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不一定
    人們不知道文明也有臨界點,一旦外力作用超過該臨界點,支撐人類社會高度文明的一切要素就會反過來朝著解體的方向發展。在漫長的地球演化史上,文明解體的盡頭便是再尋常不過的“物種滅亡”。2023-05-24
  • Sxq
    aka低配版失明症漫游 因为被go2创了看的时候一直在想Neil gaiman别惦记你那三线叙事了,你就老老实实像这样说一个故事不行吗,不讨巧但是也有动人的地方,现在go2是佐料当正餐了2023-07-29
  • Iridescent.
    在三星和四星之间犹豫再三 最后还是决定给四星 整个故事很有属于那个年代的特有的气息 带有一些说教意味 呼唤着世界大同 倡导着人类命运共同体 读的时候会让人联想到《星之继承者》第一部里的一些段落 不过作者也是真的有够狠的 致命流行病不够 连带着鸡瘟直接断了疫苗研发之路 人死的只剩下南极的一万人不够 要整个大地震(看了下原来和日本沉没是同一个作者)然后触发核弹发射 但也确实很讽刺 最后竟是这些核弹拯救了剩下的人类 整本书基本上都是人物群像描写 读起来多少有些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感觉 部分翻译也有些奇怪 作者对于文中提及的事物内容十分考究 所以出现了很多带有一定学术性的长段落理论解释 按理来说这应该是一个蛮加分的点 结果翻译差了些火候 读起来多少有些难受2023-06-18
  • 春风故里丶
    “原本为了将人类从死亡和瘟疫中拯救出来而诞生的医学,却让35亿人类走向灭亡。而在那之后,旨在灭绝人类而被制造出来的核导弹却拯救了人类。”2023-04-16
  • 若有来生
    这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书中的事情,几乎就在这几年发生。人类自己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可能只有在书中,才会留下那最后的希望。2023-03-18
  • 全都是风
    这几年的呼吸系统大流行在1964年的平行宇宙(还有捷克斯洛伐克以及联合国成员国还是那个“中国”)。最喜欢的自然也是对等这个时间段的那部分,小松先生设想到了疫苗和疫苗研发的困境,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封禁可以成为一个全世界广泛(虽然程度不同,也包括其他强制项)的选项;所以科技发展五十年不过是培养了更加强大的利维坦这可太让人沮丧了。还好,彼时看来只能依靠的无线电技术,今天已经有了整个信息产业来回应;这个发展点也只能说“不坏”吧。最后虽然整个后半部都比较一般(典型的六十年代理想主义加上核恐惧),但第四章那个开头还是爱到不行:“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来代表‘世界’和‘人类’?”2023-03-18
  • 书茗
    2022.11.4题材不喜欢,弃读。2022-11-22
  • 1234
    刚看完感觉有些虎头蛇尾。不管从文字体量还是剧情推进看,第二部复活之日远远没有第一部灾难之年来得厚重。因病毒而混乱、崩塌、腐烂、毁灭的世界越是残酷,复活的契机便显得愈发轻飘飘,仿佛风吹柳絮,让人觉得或许写到第一部结尾最好。然而转念一想,对于已经死亡的北半球,说到底有什么好写的呢?是思乡愁阻碍了果断的行动?还是愚蠢的英雄主义哪里出了差错?在这场危险的沉默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以至于除了完成任务,任何其他动作都是没必要的,只有那缕对故土的怀念成了不幸的偶然之下人类仅剩的体面。既如此,除了去做,别无选择。但这场复活真的算成功了吗?几千几百年后,当眼下这代几乎遭遇灭顶之灾的人类故去,后继者们又是否会吸取教训,推动人类文明走出死亡螺旋?我在三年后的圣诞节写下这一段,对这个问题仍抱有疑问。2022-12-25
  • 星辰之枫
    1、跟《日本沉没》一样有很多专业的解释,当然,忽略这一部分也不会影响阅读。2、回望过去三年再看这本小说,感慨万千。3、人类的存在只是偶然。4、作者在绝望中给了人类一丝希望,但是人类真的能有,或者说能抓住这一丝吗?5、小说主要着墨于灾难之年,复苏之日其实只有几十页,总感觉脱离了小说名2023-02-16
  • jude_dourden
    在这染上新冠的日子里,读这本书时一直冷汗直冒。书里对人性的剖析也细致入微啊,也有大篇幅的哲思(更像是一种人类悟性的自我反省)。小松左京才是大预言家啊...2022-12-27
  • 撑伞仍是雨中人
    在疫情发生后的今天读这本书,心境大不一样。虽然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比起书中,似乎要好多了,但是,又何其的相似~2022-11-16
  • 朱长
    有点失望,好的地方在于在疫情状况大失控下的恐慌状态描写的特别好。但缺点在于废话和说教太多。我原本以为疫情描写占一半,拆核弹占一半,结果是疫情和拆弹合起来占一半,无意义的说教和废话占了另外一半2022-09-25
  • 碧根果
    英美折腾外星细菌把全球人都搞死了,只剩南极科考队一万名“人类火种”,其中只有16个女人,于是这帮男的凑在一起假模假式提出各种方案,抽签了排序了种族大义了,把16个科学家女性变成慰安妇+生育机器+劳动力。最后男主参加敢死队,临走还奖赏一个金发女人陪夜,啧啧啧就知道狗男嘴里吐不出象牙,把自己感动得哇哇哇的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