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echo
    最后一章关于断舍离和囤积癖的讨论还挺有意思,其他大部分内容缺乏创新的观点或深刻的哲学思考,一个相对单调的中年男性形象过于鲜明了2024-03-19
  • 马里扬泊列的树
    说日常吧,书里看不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过于体面和平面,不够真,对一切隔靴挠痒;说学术吧,又确实没写多少学术建设意见,掉了点书袋。出版的意义对作者更大吧。豆瓣大V圈们的五星是认真的吗?2024-03-01
  • 赫恩曼尼
    打开了全新的视角,让我默默重新审视了自己被有意养成的贪嗔痴,理解了自己为什么这些年生活并没有过得太糟、却一直在怀念过去,总觉得过去日子的浓烈程度、人与人的情谊更为持久沁人。原来真实的生活世界是“身体性的、关系性的、沉浸其中的”;人与物的关系是互动的、彼此照拂的、相互留下印记的,人与物是交往关系而非利用关系。作者的解读和观察:1.人生不需要意义,人生需要刻画,每一个中年人的任务都是去刻画人生。2.将房子首先看作资产的人很难投入居住……他将自己看成一个过客。3.道路被理解成了通勤,路程本身就被简单看成一种成本。城市道路不重视行人,背后的逻辑是人看不上自己。4.对老人来说,旧物将来用不用得到不重要,重要的是将自己看成是有未来的人。5.这个社会里的所有人都感觉到缺乏和不足,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凡和松弛。202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