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末日与星星逃亡
    个别地名人名有误,有一些事件有待商榷,比如道武帝有没有到苻坚那里做质子,道武帝回归掌权中母族贺兰氏的作用,太子长期监国引发的政治斗争,献文帝死因,孝文帝废太子与废小冯后的关联。作者评价历史事件带了太多的主观推测,用普通人的情感带入政治斗争,都显得有点天真。北魏女性在政局中的作用也长期被作者一带而过。人人都想做当年明月第二,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当年明月。2024-02-27
  • 有点琐碎,文字不是太考究,能看出来用了很多二手材料,很多观点是借用的,但还是引起了我对魏晋南北朝的兴趣2024-02-29
  • 东海皮皮虾
    “太和改制”,北魏孝文帝以“自戕”的方式,以牺牲鲜卑文化为代价,促进了汉文明的推广和传播。这种以行政手段强力推动民族融合的决心和远见非常人可比,可惜后代子孙不肖,国祚太短。历史总是强者的代言,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我们总是很难找到关于“籍籍小民”的只言片语。不过周杰伦的两首歌《兰亭序》和《烟花易冷》是以魏晋南北朝为背景的,方文山的词真好啊,可以一窥乱世小民的生存状态:“离别”、“等待”、“国破”、“人亡”……2024-01-23
  • 梅亚扎
    《北魏政治史》热身。2024-01-14
  • 凌喜悦
    北魏王朝这段历史中有位神奇的女性——冯太后。她言传身教的作用,让这段历史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2023-12-24
  • 醍醐
    北魏这个朝代,第一印象来自于历史课本,第二印象来自一本戏说花木兰的小说,这本书对于北魏的由来写的更详尽,魏晋南北朝这个词汇,耳熟能详,但是这一时期实际是多个国家并立,你方唱罢我登场这种的眼花缭乱,这本梳理清楚历史的书,读来轻松。2024-01-15
  • 雪兔lyra
    承上启下的北魏原来这样重要,串起了散落在脑海的家族、人名、朝代,拓跋家族真可谓“代有才人出”,在孝文帝改革之前原来有那么多先人的铺垫,之后也不断有优秀基因传承,只可惜再大的基业只需一两个废材庸才就可以毁掉而再无力回天。纵观北魏的前后历史,和三国、日本的战国时代都有些相像,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也是偶然和必然的结合。PS: 冯太后真是智慧果敢的偶像,和李弈那节、和儿孙的嫌隙那里着实有些悲情。2024-03-04
  • Propre
    如果百姓只是要吃饱肚子,那么吃汉堡包跟吃肉夹馍又有什么区别呢?2024-03-11
  • 万千
    夹带私货 大幅主观臆测 自我好恶2024-03-13
  • 不自觉的自虐
    两百年左右的历史这么一路写下来,有点走马观花,抓不住重点。2024-02-17
  • 那陌Namol
    这个文风我喜欢,通俗易懂,精彩而不浮夸2023-11-02
  • guwenwen_gw
    对于我这种普通读者来说,这种历史书就非常友好了,说书讲故事一样,理清了北魏的脉络,上承五胡乱华下接隋唐盛世。现在越发觉得历史发展不是必然的,能够做出汉化决定的孝文帝绝对是对中华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忆古思今,还只剩这句话——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2023-08-13
  • 晒星星的鱼
    去完大同之后对北魏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一个在主流历史中并没有太多存在感的时代但其实有十分绚烂的文化 那是一个无比混乱的时代 但在那样的时代里 仍有那么多鲜活伟大有信仰的人 历史军事和地理总是相伴相生 作者深入浅出地从北魏建立崛起到灭亡的角度描绘了那段时间的历史 多次浑身鸡皮疙瘩 有太多可以从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2024-01-25
  • Mr.Z
    作为科普向也是同类书里较差的。文笔很无趣,和百度百科水平相当,大部分篇幅都在翻译史料,小部分比如冯太后、孝文帝时主观色彩又过重。元乂写成元叉,于栗磾写成于栗,白城子在内蒙古等人名、地名类的低级错误非常多。2023-10-20
  • Odile
    这本书是怎么出版的????写的太糟糕了。不知道作者是什么学术背景,重要事件讲述都非常浅薄,感觉是靠百度百科写出来的,比如讲河阴之变的部分,我真的无语了。最糟糕的是,书中大段作者对于人物心理浅薄的推测和描写,如果说是用小说的技法进行文学创作,那么我只能说,这文笔太太太烂了。2023-09-26
  • Sisyphus
    书本来就够烂的了,看了眼书评差点儿yue出来,所有女孩子应该读的历史??合着女生就该读这内容干瘪文笔拙劣跟网文有得一拼的流水账呗,垃圾玩意儿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