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子书
读书
大书架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第七人
书名
第七人
作者
约翰·伯格
让·摩尔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550319905
出版年
2019-10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页数
280
定价
54.00元
装帧
精装
标签
随笔
英国
摄影
纪实
外国文学
英国文学
约翰·伯格
约翰•伯格
豆瓣评论
阿特拉斯抠抠脚
照片不是很喜欢……3.5
2020-07-12
吴慢慢
一次带有使命感和明确指向的写作,并非无懈可击,但无可替代。出版40多年后,Berger的观察仍在全球化浪潮下劳工问题研究中保留了属于自己的一个角落,原因之一在于他书写框架的复杂性更精准地揭示了议题的本质,包括容易被忽略的一些复杂性。非常喜欢他以Attila József的诗作为全书的引子,第七个既是移民劳工的比例数字,又代表着从一群人当中走出的幸存者,他们变成抽象符号、底层群体一份子、行走的机器和工具,但唯独不是清晰的自然存在和合法的政治个体,脱离故乡叙事,他们也不再是父亲、丈夫、儿子。最终回归哲学层面探讨个体思想塑造和宗族传承,是Berger的写作中最与众不同的部分。读到最后想起了许立志的诗,一样指向劳工生存的抽象意义和终极矛盾,他自己却未能通过书写寻到出路。
2020-05-19
malingcat
伯格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关于欧洲外劳。一个新闻记者一个诗人和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合体,旁边还有一个摄影家的照片作为辅助。情感充沛,满天烟火。
2021-08-13
吉高甲里子
以男性为题材的移民工人话题
2020-02-02
荷尔德森
这是我心中的纪实类书籍。约翰·伯格的写作会让很多写作者自惭形秽。在我读来,很多纪实类社科类书籍太浅了,浅到毫无必要。
2020-10-10
不谷
“如果要尝试理解另一个人的经历,就必须先将一个人从自己所处境地看到的世界拆散,然后再按照他所看到的重组起来。”伯格写在肉类加工厂工作的移民,写他们出现的”幻觉”:处理掉的动物的头好像第二天还会长出来,因为工作永无尽头。写支撑移民日复一日做工的是他们对未来的期待,一旦面对没有工作的当下,不是解脱,是”地狱”般的体验......另,让•摩尔的照片拍得真好。
2021-03-15
qngss
相隔百年,打工人的境遇依然有相通之处。
2020-11-19
旅行之歌
日子就像电线杆一样过去了。
2020-03-12
0000
再版35年前的出版社评论如今读来仍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此书的浅薄:一本混杂了社会学、经济学、新闻报道、哲学和晦涩诗歌的小册子。无任何关联的图像和文字捕捉零散的“各种时刻”,如何刻画欧洲各地迥异政治经济文化下的移工困难?将本书形容为《家庭相册》实在是过于厚颜无耻了
2022-06-12
好运小枣
(2019.155)喜欢不来这本,看的时候只觉得太疏离,太难产生共情,经济人的理性有余而社会人的怜悯不足。感觉更像是在读一篇数据不足文艺过剩的report。真的挺遗憾,因为书名《第七人》的含义和开篇的诗句的引用真的很好,和一般的这类讲移民的书一对比的确高下立现,只是看到后来还是愈加疏远,旁观者的冷漠让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失去了共情能力。读到最后“归乡”那一部分的时候稍微有了点温馨的感觉,但这还是不足以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冷冰冰的。(配图真的很好,封面图也是摄影作品)
2019-12-13
O
4。昨天找资料看了一下贝贝特网站,看到2019又出了好几本john berger。他的这种视角和叙述方式也会遮蔽很多东西,潮流和个体间的生存状况是有差异的。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自己的命运?
2019-12-12
恶鸟
早课:看完约翰·伯格中文版最后一本《第七人》,一些南斯拉夫,西班牙或意大利南部的移民进入日内瓦,负责为大都会地下挖隧道(排放废水和雨水),工作量巨大而且污染严重,经常导致硅肺病。约翰·伯格深入这些外来移民劳工,详细描绘了关于他们劳作和空闲时间下的心理状况和生活境遇。从中看到生命的时间之“象”。
2019-12-03
看不见的城市
文字与图像的关联性也太弱了吧。。。
2019-12-11
祝羽捷
这本书读得触目精心,不想说伯格用了马克思主义者对无产阶级无比同情的视角去写这本书,因为本书里描绘的迁徙者正如我们每一个人,在看似自由发达的流转中,不停丢失自己的身份,家的概念变得很模糊,眼前无休止的工作和无力的希望才是现实。很残酷又很温情的一本书。
2020-12-14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