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于萧寒
    如果用冰山一角来比喻情绪的表现,远不如蚊子与大象来得形象;所有外在显化的情绪,就像一个小东西在嗡嗡,其实背后一定还有庞然大物可能冒出来摧毁自己的情绪,就是大象;这本书,寻着蛛丝马迹,去探索并解决情绪背后的问题。2024-08-15
  • 墨零曦
    蕞近读《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简直让我醍醐灌顶。这就像写给我的一本人生简答书,有关于一切生活中的情绪问题都可以在里面找到答案2024-01-29
  • 小熊
    更像心理问卷调查,看下来一般。2024-09-04
  • 陈紫莲
    有共鸣也有启发,借由小事爆发的情绪基本不由当前小事负责,吵着蚊子事,背后却是一头受伤濒临崩溃的大象。看起来难以理解的小题大做是因为那些基本需求从来没有得到满足,书中的练习我觉得有用,不要放弃去追问。2024-01-20
  • 写信给三毛
    偏重精神分析学派,“蚊子”指表象上几近本能的情绪波动,“大象”是深层的未被满足的基本需求,也可以算是过去经历、经验累积成的轻度心理创伤吧,只不过表现没那么极端、剧烈。跟偏重阿德勒心理流派的《被讨厌的勇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等心理科普作品相比,这本书的观点、视角并不新颖。主要是练习,更像是一本工具书,一张张自测的表格算是干货。但我个人感觉非量化的表格加之主观性比较强的自填内容,科学性是不太能保证的。很受填写者处境、心境的影响。用作自我梳理、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可能不错。小红书上对它的吹捧过度了,作为例子贯穿全文的几个案例故事性不强,而且作者在分析时归因都比较单一。3岁时妈妈生了弟弟,感到被忽视,所以衍化出做家务求表扬、求被需要这样的性格,我认为还是太想当然了。世界和人心都比这复杂……2024-08-31
  • 长安客
    心理书籍最怕的就是一句话可以说明白的事情,有人要用一本书。不过这本书多了很多案例和工具,倒是比较丰富,但同样读完又像是参加了一场企业培训。全书主旨是想通过眼前让人不安的困扰,剖析背后更深层次的心绪本源,甚至挖掘到童年时代。不得不说有所得,但又显得很浅。当然,人身上渴望被发现、被尊重的情绪是共同的,渴望自由的心性也是一样的,所以,找准背后的情绪,对成长一定是极有裨益的。如果能控制好情绪,就更难得了!自勉。202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