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子书
读书
大书架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书名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作者
施琪嘉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7
ISBN书号
9787115551207
出版年
2021-1-1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页数
240
定价
59.8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心理
心理学
治愈
自我成长
自我提升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内在小孩
豆瓣评论
白羽
这本书真心不错,解决了我很多困惑。我们对于一些事的误解,往往缘于我们的知识不足。比如对于内在小孩这一概念体系的认识,就刷新了我的认知。作者的讲述方式偏学院派,不过能看下去,有收获。
2021-01-12
陈英俊
对我有一些启发。不过书本身写的一般,语言较为口语化,不够精炼,行文逻辑有点欠缺。像是把老师讲课的录音转换成文字,再把“深入”的部分去掉,只留下“浅出”的部分,集结成书。
2021-03-27
生活在别处
说实话,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让我觉得作者有一些刻板印象,以及把治疗技术和思维方式放在来访者的前面。没有张沛超的书好看。
2021-03-27
平行世界的Lynn
提出了问题 解释了现象 但是如何解决这块太笼统。说要治愈需要一段亲密关系,通过关系滋养自己。那没有这样的亲密关系该怎么办呢?难道就无法自我救赎了吗……?
2021-02-08
高能的C酱
国内难得有几本通俗易懂的心理作品,施琪嘉老师这本书读起来就很过瘾。不仅仅有一些“硬知识”,还有很多具体案例,让你读着读着有不少恍然大悟的感受。
2021-03-01
多肉好想瘦
定价59.8....刚买的时候评分8点多。价格和评分都虚高
2021-03-20
贰宏
去年看了英国心理咨询入门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了解了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深刻影响。但我也产生了疑惑,是否可以不通过心理咨询,自己去探索内心世界,看到自己的“内在小孩”以及ta身上的一些问题。《疗愈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正好解决了我这个疑虑。这是一本没有阅读门槛的心理自助书籍。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内在小孩”,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可以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疗愈自己。这也能阻断我们把这些“阴影”再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
2021-01-19
怀明
就很普通,完全没有感觉到专业性,而且书中总是出现小孩子缺乏母亲的陪伴,母亲的爱,父亲呢,父亲在育儿中隐形了吗?出现问题都是妈妈做的不够,不能赞同这种偏颇的表达。
2021-04-09
大Z
本意是想疗愈自己,但看完感觉更会奶孩子了
2021-04-02
云汀
读完后收获很多:1.内在小孩要健康成长,父母要给予安全感、信任、接纳、足够的爱。2.对孩子适当的夸奖,有助建立孩子的自信。3.自卑、畏缩、低自尊的人容易遭受霸凌,被人塞给脏活累活。4.人的心理发展是个性化&圆融的过程,人到中年不要太功利,宜修身养性。5.人有回归母体的倾向本能,恰似宗教形而上的本体,那里绝对安全宁静。
2021-01-30
Folow
科普类心理书,很好读。读完感觉人啊,还是要先了解和爱护好自己,才懂得怎样去爱人。15岁前与父母的关系决定一个人的基调,如何与自己、爱人、孩子、同事相处的模式。所以小时候要让孩子玩够,给予足够的爱与包容,但父母也别怕做不好的地方没法补救,因为父母的道歉任何时候都不晚。读了此书,也能理解一些周围怪人的行为,以及自己的一些行为和心理缘由,都是童年的锅。不过,成年人了,也该有审视和改善自己的职责和能力了。
2021-02-18
清水和豆腐
我居然花三十块钱买这种书看… 白话文一样 另外书里面一直在阐述母亲对于幼儿早期爱护的重要性 好像爸爸都死了一样
2021-03-15
左麓
在咨询师之家听施老师的督导示范课,就被他温柔犀利的言语折服。案例报告听得我一头雾水,经施老师一点拨,瞬间豁然,条理清晰,技术精湛!施老师的这本书,为了面向更大的阅读人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更多人在阅读过程中受益,因此极少用到专业词汇,文字亲切自然,特别特别推荐!读施老师的这本书,只用了一下午时间,整个阅读过程酣畅淋漓。在一些章节中,列举了国内和国外不同背景下的不同处理方法,对于我这个看了很多国外心理学书籍的人来说,受益匪浅!目前心理学领域的书籍,大部分是翻译作品,阅读起来好像行驶在崎岖坎坷的路上,磕磕绊绊不通畅。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书中举例和中国情况不同,不能很好理解,搬到我们的实践中也容易水土不服。目前,国内有非常多从业多年、经验丰富的心理大咖,期待看到更多优秀的本土心理作品!
2021-01-19
茱莱
阅读十分体验不佳。部分观点并不认同,如何疗愈并未提出策略性解决方案。语言描写过于简单和口语化。多是一些泛泛而谈,专业性不强。
2021-03-03
黎川
对童年创伤的梳理有可圈可点之处,然而实操部分格外疲软
2021-02-17
Sherry
不知道豆瓣上的8.5分怎么打出来的,可能是一些听过作者讲课的学生打分吧,和其他8.5分左右的经典心理书籍相差太大,我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的。没有对哪怕一个现象去较深入地分析背后深层次的心理原因,都是浅尝辄止地表面上叙述一下问题就完了?我都看不懂作者到底想说啥,这本书名叫疗愈你内心的小孩,到底疗愈了个啥?就把人从受精卵开始的一些需求、状态说了说,顺手就举个例子,曾经有个谁谁谁,或者早前有个谁谁谁,感觉就是嘴边给你随便举个案例,居然还有灰姑娘的案例,我也是服。我也只是看过心理书而已,比如《被讨厌的勇气》《爱是一种选择》等等,可以感受到这些书的作者的用心。但在读这本书时完全感觉不到作者的用心,就像是用语音转文字变出来的一本书,看不到整本书的逻辑和架构。亏了自己还是在花了三十多在亚马逊上买的电子书,哎。
2021-01-28
Tomi.Lai
几点收获:1 玩耍并不是玩物丧志,懂得玩耍的人应对挫折的能力更强。2 释放自我最常见的方法是言语的释放,那么写作其实也是一种释放自我的方式,一种无声的言语。3 影视、文学作品中很多经典的艺术形象,来自于我们生命早期形成的不良体验在内心营造出的各种意象,学会捕捉这些意象对于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是有好处的。4 重新理解了坎贝尔的“英雄之旅”,“英雄之旅”这个过程之所以成为受欢迎的故事模式,是因为它隐喻了一个内在小孩的成长过程,而这一过程存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2021-01-13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