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青禾的星野漫游
    以案例的形式,讲述来自家庭家族和社会历史的创伤代际遗传,了解和哀悼过去,能释放现在和未来更多可能性2024-01-24
  • 范特西
    理论很扎实,结合生动的案例,中间一直穿插理论,还有对咨询者个性深入的分析,以及咨询者个人的反思及提升。2024-03-05
  • 柒号空舟
    断断续续的看完,脑子记忆也有些模糊了,感觉还是应该酣畅淋漓的读完会好些,后续有机会在再回顾一下。我们心里堆满了太多的阴霾,像积灰未打扫的地下室,代代相传,灰尘越积越厚,直到有一天,我们决定邀请一束手电,照进来。2024-03-16
  • 莉莉丝
    3.5分,但心理咨询故事合集看就好2022-10-18
  • 一首LoveSong
    有收获,特别是最近创伤的来访有点多,给了一些新的思路。扣掉的一分给翻译。2022-10-17
  • 深雪里
    读的过程中想到好多好多,但是最终什么都写不下来。想到昨天考西哲史二,考得一团糟,自己心里特别怆然。大一一进学校老师就让读单子论,不知道是否真如莱布尼兹所言这是最好的世界。神正与形而上学之恶我一直觉得冲突,读这本书,痛哭而痛快,始知或许真有上帝,而祂于道德超然。祂饕餮人类这种低等玩具的痛苦,像以前看过的《猫汤》——造物主拿刀叉切开地球,于是天崩地裂,滔天洪水,岩浆倒流,最终审判,诺亚方舟。人类丑陋,却因为痛苦变得美丽……这么想,是在犯罪吧?那索性更进一步:这不是小说,却是我一直以来所期待的最好的小说。2022-11-09
  • ❤不恬
    微信读书上偶遇,听完的。普通人甚至可以当小说读的一本书(没有对当事人的不敬)。当然,有些人也可以对号入座。我的家族也有过来了又走了的小孩,但并不是秘密,可以公开谈论。对于一个生命来说,宁可有一个糟糕的故事,也好过没有故事。没有故事的人倾向于自我毁灭。ZS预防工作的对象群体+1。国外崇尚以逝去之人的名字给新生儿命名来做纪念。国内刚好相反要讳长辈名。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前人未解决的创伤对后人的影响力比我所了解的还要大得多。发生过的事情是无法掩藏的,你也无法假装房间里没有大象。2022-10-24
  • 年兽
    作者说,更好的整合及处理痛苦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可以治愈我们,让我们活出最充实的人生,诚实坦荡地扶养下一代。还有很多观点直击我心,我想以后我会多次看这本书的。2022-11-05
  • 原映童话里
    本身题材还挺新颖的,但是通篇内容,作者文笔的逻辑,有点抽离。作者喜欢在咨询者的内容上添加可能相关可能无关的个人经历与情感,再增添一些似有似无的不着调感受。除了有不少实在研究塞在里面,其余部分很像不甚流畅的文学作品。怎么说呢,就是挺像peer review看同学的论文,ta知道教授的要求,按部就班放置头部研究,再expand跟develop。挑不出毛病,就是不知所云。2022-10-30
  • 一期一会
    翻译腔有点重。部分案例还是挺戳人心的。2022-09-28
  • 阿简
    重温先辈的痛苦可以让我们借鉴创伤的过去,设想未来的可能性。2022-11-17
  • J Li
    精神分析学派通过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视角帮助来访者才潜意识角度分析家庭代际创伤事件可能给来访者带来的行为动因2022-11-13
  • ungdin
    经典精神分析 翻译差评2022-11-11
  • 我最棒!
    2023.11.17 读完历时9h。绝了!!是这样的!创伤累积几代,直到副作用实在严重,出现整个人明显的问题,才能发现这个创伤。例如我的祖上不关心人的内心想法,直到我这代明显的抑郁。很多时候我们忽略自己,真的很危险,所谓爱人先爱己。真正的爱自己可以阻止伤害延续。2023-12-28
  • Robin @ T&S
    作者写作的能力很棒,把一些概念和具体的案例结合的挺好的。提供了对于个案的一部分理解。加上还不错的语言描述个案,能让人能够感受到案例与主题上情感的活现。(最后:大众读物不等于现实咨询工作。概念化是咨询师一直要做的工作。)2022-09-05
  • 曼仔
    好看,写和译都精准。越看家庭系统治疗和创伤代际传递的案例,越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明白什么叫“命运”,强迫性重复就近乎命运,而心理学事实上是希望通过把潜意识给意识化的方式、以“看到命运”的方式,来撼动命运。202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