲与虚伪?英雄自戕,或者说,是作者刻意加速了这一进程。那么,故事的人物就失实了,他便显得太过于“清醒”。2022-03-20
  • 尤里卡
    张小影在“圣母”的旗帜下坚决不缴械投降,庸常生活的枯燥与贫苦还是磨灭了她的真实情感,她选择苦苦支撑,却已不是原来的自己了,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弗洛伊德所说的“压抑”。刘亚军是“英雄”与“魔鬼”的混合体,他有勇敢正直的一面,也有龌龊不堪的一面。在轮椅上他还是会选择“战斗”,不过他所面对的却是无物之阵,根本不存在任何敌人却又遭受着无所不在的“攻击”。最后他陷入了“存在与虚无”的两难困境,在困境中选择了死亡。2022-02-10
  • 唐·葛朗台
    这本将近16万字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天真死板的少女选择嫁给了一个半身不遂的战争英雄,然后与之一同在健忘且吃人的社会中度过了二十余年的家庭生活。笔触是较为内向性的,着重描绘了妻子和丈夫各自对于彼此、对于性、对于外界和工作的态度,以及外部社会(政策、经济、同事、记者、邻居)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内心。小说的精神内核是:女主人公为了死物(圣女的偶像)自觉自愿地牺牲了自己活生生的时间和生命,而男主人公则因为死物(战争和战争带来的瘫痪的下肢)而无奈地白白浪费着自己仍具有活力的头脑和精力,只能在性爱中寻得微不足道的慰藉。这种将活体祭死物的悲剧每分每秒都在社会上重现和再生,只能使读者感到无穷的绝望。作者在小说结尾处似乎很勉强地给出了安慰:残存活体相互依存的共生感受是神秘而崇高的。20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