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小簟轻衾
    读过最完整的敦煌学、敦煌宝藏史,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电子)2025-03-01
  • 江州穆瑾
    敦煌学属于大热IP,不少故事都在别处读过,但是再读还是战栗,尤其看到王重民和向达先生最后晚景令人唏嘘,老先生们心中都有一股劲。2025-02-11
  • silmarillion
    资料非常丰富,作者也很专业,但是在充盈的同时也失之繁冗。可以作为了解敦煌(历史、文书与石窟艺术)的入门书。2024-11-11
  • 阿文
    敦煌学与敦煌的历史,考究而制作精巧。 9 分2025-01-11
  • 晨兮若梦
    这套书尤为可贵的是它的客观与公正:在批判王道士的愚昧无知时,并不否认他的信仰热忱;在讲述外国的劫掠时,也未抹杀伯希和等人的经验学识与探险精神;在肯定张大千介绍和发扬敦煌艺术的贡献时,亦未讳言他对于敦煌壁画的损毁;而那段特殊岁月,十年生死两茫茫,敦煌学家一个接一个的凋零更令人唏嘘不已……所幸,通过不懈努力,敦煌宝藏终以出版形式魂归故土、重光于世。简而言之,这是一套我在借阅之后会买来收藏的书。2024-12-26
  • 桃桃鹿鸣
    屁桃读史2432,主要是敦煌卷子及文物劫掠史与敦煌学复兴史两大part,基于作者的学术背景与师承,尤其偏向于敦煌吐鲁番学的兴起,图像史、艺术史、经济史even宗教史的功用较弱,拿来快速过一下中日敦煌学大拿与研究方向还是很方便的,看到了很多经常出没在脚注与参考目录的名字,但连北大中古史中心的设立都要大书特书未免也太不拿读者当外人了。PS:1、诸多公案比较好玩,比如谈及向达和张大千的梁子结的这么凶,不由想起榆林窟里向达连张大千题(luan)记(tu)抒发十月下雪的惊喜都要再单独题(luan)记(hua)骂他少见多怪的耿介,还骂石璋如和劳幹先生不给他留生活费,笑死。2、原来主笔刘诗平和孟宪实、雷闻拜在荣新江老师门下时是一个宿舍的,学术是个小圈。2024-09-17
  • 小道士
    算是意外的巧合果然是草蛇灰线世界的敦煌学,何其伟大的命题归义军的故事2024-07-03
  • 滕雅望
    王道士有一系列的振兴计划。在藏经洞发现之前,他已经采取了许多行动。他外出化缘有一些收入,在莫高窟接待礼佛的人群也有一些回报。在莫高窟的一些洞窟里,已经摆放着由他请人新塑的泥像和经他之手涂抹的新“壁画”。他在莫高窟前栽种了一片白杨,如今早已参天蔽日。他在莫高窟周边开垦的荒地,也已经成为良田。由道士打理破败了的佛教石窟寺,这种看似“鹊占鸠巢”的行为,在清朝光绪年间的河西一带,道教重新振作时并不少见。不仅莫高窟如此,被称为万佛峡的榆林窟、文殊山石窟等等,此时也同样为道士所“看护”。在王道士到达莫高窟的时候,敦煌是一个偏远的边塞小县。县里的人多是文盲,参加会考的生员一年不过三五人。关于敦煌的“离合“,可追到755年,安禄山叛乱,河西一带的唐朝军队被调往中原。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王国于是乘虚而入,敦煌沦陷2023-07-08
  • JK0
    补充了一些之前缺失的信息。尤其是罗寄梅相关的,让我很想去买一本英文版的摄影集2024-09-08
  • TING in SHA HK
    国学敦煌近代大史记!2024-01-30
  • 麦子
    买这书多是想支持一下这样有历史责任感的作者。以敦煌艺术离散为抓手叙述了近代中国文化和研究断档的历史,我们看古人愚昧无知、眼睁睁如何如何的时候少一点无用的谴责,要时刻代入现在的自己,是不是也愚昧无知、眼睁睁如何如何对待自己的当下呢!有感于当代的我们吃着零食看网络直播日本倾倒核污水……中国人最爱总结历史教训,这个教训就是从不吸取历史教训。2023-12-29
  • Autorun
    敦煌和敦煌学的普及型著作,带情怀书写。提到的人物和出版物可以作为关注的索引展开。虽然被盗掘部分在各种地方看到无数次了,再看还是生气。民国和新中国改开后敦煌学的发展看了也还是感动。最后,罗氏那套画册希望可以收藏。2024-02-21
  • 吴斯末
    很喜欢,这种报道式的写法让我感觉很舒适。看完感觉可以去敦煌了。2023-09-06
  • 外外
    扎实、全面的文本中 好读的那一类。2023-07-19
  • 尤里卡
    一部关于敦煌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对敦煌的来龙去脉作了全面详尽的讲述,还从学术的视角作了系统的梳理和阐释。2023-12-15
  • 横转中子星
    一部宏大而又富有情节的莫高窟文物颠沛流离的史诗。本套书分为三部:上部讲述的是莫高窟文物被盗的历史。通过不同国家的考古探险队的经历来展开;中部写的是民国时期对于莫高窟的保护以及文物的追寻。这里主要是通过游历外国藏有莫高窟文物的博物馆来进行文物的复印和抄写;下部讲述的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莫高窟文物的保护与利用。赋予莫高窟以新的时代意义。这些文物藏在小小的藏经洞之中,滋养起了一个学科的百年兴衰。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通过文物的变化与颠沛流离,见证中华民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以来的社会巨大变迁。如今的中国,有能力也有技术,让我们的历史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可以让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中华5000年文化带来的独特魅力~2023-11-09
  • 永延散人
    可读性非常好 不过由于章节的划分 有一些事件在时间上是交错而行的 尤其是比较近的段落中 有时候读起来会感觉倒因为果~但不得不说 在不到600页的篇幅中 将藏经洞发现以来的敦煌、敦煌学发展娓娓道来 是部好书~装帧上也很漂亮吸引人2023-08-07
  • 婧然的大理书房
    这套书的装帧实在是太棒了!第一次有书能在触感上触动我,摸起来有种仿步的感觉~内容更是不必说,既有北大和武大的考古学背景、又有新闻学素养,用报道般的笔法讲出敦煌学的往事,驾驭材料的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都一流~推荐给朋友看,都很喜欢~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