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哼唧唧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多写一些霍桑背后的故事!2024-09-01
  • Columbo
    节奏把控强于第三部,情节发展流畅且不乏笑点,家访部分也不显得那么枯燥了,尤其安东尼多次被指认的梗令人忍俊不禁。最后指证真凶的理由有些薄弱,只是一种心证,没有足够依据支撑,凶手完全可以抵赖。动机部分有严重既视感,基本是波洛系列某作的翻版,但是几处伏笔铺设得很巧妙,比如评论家意有所指的双关语及导演当晚有不祥预感的原因。个人认为霍洛维茨的作品最大看点就在于他怎么提取前面一些不起眼的伏笔并且从另一个角度解析推导出结论,虽然逻辑没有那么环环相扣,但是根据重新提炼的事实构建全新思维链条的过程依旧给人带来很大惊喜和享受。2024-07-21
  • 安托万的唱片
    阿婆式舞台、英国戏剧,熟悉的元素把我拉回十多年前看英剧的good old time~2024-08-06
  • Irene
    这作者真的看着像深柜仇女gay……还是说不卖腐书就卖不好? 因为看了喜鹊和月光花的剧来看看这本同作者还是24年推理排行榜top的 结果大失所望…… #0042025-01-13
  • 奶盖不爱吃鱼
    “为什么我要相信一个一生都在编故事的人?”2024-08-28
  • Narra
    比第三本好看,混淆事实是我感兴趣的梗,而且作者还是比较把这部分融入剧情的,没有搞很刻意(不是说作者这个人不刻意的意思),作者本人中间代言说,难道我这个老白男只能写老白男的故事了吗?(我想,是的,你只能写老白男的故事啊!你看看自己书的主角!啊!2024-08-02
  • 灯影与焰心
    哥们,你终于又更会写推理又更会写同性情谊了那么一点(x)2024-08-22
  • 西瓜冰啤酒
    很精彩,比前三部好看多了。讨人厌的霍桑依旧让人讨厌,本来我很希望三部就完结的,但显然还会有第五第六第七本……希望下一本能有改善2024-07-24
  • 葱花花花花
    比《关键词是谋杀》好看。可能是因为这本里作家本人成了嫌疑人,一直惨兮兮的,没空再自卖自夸“我的《丝之屋》blabla”“我编剧的blabla”“我和某某大导blabla”,读起来观感上好了不少。2024-09-01
  • 阿树Greeen
    病态边界感侦探X他的受气包助手。这本tony真的literally气到哭出来了!我要笑死!最后面tony的那一问“我们之间只有这些吗?”让我想起第二部霍桑的那一问“那你喜欢我吗?”惊喜是最后又多签了三本书,更大的惊喜是这一次新星的简体中文版竟然没有勘校错误,翻译水平也在线!本来《喜鹊谋杀案》里面那些低级错误人名错误以及缺少关键注释已经让我对实体书敬而远之了,这一回颤颤巍巍买了,竟然流畅的看完!新星你们这不是也能好好做吗!2024-08-20
  • 皇北都
    希望安东尼老哥明白他的才华是在编剧上面而不是写小说。真的,这玩意放在他自己的《骇人命案事件簿》里都不够一集的。而且,怎么能把一本书里所有角色都写的这多么让人不舒服。不过可以看出《哈利波特》的确是火啊,卡伦格伦肖就是乌姆里奇那个老蛤蟆,哈丽特是丽塔斯基特。前三本其实还挺好看的这本到底是中了什么邪。2024-08-29
  • 夜行空
    好吧,必须承认,这本书最令个人惊讶的地方莫过于作家终于上了侦探家的床(bushi)诚如最后总结的那般,这一部的诡计设计和家访流情节确实很古典,很阿加莎。但是真的要对比阿加莎的作品的话,大概是形似而神不似。安东尼毕竟只是安东尼,而阿加莎可是阿加莎。以上。2024-08-09
  • Alloner
    你再给我卖腐试试看?可以想像如果真的是阿加莎来写会精彩多少,对群像的刻画和氛围营造差距太大了,以至于嫌犯的真实身份很好猜,诡计有点喜感,可惜作者没写好。要不是老古董风格太少,真的不想反反复复读安东尼,他去当单元英剧编剧是最合适的了。2024-08-05
  • 四月武器
    阿加莎粉丝一本满足!(以下无重要剧透)是谁在被拒绝后坚定地表示安东尼绝不可能杀人,是谁在拿到证据后第一时间瞒下此事争取时间,是谁勉为其难地收留了一个逃犯还为他准备了早餐?虽然他冷酷,他无情,他总用账单来堵住你的嘴,但在安东尼需要的时候,他总能在那里。这,就是霍桑为自己再签四本书的底气。2024-07-30
  • 芬冲冲冲
    特别阿婆的一本,漫长的家访和多人聚会,放在现代真是格格不入,但又有种舞台剧的夸张感觉,挺有趣的。案子本身三星半,但因为我很喜欢这系列所以打四星吧。这本助手算是稍微靠近了侦探,但是侦探的谜团反而因此更多了…两位关系真让我幻视人菜瘾大新手养猫人和不亲人大体型野猫了()此外我觉得下一本是这系列第二好的,仅次于第二本,希望国内能早点出版~2024-06-16
  • 牧三洵
    比较搞笑的是,我谷歌搜索了霍洛维茨的这出戏剧Mindgame,点开的第一篇评论文章就是伦敦剧院在2016年发布的对杂耍剧院上演的Mindgame的负面评价。其中一部分我真的忍俊不禁:“……我已经很久没在西区看到过这么垃圾的剧了。这部剧的曲折情节基本上是可以预料到的。霍洛维茨试图让人震惊和不寒而栗,结果却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我最接近感到不寒而栗的一次是在中场休息时喝的可口可乐里的冰块。”‖另外我想问,有没有人统计一下这个系列安东尼到底用了多少次“无辜”这个词来形容霍桑?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