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石墨杨
    民众认识的“官”,真的会善待百姓吗?2024-11-19
  • 胡不喜²⁰²⁵ ™
    看出来作者是真下功夫了。谌旭彬的序,写得也好。2024-11-14
  • 爱读书天天向上
    我们站在过去之外,未来之前,那一段光阴长河里发生的事情,确实引起了我的关联性思考,这本书的力量有多大?是未知的,我希望他被更多人看到,一个人用悲悯的心,看待世间的疾苦,用系统且结构的思维来审视历史,那么这个人的思考一定值得我们反复打量。有一点思维的触动,即是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因为你有可能是掀起飓风的那只蝴蝶!2024-12-13
  • 瑞莲书院
    作者王帆是我的榜样。我有几年时间,也潜心收集资料,立志帮村里写一本《村志》,但到现在都没有明显进展。这里面且不说跋山涉水去寻碑拓字的艰辛,关于碎片化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我常常陷入混乱之中,不知如何下手。读完这本《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心中倒是有了一个清晰的计划。2024-12-03
  • Lion
    大失所望,作者第一本书应予以鼓励,但实在内容太一般了,无论文笔、史料还是,内容撑不起骨架,骨架张不起主题2025-01-11
  • 李一
    对乾隆《岐山县志》的简单翻译,作者的论述撑不起题目的野心,无关内容很多,不够学术也不够有趣。2025-01-13
  • Skyearn
    从地方志入手,真是很好的视角。谌旭彬的序也写的好,中国的史料虽然浩如烟海,但无不受权力之手的操控,当然也包括形形色色的地方志。普通平民能够被记入县志,无不是作为道德楷模,可是县志上短短的几行字,掩盖了多少不为人道的辛酸。2024-11-17
  • 地主老财
    写的并不好,大段大段的百度百科式内容,真的是读完序就不用读了。本来可以给三分,但是这么多明显刷分的,只好减一星了。2024-12-26
  • 行吾
    乱世的天灾兵燹,治世的律法道德,无处可逃的小民。今天呢?互联网时代的小民,老大哥在看着你。2025-01-17
  • 尤里卡
    罗新在《漫长的余生》中说道:“我们关注遥远时代的普通人,是因为他们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没有他们,历史就是不完整、不真切的。我们还应该看到,对普通人的遮蔽或无视,是传统历史学系统性缺陷就是一部分,是古代社会强烈而僵硬的不平等体制决定的。”本书聚焦明清“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包括士农工商各个阶层,通过还原明清之间的小民群像,呈现了当时人们的生存面貌和社会运行状态。2024-12-05
  • 亦可
    近些年宏大叙事饱受诟病,“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之类的微观史学方兴未艾,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著作,但本书显然不在此列。整本书洋洋洒洒十几万字,甚至还不如推荐序有深度。通篇充斥着为家乡(岐山)立传的企图,所依赖的只有一本地方志,却脑补出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东西,是历史学大忌。行文不规范,口语化明显。先引一段史料,再翻译一下,然后再结合自己的观点论述一遍,通篇都是这样的循环。骂两句官员和朝廷,同情一下底层百姓,这不就立于不败之地了吗?连中学历史考90分被老师连声感叹这种事都要记几十年然后写在后记里,可想而知作者本人有多逆天。(最后这个推理是根据书中作者的逻辑得出的)2025-01-09
  • 黄大喵
    新年伊始,晒着太阳看完这本书,再想到书中诸多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小人物,不禁感喟万千。活在这个时代,能享受这种平静安宁的时刻,幸哉快哉。2025-01-01
  • 无明尽
    你说本书有见识吧,大抄岐山县志有何本事可言?你说本书浅薄不堪吧,不经意间又微露一两丝文献功夫。说本书是微观史学既侮辱微观又指斥了史学,如果微观史学指的是本书内的所有道理读官修《明史》都可以悟出来,那微观史学还是早点灭亡为妙。好笑的是最后一章谈县志内的孝子还花若干页铺陈二十四孝的故事,天哪,要不本书改叫《幼学琼林》算求2025-01-10
  • 你们是存在
    全文最精彩的部分大概是序一,“儒表法里”胜过全书内容。2024-12-14
  • 知非
    有点像马伯庸 显微镜下的大明,选取了陕西岐山这个地方一些人和事情,以小见大。希望作者能写出更好的作品。2024-12-06
  • 少山呀
    很久没有读过这样唏嘘不已、难以忘怀的书。讲的是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开篇就狠狠被刺痛,灾荒和兵燹之下,老百姓过的都是什么日子……经历艰难的恢复,好不容易迎来和平,但是在君主专政下,所谓的四民(士、农、工、商)都有着各自的命运和困局。读完后劲儿太大……2024-11-04
  • 春明丶秋韵
    阅读过程仿佛四年前读《清代的案与刑》的感受,如果齐民的案例和介绍能够多些篇幅会更好。但作为并非科班出身作者的第一本书,已然十分惊喜。历史和现实如此相连,车轮碾过,口号更换,有些境况我们却依然无法改变,如何走出历史轮回仿佛仍然是个迷。但依然感谢作者能从故纸堆中搜集出来的平民历史这一历史写作的草根精神,还原了官家历史之外真实又渺小的普通个体,让我们看到了历史写作的可能性和本应有的人文关怀。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