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vinlasvinlas
    城市是物质性劳动关系的体现。2024-02-18
  • 尼不可
    直逼宜家口号的虚伪,阐释异化的源头,读着过瘾,也反思自己是否近来过于悲观,这样批判的立场究竟能否撼动强大的资本逻辑。最后与大城市的联系自然而然,不过过度依赖一种理论,导致最后的结论过于乌托邦。2023-12-26
  • Isabella
    写的蛮有启发性的,对后结构的阐发引述也很全面深刻了,(很好的研究索引),但个人感觉论述框架没有很清晰,读起来有点费劲2024-01-20
  • 阿树~
    对后结构、文本主义与现象学的左派批评,谈别人的部分都不错(德里达那章尤佳),自己的理论架构太少,很多地方衔接不上...之于我最大的收获是一种反思,对媒介研究和技术哲学的沉迷可能是一种逃避式的安逸,我就是Kimberly眼里麻木的人吧2022-07-12
  • 一只大鱼
    第二章看(不)见的城市高能,城市和西方认识论中的视觉问题讨论,笛卡尔到德里达、城市作为文本、德塞托的步行、盲视。ps推荐这套书,很有意思!2022-05-24
  • puzzled歐
    通过批判驳杂的理论流派,本书反倒有点像立场鲜明的批判性理论导读(主要涉及城市理论,视觉文化研究,美学,文化唯物主义,后现代理论),作者本人的建构性理论较少。总体上说,作者的观点保守而激进:说保守是因为作者几乎全面退回马克思原典,把当前几大学科领域的支配性话语批了个遍;但彻底的保守意味着彻底的激进,无怪乎有人说,当今最激进的左翼是主张“过时的唯物主义”的人。ps:最后宜家那一章大可不必拿来凑字数2022-06-04
  • 蓓一之
    从另一个角度剖析了技术,个人主义和资本,城市美学的问题。现代性必然是不流动的。我们以为的流动只是一种感性而已2022-10-07
  • 累宝纯享版
    是我进步了还是它确实有点陈词滥调?斜视。2022-12-25
  • VVamos
    很多理论的引用和生发,基本看不太懂,可能也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积累涉猎,以及不够有耐心。不过开篇统领的观点句——「城市就是由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文化反思其自身的表达方式」,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2022-10-11
  • MoonyLee
    喜欢的、不喜欢的都被作者骂了,此书又名用经典马主义三板斧消灭各路牛鬼蛇神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