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silence。
    连环套的设置过于讨巧 也显得刻意。2022-12-14
  • 懒澜C137
    “我们只是在玩一个只能在一定年龄前才能玩的游戏而已。”由形形色色的少年犯拼凑起的故事,还是社会派重说教轻情节、重反转轻人设的通病,人物太脸谱化,似乎面面都照顾到了,但总觉得隔靴搔痒切不到痛处。2022-12-15
  • 喜欢樱坂Akira
    多年前看过影视,如今已是物是人非,书名跟封面扣分。人物刻画太单薄了。布局美,虽然偶有框架感,但两个时间线交叉叙事,不断有吸引人的谜面支撑情节,两个时间线分别对应凶手的同一性有意思,伏线的设置回收精巧,凶手身份和多重反转的意外性,满足了。死于未成年加害者的话,被害者的生命价值便会降低。四十一条建立在对被害者和家属哀恸的蹂躏之上。我信仰绝对正义,以及人性本恶,所以站严惩派。圣母单方面的主张加害者人权,反而忽视了被害者家属的人权,扭曲。2023-01-30
  • 阿北的七舅姥爷
    核心就在那个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值得再改造、被害人的家属的心情啥的。整体主要文笔太无聊了!看到获奖作品会以为很有意思呢,熬夜看完但是很失望2023-11-15
  • 可乐绒绒
    谈论的问题老生常谈,反转刻意平庸,一切都在预料之中,真的很无聊。2023-11-09
  • LADarwinci
    没什么新鲜的观点,也没有足够悬疑的剧情。2022-12-16
  • PUPPuff
    情节算得上扑朔迷离,而且有很强的代入感。其实就如后记所说,整本书都在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待犯法的少年?或者更简单一点,就是赎罪的问题。我们如何赎罪。引人深思。2022-12-17
  • Boléro
    2005年乱步奖获奖作品(第51届)提到《少年法》倒是让我想到了今年年初的《少年法庭》这剧,不过什么时候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回到这本书剧情不算精彩且后半追求的因果有些刻意了。2022-12-15
  • Coconut99
    不喜欢。又是上了年纪的男性作家写的吧?为了要搭上少年法这个边,里面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可太用心了,男主身边直接全是少年犯是吧……最不喜欢的就是男主要老婆不打胎留下自己孩子那一段,不觉得ooc吗?看得受不了!2023-09-26
  • HCRT小明
    看到豆瓣评分不算太高,前几条热评都是2-3星,所以刚开始看确实有点没进入状态,看到一半嗯?!有点意思你但凡看过几本悬疑推理,我感觉都能对结局猜到一二,诟病最多也是结局,作者有点hold不住,稍稍一点失控,比如凶手的反转,明明隐藏那么深演技那么好后面咋就如此不理智,太强行了。我看有人吐槽男主周围全是少年犯,这也能吐槽?那不然他当个屁的男主啊。套娃式剧情不妨碍阅读体验(因为文笔不错)三星作品,加一星给立意,毕竟本书主要不是为了悬疑诡计,而是探讨法律与伦理。加害者怎样才能赎罪?受害者怎样才能走出阴影?少年犯究竟需要严惩还是教育?ps:封面六个孩子是呼应吗?为啥有一个背景是黄色2024-05-21
  • 索拉西多
    干瘪无味平铺直述的文笔+毫无说服力的几层情节设计+丝毫击不起读者愤慨的翻来覆去车轱辘的议题立场 只能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ps读客虽然做书总能做出没品地摊货的水平 但是想起原作标题也是越想越觉得矫情 更不用提作者到底写了多少部关于少年犯的书?!2022-12-31
  • 十年诡殇
    文中有什么指明凶手的直接线索吗?完全没有,如果他不跳出来搞一出绑架,要怎么给他定罪。把泽村杀了有什么用?直接找到八木先把录像带销毁了才正常吧,没有录像带泽村说什么都没用了。一听说泽村要坦白,就把他杀了,导致八木直接躲起来,不合适吧。现场的洗白我不太看好,她在谋杀这件事上已经可以算作主谋了,桧山能收到那卷录像带怎么想都不合理,作用只能是在推动剧情。桧山收到后,必然会去逼问唯一活着的丸山,丸山误认为是八木提前拷贝了一份寄给了桧山。他纯纯不走脑子,如果已经寄了一份,还需要随身携带着录像带见面吗?他一旦想明白,就知道是谁寄的了。总的来说,这本里的反转都太硬了。2022-12-16
  • 爪了个子
    故事挺好的,设定也挺好的,就是有个通病,罪犯最后都会变弱智,为了结尾做出不合逻辑的事情,并且嘴巴像机关枪一样把来龙去脉讲给主角听20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