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梅大姑
    刚刚从日本九州福冈/博多旅行回来,本书大约算是最好的周边读物了。在福冈市博物馆里看到了新安沉船,看到他们对博多纲首们的详细介绍,看到了作为压舱物的铜钱,还有蒙元写给日本国王的国书以及朝鲜国王的劝降国书一一我们已经跪下了,跪下的好处挺多的,你们也赶紧跪下吧!两封国书的措辞十分有趣。人们总是更容易记住戏剧性强烈的冲突事件,比如征服了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如何折在博多湾,神风如何拯救了神国,但本书作者显然是在厘清一个事实:胜败是一次大地震,但日复一日年复年的贸易与思想交流才是塑造地形地貌最持久的力量。两样“唐物”:铜钱与禅僧,正是这片不平静的海洋上,从未止息的物流与人流。2024-05-27
  • 池初
    写得很流畅的科普书,文笔很好。作者的本专业好像是在国内比较冷门的中世禅宗史,搞交通史也算专业对口。2024-08-18
  • 又是摸鱼好一天
    原来我大浙江是日本和尚的耶路撒冷2023-09-18
  • 百器徒然
    意料之外的一本书。开始以为是讲元日战争,结果落点是中日僧侣往来和文化交流。个人完全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但是读起来却是津津有味,这些来留学的僧人对中日交流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很多细节的地方非常有想象空间,像日本留学僧古源邵元曾做过嵩山少林寺首座,还有日本僧人无初德始,“后来在江南继续自己的游学之旅。他在北京的庆寿寺遇见了后来的“黑衣宰相”姚广孝(禅僧独庵道衍),二人一见如故。此后,无初德始游历四川的峨眉山,受到蜀王朱椿的信任,在彭州、都江堰的寺院做了住持。永乐以后,姚广孝作为朱棣的近臣获得重用,便把无初从四川召回。随后,他被任命为北京潭柘寺的第三十三代住持。”2023-08-09
  • 苦影
    之前对作者译著里的出注和撰文很有好感,遂找来此书一看。可读性很强,但稍感可惜的是每章篇幅较短,不少内容自己之前已有所了解,读完有些意犹未尽。本书很适合与李怡文著作对读,前者在论元代禅宗和日本幕府、贵族关系的部分讨论较多,后者则可以补全书中相对缺少的海商贸易内容。面对蒙古袭来的压力,各地轰轰烈烈展开异国降伏祈祷,神国之说兴起,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日本的宗教系统、统治体系皆迎来巨变:13、14世纪,镰仓见证了寺社营造热潮,伊势神宫外宫依附幕府、发展出伊势神道思想;“蒙古袭来”以后,北条得宗家的权力急剧扩大,本只掌握部分职权的幕府变成了一切矛盾的出口,镰仓幕府在不断的内讧、政争和倾轧最终走向灭亡。乱世之下,入日元僧、入元归日僧辗转其中、选择立场,重塑着东亚地区政治、宗教的历史形状。2023-10-09
  • 東寫西讀
    蒙元入侵對於13世紀東亞世界秩序無疑是一場巨大的衝擊,宋金高麗日本裹挾其中無一倖免。「神風」護持而僥倖逃過文永、弘安一劫的日本,沒有被蒙古實質征服,但卻無法抵禦「銅錢」的征服,東亞世界內部貿易與交流並沒有因為戰爭而停滯,反而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將所有牽涉其中的國家越捲越深彼此糾纏。佛教特別是禪宗在日本的興起也起到關鍵性作用:來往於中日之間絡繹不絕的留學僧將禪宗教義乃至其背後宋元文化輸送到島國,日本禪宗五山制度的確立也刺激枯山水、能劇、狂言、茶道、書道等顯示日本特質的文化產生。人類文明正是因為開放交流而得以前進,恰如作者在去年春天上海特殊時期寫下的結語中所言「衝破一切障礙(哪怕是戰爭帶來的交通的阻斷)、克服一切困難,想要建立跨國間交流、貿易渠道,恢復正常交往的努力,是不一定受統治者意志所拘束的」。2023-12-16
  • frozenmoon
    不久前还去了镰仓圆觉寺,如今读来,看当年历史再对照今天寺院真是唏嘘。所谓神之国的来历,所谓神风的魔力,很多时候都来自于偶然与想象。有的文化封闭之后走向开放,有的则不,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历史走向,有很多分析,但可能也未必能说服所有人。这本书的角度挺巧,线索清楚,看得出作者想更多的有一些针对普通读者的服务感,但故事性其实还是稍稍欠缺了一点。2024-06-14
  • 空山
    我觉得这本书名起的格局小了。本书讲的内容远远超越蒙古来袭和宋元贸易如何将日本引入东亚经济贸易体系。它还涉及了日本镰仓幕府、南北朝、室町幕府三段历史的大致脉络,禅宗在日本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和天台宗、真言宗的冲突(那段延历寺和天龙寺的对抗以及天皇与幕府的态度描述真是精彩),元代入日诸禅僧和日本入元留学僧的命运(元入日禅僧例如一山一宁和东陵永玙多令人唏嘘命运之无常,而日入元留学僧则颇令人慨叹其悲壮),这之间枝脉相通,互相关联,许多原来不曾知道的事情,一旦讲明,尤其精彩。例如镰仓、明州(宁波)和禅宗的关系(包括建长寺与大佛),福建经琉球到日本航路在元末逐渐兴起的原因,元仁宗到文宗在南方宗教政策之变化(禅宗兴起、僧人黄衣、大龙翔集庆寺)、京都南禅寺的地位及历史、日本水陆法会的开展等等,都着实发人深思2023-04-15
  • 读史拼命三郎
    中国青年学者研究日本中世史的阶段性成果,过去只有日本人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份儿,今天中国人能反过来深入研究日本古代史是可喜的现象!此书很有问题意识,力图揭示站在日本中世史背景下,解读元日战争“蒙古袭来”对日本乃至整个东北亚格局的影响,而且侧重点是“蒙古袭来”之后给日本带来的变化,有不少新观点值得关注,如元代日本留学僧规模之大,铜钱大量流入日本的影响,元日贸易和民间交流超越两宋……主要的缺点是全书主干太弱,太多枝叶内容模糊了全书主旨,主脉络流畅性不够,似乎可以将枝叶的内容另写一本书,没必要细大不捐。2022-12-14
  • 李二妈在写论文
    很好看。可读性很强。本来很希望能把这本书也加入自己的书的注释中,向西方学界推介新生代中国的日本史学者。可惜这本书发行时我的书已经送去排版了。以后会向学生们推荐此书。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