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dannieee
    满足了我的一些二战obsession,喜欢女性视角的二战小说2023-12-02
  • Sammy
    后面看得我一直眼含热泪,勇敢坚强的女孩们呀!政治太黑暗,战争太残酷。2025-02-14
  • 大豆
    女性视角但是故事稀烂。车祸没有解释。2025-02-03
  • AilsonAir
    虽然中段也有不少让我无语到想翻白眼的情节点,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无法理解,经历了战争摧残的人们本身就会产生一些非同寻常的心理变化。但无论怎么说,相比于它不算出色的文学性,从故事背景、三线共叙、悬念设置、人物情感纠葛、埋在末尾收束各线的情节高潮等等方面,这本书真的太适合影视化了。按照古典战争剧情片的拍法,去芜存精,我指的是大卫O拉塞尔(x),罗伯特泽米吉斯(√),狠狠期待。2024-07-24
  • Vincent
    意味的好读。三线叙述,选择的切片还算有意思,战争和寻找真相的故事2024-08-08
  • 天才之豆
    读起来没啥真实感,根据近年的女权的热点,套了悬疑的外壳,强行编的二战故事。。。2023-01-06
  • Hilda
    还行吧,故事算是圆了,但圆得不大好。感觉写女人怎么也得写点情情爱爱,倒也算可以接受。而且这所谓高层的背叛来得怪怪的。2023-04-06
  • JIE
    平平无奇的故事,单薄寡淡的人物,刻意强调人物是女性反而充满了刻意迎合女性主义潮流的嫌疑,若是把里面的特工性别转换为男性的话整本书将毫无亮点可言。想写女性,就不能只是把传统小说里的男性人物换成女性,而是要真真正正共鸣女性的苦难,反思社会反思历史,很明显作者写女性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增加销量而已。若是真的想还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女性为世界和平做出的不为人知的贡献和牺牲,写成这样是远远不够的。2023-10-13
  • 大苦君。
    我认为在执行重大任务时产生爱情是愚蠢的行为,所以玛丽让我感觉很烦躁,很厌恶,怎么会有特工这么天真以为自己说出了一切就能获得自由。宏大的背景,蹩脚的落点。2023-10-25
  • 翡翠樱
    开头比较难进入状态(双视角在情节上会错乱),后面时间线逐渐接近,就比较好读了,战争背景小说……就当小说看吧2023-10-08
  • arc_cra
    手提箱中沉重的真相 是那些女孩们存在和英勇的证据2023-12-17
  • 杜一无二
    故事情节波澜不惊,但背后的逻辑让人心惊。大方向需要牺牲多少个人?决策者总是用宏大叙事来获得支持,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他们眼里,文件里,只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而已。2024-02-16
  • Bedivere
    三个女人交织在一起,很简单的间谍故事。最后用政府阴谋强行收尾了。2024-03-10
  • 大力
    战争题材的女性视角作品真的不多,所以类似作品,我都会抱着感激的心情去读。这本书是三线叙事,三位女性视角之间切换,讲述了二战最后段,盟军即将攻入巴黎前夕,英国的女特工们如何险境求生的故事。故事一开始,通过战后在纽约地铁站捡到女特工照片的格蕾丝视角,埋下了悬疑伏笔—这些女特工最终结局以及谁是背后的叛徒。中后段加重悬疑这部分的描写,读的很紧张很刺激很爽!很满意这个结局,感谢作者手下留情,给出了一个比较温情的结局。最感动喜欢的是,这本书展现的不同维度的女性成长,女性在战争中发挥的巨大力量,女性对于真相正义的执着追求,还有女性之间的互相理解,怜惜,帮助。书中还有一些对于战争给各国留下的阴影的描写,表现出所谓的胜利的复杂一面,这部分着墨不多,但看的很有感触。202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