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木四点
    “过去的日子离我是如此遥远,以至于我觉得那几乎是另一个人的生活了。曾经带给我快乐的那些事物——篮球场、健身房、跑道——现在只会滋长怨恨。我无法投入地写作,因为我的想象永远无法远离疼痛的影响。疼痛这个主题贯穿了我的全部生活。没有疼痛的时光就像漂浮在母亲子宫里的日子一样遥远。每次展望未来时,我看到的总是在无边无际的湍急水流中艰难逆行的自己,被无情的河水不断拍打着。”读哭了好多次。慢性疼痛患者的日常被看到了,那些痛苦不堪的就医经历,那些被疼痛侵入每个生活瞬间的无力感,被真实地理解了。什么时候才能打球、跑步,而不必担心晚上痛得没法睡觉?我没有答案,但是我知道我并不孤单。本来是在微信读书上看的,因为真的太感动又买了纸质书收藏。感谢后浪。2024-08-01
  • cEmeteRydriVe
    医务工作者兼慢性疼痛患者对“疼痛”概念的全面解读。对于这类患者来说,疼痛更多的是一种反应性情绪,而不是可被解决的问题,止痛药物的滥用与医药机构的渎职则放大了疼痛作为问题的观念。/ “现代医学越来越像一个向人们保证一生中不再有痛苦的先知了…” 2024-07-31
  • 疯狂大帆船
    用爱来止痛,这是作者一本正经的观点(更高级的话术是作者自己说的:本书旨在探讨疼痛如何建立起一种深刻的联结,从人和人到人和生物王国),就这个宏大到很难扎实落地的目标来说,本书和作者认为但并不感冒的阿片类药物的临床目标差不多——看上去有用但是实际上不那么美好——不过我对阿片类药物持正面态度(基于指南使用,指南可能受到作者说的那类利益冲突的影响,需辩证地看)。综上,在我看来本书并不好:在一个模糊的“疼痛“概念下,严肃话题,如疼痛作为疾病、药物滥用和美国社会、疼痛的非药物治疗等,缺乏必要的背景信息和证据,而作者的主观感受输出缺乏节制,相比今年早些读的《疼痛的故事》差太多。本书顶多专栏水平,算不得科普(当然有科普元素),可以相信作者是真诚的吧。书名改成《一个从医者的疼痛遐思录》更直观。2024-11-07
  • HendersonYy
    作者是经历过慢性疼痛的,所以本书观点是他自己的呼吁。某些现代思想就是要追求幸福,其中之一就是没有疼痛。这是不可能的,某些毒品也是药的东西,的确可以缓解急性疼痛,但解决不了慢性疼痛,美国医生因为利益开的这些药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为了赚钱。现代化的医疗道德让医生不要共情患者,这也让慢性疼痛的人更加苦恼。不如从安慰剂、催产素、认知疗法出发,医生要有同理心,这就能极大地缓解慢性疼痛。其实要是像过去宗教那样神化疼痛,人主观上也不会现代人这样厌恶疼痛。作者的观点还是利用了心理学的适应效应,即人遇到重大挫折,短期会沮丧,但时间一长还是会接受目前的状况,并恢复正常。202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