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MAX维
    里面那两个故事特别吸引和让人难忘:1. 学生们用“第三人称单数”编了一个故事,当人们很轻松的记住了这语法现象。2. 小孩子们乐于思考、并回答了老师含有预设答案的问题时(小鸟会情不自禁的鸣叫,鱼儿会情不自禁的游动,那么人会情不自禁的做什么呢?),给出出乎意料答案时,老师呢沉默的表情,让人回味无穷。2024-05-31
  • 白了个白
    挺水的一本书,看目录觉得作者列明的问题都挺有悬念,可翻进去后却发现自己提出的问题根本就无法回答,只是在一味地用日本特有的碎碎念记录心理活动。非要说优点的话,这本书的全部精华仅限于目录,后面的内容完全可以忽略不计。2023-04-30
  • 农民CPA
    让角色有弱点 井上雄彦2024-03-16
  • 月钱已放请收好
    东亚自驱快读读物吧,观念在线,看看还是有收获的。2023-12-31
  • 陆雪梵
    最大的收获是:“想事儿”和“思考”不一样,前者是迟疑不决的烦恼,后者是细致持续的改善。2022-06-23
  • 文兴
    大脑疲惫时,最佳缓解方式就是睡眠;还有,吃饭不要过饱,一是保持清醒的头脑,二是不会长肥,尤其是晚餐。2022-07-10
  • 天亮前,我可以写出一百个企划案。目录就够。帮员工看书。2022-06-07
  • 舞旋
    都是很实用的建议,精简而有料。挺适合实践的。可能打低分的人都习惯了思考,觉得没啥新意,还蛮适合我的,我就总偷懒逃避思考而多做无聊的事儿。2022-05-19
  • 柳公子
    “书中首先说明为何要思考上瘾,进而从阅读、写作、观察、交流、时间管理等多方面教给读者训练思考力的方法,让读者学会如何养成思考习惯,进而提高思维层次,持续输出创新。”书中有些表述不流畅,没有《阅读力》那么明确易读。Mark: 1.要做能引发自己思考的工作,不要一直重复枯燥不用思考的事情。2.要经常问自己:“你在思考什么”“现在做的是为了什么?”3.走向社会的成年人明确工作中应该解决的问题和目标,这是非常重要的。4.只要坚持思考,人生就会充实,虽然生理上会逐渐衰老,头脑却一定永葆青春。2022-06-25
  • 除以零
    人老了 没那么刻薄 能学到东西的书都会给个二星2022-07-28
  • 闲乐渔樵
    只收获的个别句子:如果问一个人在思考什么,他说不出来,就说明他没有在真正有效的思考。对比是进行研究思考的好方法。设定限制条件也可以促进思考。会议上可以采取每个人都进行简短发言的方式激励促进大家思考。这本书是在洪楼的新华书店看到了,然后在微信读书上看的。大家给的评分很低,书也确实十分一般。多亏没有买。2023年6月20日2023-06-20
  • xiao7
    书不行,作者倒是厉害,这种东西都号称百万畅销书。2023-02-13
  • 阿布拉克萨斯
    我把这种类型的书作为“提醒”来看待。没有多么深刻的论述,但一些简明的操作方法可以直接执行,有趣的例子也激发了一些我的课堂设计。没算白读。2023-05-06
  • 张吉利
    在微博中奖了这本书,刚翻看看感觉很一般,但通读一小时下来感觉内容不错,学到了几个有助阅读集中注意力和写作方面一些小技巧。2023-01-06
  • 丹丹丹妮丝
    看完了这本书之后,不由得感叹一句:“我也是一个思考上瘾的人”。尽管没有在生活/工作中直面的感受到思考对我带来得到“直接作用”,但想想我居然和一个出版有800+本书及大学教授,有着相似的思维,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呢~这,又让我思考了,难道这是因为这些年长年累月地看日剧,有点日式思维模式的关系吗?又“思考上瘾”了。2022-05-13
  • flowguo
    一篇微信文章就能搞定的内容,竟然弄出一本书,日本人的这个风格挺有意思。书籍比较简单,一两小时就能搞定。作者也是个牛人,已出版800多本书,还有教授编剧等一系列身份,不得不说“思考”已经成为他的一个习惯。某些方法论还是有帮助,希望能成功实践。2022-06-03
  • 海角的孤星
    push自己多多想问题,还有尽快恢复写作习惯。并且挑几本好书读读吧2023-11-28
  • 菠萝
    3分。同感,在图书馆没法思考,图书馆催眠,更喜欢有点吵闹的咖啡馆。2023-08-03
  • NEON
    一个小时看完。是一本有着一些对策和事例的小书。适合闲时阅读。有一点启发。试着做一下。2023-03-19
  • 钢铁心脏
    日本自助类的书读一本坑一本啊!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