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小岛八方斋
    解决对于大阪梅田的重要性的疑惑,以及为什么终点站如此重要。也有个别小错误,伊豆半岛的修善寺写成了修缮寺,北九州门户门司港写成了司门港,看得比较跳,其他错误暂时没发现2023-09-15
  • 野次馬
    有趣的切入点;对小林一三其人颇感兴趣。题外话:想看江户时代出版界的民都大阪与京都之争,包括浮世草子作者之间的针锋相对(西鶴VS都の錦、元禄太平記)…2023-09-06
  • 哈梨
    没读完。事无巨细地罗列了日本公私各种类型的轨道交通发展的林林总总。主旨不显。2023-09-30
  • 小顾
    有幸见过两陛下一次,上皇两陛下两次,时代完全不一样了,真好。2023-09-26
  • 宝宝不哭
    “难波”这一地名,一般认为出自《日本书纪》卷三提到的神武天皇东征,“戊午年春二月丁酉朔丁未,皇师逐东,舳舻相接。方到难波之碕,会有奔潮太急,因以名为浪速国,亦曰浪华。今为难波,讹也”。2023-06-26
  • Ireneyyt
    内容与铁道和天皇都相关,但是和日本帝国化关系不大。重心还在规划上,更好奇一些站点的设立。2023-09-16
  • 夏玻利利的舌头
    还行吧挺新鲜的但我真的看不下去了2024-01-30
  • 江北z
    mark了很久的书,但通读下来有点失望。感觉切入点很独特,确实铁道不仅仅是一种交通方式,更多的是作为承载文化发展、政治权利斗争以及规定沿途国民共时性体验的巨大装置。作品围绕“民都”大阪被铁道建设、昭和天皇所改变的文化、经济、政治风貌,是近代日本帝国扩张的一个切片。不过其中很多具体观点感觉不够新,且研究的深度也有些欠缺,阅读感受不算特别好。个人觉得只是及格线左右的作品。2023-11-30
  • DARKROOM
    东京回北京飞机读物,太专,可读性极低2024-01-01
  • 库拉岗日破冰人
    蛮不错的大阪近代史+日本铁路近代史。如果此刻你刚好从关西旅游回来,这本书的地名肯定不会让你觉得云里雾里,如果没去过的话估计会找不到边。最后一章讲天皇行幸朝圣与中国侵略,作者把握的蛮好的。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看此时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国内再发生什么。2023-12-28
  • 马大象
    【2024-94】铁路与火车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也代表了现代国家的形态——工业化、标准化、城市化、集中化。这本书便是研究日本铁路史对近代日本国家建构的影响,单从大阪和东京的铁路网发展来看民营铁路与国营铁路竞争与整合,从而完成“帝国”的形成这一历史变迁的。铁路的发展不仅完成了政治文明的“帝国化”,还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文化领域的“帝国化”,宝冢剧团、甲子园、铁路城市消费带等都是铁路线发展建设的“副产品”,技术与商业的力量在其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2024-12-04
  • SeaHoney
    收到了译者寄来的签名版,一天就看完了哈哈。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视角其实并不突出,本以为会对谷崎《细雪》中的铁路有深入的分析,但是并没有。2024-05-30
  • 小p
    主题是好主题,闪光点也不少,但杂乱也是真的杂乱2023-04-17
  • 叶酱
    关西私铁和国有铁路的各种恩怨情仇,人家一百年前就有了对铁路沿线的各种住宅和娱乐设施规划,私铁公司成为集各种产业为一体的巨头,以前每天坐京阪打工惊叹于电车宣传海报的精美和沿线介绍的丰富,私铁集团才能做到这些。而我们这些荒郊野外的高铁站要旺起来,可能还得一百年吧。(话说jr大阪和梅田站之间那个天桥的顶棚啥时候能修起来啊,放下无谓的自尊心吧哈哈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