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东风橘
    需要女性参与革命的时候,就对妇女运动进行招安,把女性放到“伙伴”“同志”的位置上利用安抚;等到革命结束、和平到来,公共领域的女性影响到了男性的生存,就开始关闭共事的大门,用消费主义洗脑她们,将女性再次赶到家庭和家务的位置上。性别就是最大的阶级,女把男从当主子到当同伴,男把女一直都当工具人呢2024-07-04
  • Puhpowee
    想把这本书送给每一个认识的人2024-05-16
  • 资深豆瓣酱
    这本书结合《看不见的女性》阅读更能理解,女性自古以来在经济生产领域的隐身,在父权制的剥削和压迫下,女性成为家中大部分收入的来源,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在“看不见的劳动分工”上,却还要被污名为“男人(家庭)的附属品,遭受着性别分工和国际劳动分工下的不平等待遇。进步和非进步、主要和附属、正式和非正式、官方和私人之间的划分不是依靠经济贡献和收入比例,而单单依照性别区分,可气又可笑。女性劳动价值和社会地位之间的不对等,又影响其在政治、文化、生活等领域参与权及自主权的争取与解放。女性在自我解放斗争道路上的前进与后退,正是父权制下男性权力缩小放大的对立面。女性不是“被驯化和孤立、被束缚和剥削、受压迫和暴力”的代名词,女性代表着爱、勇气与自由!2024-02-28
  • 路觉今天读数学
    吸收了政马义的观点,与《凯列班》相得益彰,费代里奇作序。我发现我对马义女权碎片化理解,作者都系统化论述出来:对家庭劳动的自然化恰恰是资本积累必不可少的,随之而来的是对第三世界的殖民统治,二者构成资本主义的内外环:阶级-性别-种族。而且她通过解构“男性-狩猎者”神话,指出男性通过垄断武器的暴力而对女性创造支配性关系。暴力不是凭空产生,再生产暴力的经济关系来自掠夺性模式产生的劳动分工(为此她考察前现代的各种社会形态)。但我不解的是“男性对武器的垄断”能否作为父权制崛起的普遍原因,并且按照这个思路,很像几个父权制社会创造父权,并且乘着资本主义的东风扩散到全世界,因此前现代并不存在一种普遍性。作者对唯物主义的理解感觉有点生态主义倾向(同时批评了中产阶级女权),结尾的方案我保持意见。总体来说收获颇丰。2024-04-14
  • 谙于现状
    年度最佳出现了,视野好广的一本书,居然把世界不同性别种族还有自然之间的关系都讲清楚了。本来还以为听书不会得到阅读的快乐呢,看来快不快乐还是和书的内容有关。感觉打开视角去过一种有创造性的生活就是女性主义者该做的吧,别抄现有的稀烂的作业了,去书写自己的答案吧。一边听书一边做饭搞清洁照顾好自己,感觉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也挺好的。但难以想象这是四十年前写的书了,我们的确是还有很多需要补课的2023-11-24
  • 乌有非雪
    独到而有力的切入,具体细致的分析,在我目前读过的女权主义著作中是体系最严整、视野最广阔的。令我时而激动点头,时而恍然大悟,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想要流泪……这里有女权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也是所有人的未来。剥削自然/殖民地/女性以换取工业/欧美国家/男性的发展,这三条线路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通过占有那些有生产力的人来获得生产力,所以当没人可以供你剥削了,你也就没法发展了。并且这三条线路彼此之间还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彼此促进,互为条件,狼狈为奸,女性作为压迫链条的最底层,往往遭受着多重剥削。2023-11-12
  • 魏小葉
    资本的免费资源,①女性的家务劳动②小农的工作③城市贫民窟居民的工作?。她们一直都在谈论男人,谈论他们已婚未婚或离婚,难道她们没有更重要的事情做吗?奴隶制的出现是从男性队武器的垄断中产生的,他们捕获奴隶,占有他们。男性狩猎者基本上等于寄生虫而非生产者。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①男女②殖民者与殖民地③文明人整体与自然。女性作为①无报酬的家庭工人②低报酬的生产工人→→来补贴现代化进程2024-04-30
  • 静谧形态琳琅
    确乎是高屋建瓴式的社会学著作;不单能看到后世的女权主义理论乃至实践倾向的由来、甚至仍有着贯穿性的力道(诚然,恰如米斯自己所言理论在实践以后才渐次被构建;在此也不免意识到一种停滞不前的悲哀);除却更具备世界性的视野(和米斯对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的持续性关注分不开),就其价值导向和分析阐释也同样清晰而犀利;然而,对个人来说,更偏爱费代里奇的《凯列班与女巫》,现如今已然难以想象那时读完它以后、深深沉浸在对历史及其表象的解剖和撕扯的震撼,一切尘埃落定的都是伪饰,巧言令色的与其说是文本不如说是人/man之本性;同样,不能否认,这是一本气魄磅礴的综合性著作,如果想要从零接触女权,我会推荐它;当然也不由想到赫塔米勒,“我们以相似的姿势飞翔,也极有可能以相似的姿势坠落”,但“文明使我们分裂,斗争使我们团结”2024-07-29
  • 蟠桃仙人
    看完我其实还是有很多疑惑,我也是第三世界的女性,但因为接受了更多的教育,思想上还是将来生活方式上可能更像西方白人女性那样,既明白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利用或者依靠那些经济贫困的女性的劳动才能存活下去,但好像也没有想出很好的办法,有博主说这是后现代女权主义的困境,确实。2023-10-24
  • Nelly.L
    费代里奇的《凯列班与女巫》分析了资本主义发端前夕的性别秩序重构,上野千鹤子的《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在工业社会的语境内分析了再生产劳动为何没有被商品化,而米斯的《父权制与资本积累》不仅勾连了上述两个问题,还从“男性-狩猎者”神话开始抽丝剥茧地分析父权制如何成为资本主义的核心动力,为何女性主义者不能仅从性别视角看待女性解放问题,而永远需要拥有性别-阶级-种族的复合视角。最后一章的倡议体现出的视野之广阔。令人叹服。在这部首次出版于1980年代的作品中,作者对中国乃至全球女性处境的判断都毫不过时,她指出的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则到了即将演变成“总危机”的地步。与她相比,目前中文舆论场内的所谓“激进派”是多么保守呦。在女性主义理论方面,我们还有太多需要补课了。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