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Autohypnosis
    这样一本几乎没有情节的小说却深深吸引了极其注重故事情节的我,想来又是一种模式上的突破。伍尔夫在这本巅峰之作中把个人的特点发挥到淋漓尽致,把那些心底最细腻的温柔,那些转瞬即逝的念想捻细揉碎了展现出来,从心理活动的角度刻画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画面的描绘更是绝顶,尤其中间过场那段随着晚风游荡遍整个酣睡的处所,过渡到几十年的时间流逝,像在看一部意识流的文艺电影,每一帧都那么精心雕琢,不得不令人沉醉的纯粹文学之美。2024-03-23
  • 散焦Defocus
    和福克纳的文字相比呈现出一种极度的轻盈灵动,前者更重视通过密度极高的文字把事件砸到读者脸上,让人无法呼吸。伍尔夫更愿意用细腻的笔触去呈现人物的所感所思,特别是在个体情感渲染下的外在景物。把每一瞬间的情感变化呈现出来。人物如同闪闪发光的晶体,拥有诸多独一无二的面向。唯一的阅读建议:不要带着任何女性主义的标签来阅读这部作品。从不同个人的视角出发进行叙事从来不可能建构出一个完整定性的人物,不如纯粹感受伍尔夫文字的美感以及对诸多想法的探讨。2024-02-10
  • 雅鸦湖居士
    “‘你’、‘我’、‘她’都随着岁月流逝而灰飞烟灭,什么也不会留存,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但是,文字和绘画却不是如此,它们可以长存。”大学时候就是用瞿世镜先生的《到灯塔去》译本对照原文读,如今重看,还是觉得他翻译得很好。2022-10-27
  • 邓布利榕
    伟大的作品!读者无需任何准备,带着一颗感受的心,在伍尔夫的意识流里感受即可。感受以秒为单位的思绪,由生活中任意小事引起的思考,对身份/理想/创作/关系等本能的内省;感受时光飞逝,沧海桑田的凄美;感受不受束缚的视角转换,开放式叙事带来的全知全能的体验;感受准确的表达,微小的细节引起的内心共振。在字里行间的自由里,眩晕吧,漂泊吧,爱吧~2024-11-15
  • 一截盲肠
    非常喜欢拉姆齐夫人,她绝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传统,她吸收情绪,派发情绪,给不同的人提供价值,给予别人想要的东西,但不是为了讨好,因为这些对她来说这就像捡起一片落叶一样简单。她总能把握到每一个人的需求,了解每个人的德性,让所有的关系维持动态平衡,对谁都可以又近又远,举重若轻。拉姆齐先生是一个需要通过别人的恭维与肯定、通过否定他人获得自我价值与满足的人,渴望被关注,渴望成为中心,而拉姆齐夫人太了解这一切了,她定时定量地给予他满足感,相比于爱与顺从更像是怜悯,但又不是居高临下、带着傲慢的怜悯,而是天使般望见众生的怜悯。拉姆齐夫人是一个韧劲很高的角色,伍尔夫太会写了。(但是上译这个版本页边距非常宽,整本书搞得非常厚,这是干什么。)2024-02-06
  • 爱丽斯提亚
    伍尔夫绝对是意识流大师,她对情绪和思想有最敏感的触须,用看似平凡的日常,写出了思想和命运的惊涛骇浪声,在平静无风的生活里,回荡着无声的呐喊……2024-09-15
  • 布拉格西
    除了一句“像宝玉一样俊美……”之外,都很好。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