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夏醒醒
    这本书就像一篇论文,因此遣词造句都很专业且严谨,没有一句废话。但书中也展示了一些图片来帮助我们更直观的理解实验以及理论。即使是论文,这也是一篇有趣的论文。读完这本书之后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满足感,这份满足感来自于“收获”,让读者对神经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正如作者所希望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阐明一些个人空间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妙趣横生的科学课题,还是一个巨大而无形的存在,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2022-01-14
  • 朝闻道
    4.5星,救了我一半论文最后一章有些感人2024-09-25
  • y
    四星因为思路清晰,很好呈现了神经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最后一章讲自己儿子的“动作协调能力丧失症”(dyspraxia)通过增强前庭信号的宇航员训练来得到改善也很有启示...但是往猴子的大脑皮层里面注入电信号这种做法is so ethically troubling....and so many sciences are founded on it???2023-04-02
  • 王哪走
    近身空间感觉,自我保护,社会性影响。从第九章开始看,最后一章挺感动的。2023-05-20
  • ZzzBeatris
    排除病理学上无法区隔自我中心空间和环境中心空间,正常人都要感恩与生俱来的空间感知意识,并且心存感激不够,如何将自我的身体图式与现代科技中的大小器物一起形成自我保护与自我延申,如何有张有驰得在外周环境伸缩自如也是将近体网络与远体网络形成社会网络的基础,是将人类足迹辐射到社会当中去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疼痛,社会体验以及获得社会真知的基础。2022-06-24
  • Babylon
    作者从个人研究以及家庭成员经历两个角度对个人空间(近体空间)的概念进行了科普,对于我来说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一个以前没有想到过的角度去思考人对于空间的关系。一些观察实例和理论非常有趣。由于研究领域还相对比较新,所以作者依然保持着通过不断实验修正理论假说的科学态度去辩证分析思考。2022-07-05
  • holly2007
    陰差陽錯,作者不知不覺已在碰巧觸及的Proxemics論題上,投下廿年心力。近體空間認知,源自層累演化生成的神經殘留,仿佛人第二層皮膚,萬物影,俱在吾身,其邊界恰為自我確認的keypoint,舍此幾無解於社會也。本作幾處比喻妙絕,不經意捉著了暗影幽光。極感!借閱於大眾書局之江北虹悅城店。2022-07-28
  • 陈钢
    算是科普作品,前庭神经对近体空间的感知,没啥意思。2022-08-16
  • 闻夕felicity
    ①读了不少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科普之后我本来对这本没啥期待,但开始读之后还是被震惊了,我知道电刺激能让特定肌肉收缩,但看作者描述他们用电刺激和化学物质影响猴子的一系列特定行动/反应,以及为VR提供理论基础的错觉实验,还是觉得很可怕,非常黑客帝国、感觉就快要制造出超级无恐惧战士和困于VR世界的人了。想来“浴盐”之类让人僵尸化的物质也是这么来的。②作者分享的他儿子遇到的问题非常发人深省,不要污名化“做不到”的孩子,每个人的神经系统有它自己的能与不能。2022-07-20
  • 只抓住6个
    三分之一篇幅是参考文献和名词对照等附录,很像专业著作。但实际上它语言浅白通俗,主要介绍了和近体神经元、身体图式相关的理论与实验,以及身边的病患案例。全书以动物的逃逸区为起点,此后一直强调防御概念,不知道是否对它过于看重,例如作者把喜怒哀乐各种表情中眼部肌肉活动和眼泪都解释为防止眼睛受伤2023-08-19
  • 风掠水漾
    硬核脑科普:近体神经元。太硬核了。2022-09-22
  • mono
    不太懂神经学 看不太懂2022-02-25
  • Veidt
    动物行为-人类心理-动物神经-人类神经-进化,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楚2022-03-18
  • 后浪
    本书从距今已有几百年之久的初期观测开始讲起,一直讲到目前正在进行的神经科学实验,为困扰科学家和哲学家的世纪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解释,颠覆了脑科学领域当前的智慧,成为意识研究的又一座里程碑。202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