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姜姜
    说真的,感觉酒店里其他女住客的故事比女主的有意思多了。虽然女主每天对旧爱的念念不忘让我无语,好在最后难得清醒了一点,没跟那个乱交(感觉说风流抬举这个男的,用乱交侮辱那位女儿)骗婚男结婚。勉强还行吧。2024-09-27
  • 喵叔
    1984年布克奖,又一本让我厌恶的布克奖小说。女性困境?指的是一群女人相互鄙视?还是女主这个失败的小三永远没有勇气发出一封信?女主永远举棋不定,不论是跟人交流还是写信还是拿自己的婚姻做交易,想作“局外人”却一大堆的小心思,口口声声的“女性主义”却完全写成了“厌女”的内容,女性瞧不起女性,男性把女性当花瓶。加上翻译非常生硬,用词莫名其妙,读起来真是硌牙。比如女主的小说《月亮来访之下》……这几个词安排的,咱是刚学中文吗?最后吐槽一句微读的电子版,第一章每次出现“杜兰葛山庄”,后面都带上个括号“布克奖获奖作品。深刻展现当代独立女性的情感困境”,出版社是不是做电子书时候也没动脑子,就一键替换的?前两年已经闹出了“哥伦布发现了新中国”,不能吸取点教训?2025-01-15
  • 三分甜去冰
    (好久没读到五星作品了)真正的女权主义,是通过强化女性自身的力量去尊重女性宣言女性权利,目的不是贬低男性。作者说极端女性主义,是“沾沾自喜地消费男人,她们要要优待、要宠溺、要特权。还要有权毫无逻辑,大惊小怪。这样的女人让我觉得可耻,让我觉得可怕。”同意。2024-12-21
  • fei
    安妮布鲁克纳 第一次看 听了鲁豫的播客岩中花述提过。虽然女主那么懦弱不通人世,但她终于坚守自己。很多时候看得见自己。许是写作训练了自己的思想思维,所以守得住自己。2024-10-27
  • 不安的雪
    因为封面太漂亮了,在加上翻开第一页描写的景色氛围我很喜欢,所以就借了这本书。结果看完之后大失所望,作者简直把“厌女爱男”明明白白写书里了,还是那种明知男人会让你失望但偏要爱,只能说幸好结局不算太恶心。2024-09-18
  • 炎さま
    这部小说是我在读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后读的,它让我明确了一流小说和二流小说的界限,就是所谓言之有物。它的开篇让我想到了杰夫戴尔的文艺小说,只不过更内敛一些。这里的女主在片段的人生经历中掉入了一个看似纷杂其实简单如一的避世酒店,也就是她人(女性居多)的表浅人生中,观察和获取到她人的人生信息后也凸显了自己做小三,逃婚,失去社交的落寞、恐惧和寡淡中,然而这种在酒店的人际连接显得更加寡淡单薄,就像小说本身一样单薄如纸,言之无物,如所谓女性觉醒和成长,它可真差太远了,不能因为一个结尾突兀的无爱求婚,突兀的发现男方风流而戛然而止,这让小说本身被钉死在只是小布尔乔亚的二流水准,最后随风而逝。2024-05-02
  • payway
    从性格来说,我觉得很多方面我都挺像Edith的,因而她和David的露水情缘、逃婚,又同意开启一段互利而没有感情的上流社会式的婚姻,她的这一系列选择我都感同身受,并且我应该会和她做出一模一样的决定。还好我也和她一样,在结尾被浇了一泼冷水后,想马不停蹄地回到只属于自己独居的小屋2024-03-01
  • 星尘
    1984年布克奖获奖作,击败一众名家爆冷拿奖,但看完之后完全没有被打动到。讲述一位女作家因为种种原因前往杜兰葛山庄疗伤的故事,情节分两头展开,一头讲述作家与山庄其他旅客的琐碎交往,另一头回顾她逃婚与婚外情的失败生活。前者的情节有一点点贾平凹《秦腔》的味道,讲述小圈子内的鸡毛蒜皮,但不及《秦腔》那么好代入,毕竟那本是华语小说编辑扣大分,完全不看主题就硬蹭“女性困境”的热点,小说里写的逃婚和婚外恋算是哪门子的女性困境我就问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