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我就算了吧
    购买《夜莺之歌》赠送的,很少看访谈类,总以为不可复制,但如今更欣赏对谈之间的思维碰撞。2025-02-23
  • 化野医生
    6.5,美国含量过高。2025-02-03
  • Ada
    知识分子的最大贡献是保持异议。2024-10-05
  • 止匕
    好久没看过文学相关了。本来想匆匆浏览,后来慢下来,细细读了,许多触动,许多感慨,前面的访谈,还是(非常)有个性,有思考的,越往后(最后三),无聊。让我很像动笔,写点东西,啊,文学,似乎也很好,有它的力量,只是我已经忘了很久了。最喜欢“失明的船长也有梦见大海的时候。秋天大雁飞过的时候你会想起它,但那一切早就过去了。被锯断的残肢已经长好了”(157喜欢,但找不到出处);《好声音》的主要动机是声音与图像之间的差异——那时,我父亲的声音突然出现在我脑海里。对我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通过我父亲的声音而存在的,我父亲没有参加过那场战争,但对他来说,那场战争是通过他父亲的声音而活生生地存在的……我从未听到过爷爷的声音,但它在我父亲的脑海中如此清晰,就像我父亲的声音在我的脑海中那般清晰。(阿莉·史密斯3262024-11-13
  • 看巴黎评论就像透过一扇又一扇的窗,看到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的写作经历。虽然无从模仿,但却像和一群有意思或者“奇特”的人聊天,听他们讲述本身就是一种丰富自己的绝妙经历。本期有些人第一次听,有些人听过但没读过,有些人第一次了解就让我十分喜欢。最喜欢詹姆斯·索特,必须要去读他的《光年》了。2024-11-01
  • 伊夏
    挑选了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几位作家一读。特别留心了几位西方作家与亚洲的关联:安东尼·伯吉斯的写作生涯开始于马来西亚;J.G.巴拉德在上海出生长大。也有些篇目提醒着我的“想读/未读”,比如阿莉·史密斯的《双面人生》。2024-09-27
  • World4Sophie
    很喜欢这册。又遇见许多熟悉的作家名字,知道了更多有趣的人和事。心目中的要读书单漫长而精彩。阅读是多么幸福的事。2024-10-03
  • 胡桑
    不断挑战,不断前行。2024-08-23
  • 无人售票
    已经出到第8本了哎~曾经参与过其中3本的翻译,看到这本的实体书的时候,满满都是回忆,从一开始彭师傅的选题,到期间一个个用心的编辑,希望这本书越来越好!2024-08-23
  • 昭质
    假期读完,最爱(古怪的)盖伊·特立斯、詹姆斯·索特,琼·狄迪恩那篇也蛮好看。太喜欢看聪明人聊天了!2024-09-18
  • 阿豆的豆浆油条
    坚持,放一放,继续,你能记住的东西很少。但是你一定要相信,他们也是这样熬出来的。写作是能让你活出大人生的事。可是这条路,真辛苦啊。2024-09-07
  • 陈楸帆
    不愧是我爱的伯吉斯,J G 巴拉德,乔治桑德斯2024-09-05
  • K.
    15位作家,除了最后的马塔斯,似乎都是英美作家,不够世界性。此外,读起来还是不够过瘾,因为太多琐碎的事情,而关于写作的内容比较少。印象好的是伯吉斯,索特,斯特兰德。2024-09-10
  • 渡边
    世间产出名作家的速度已经快供不上巴黎评论了。这期印象最好的是詹姆斯·索特一篇。2024-08-26
  • 毒妇脸少女心。
    《巴黎评论》系列对于我个人而言,是指南书,工具书,也是种草书。篇幅感人,观点精彩,闪耀着知性的明亮的光辉,又像代数的数字般可以互相取换、耐人琢磨与寻味。这期有我非常关注和喜欢的作家和诗人们,这种“迷恋的引力”或许来自文学,或许来自作家本人的人格魅力,亦或是超脱读者自我本身的想象力和兴奋感,胜过身体对大脑功能的任何重新安排。就好比某种神奇的共识,它们永不褪色。像上了无数堂迷你大师课一样精彩,又好似被他们创造的世界引入,被照亮。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仍需要读书,仍需要文学。2024-12-24
  • wingala
    行事风格确实在文风中会体现。2024-08-20
  • 霜腴沐冬
    晚上散步回来晚,休息得有点久了,翻完最后一篇。这辑选的多是比较晚近的作家,经验与体会亲近、有味。有些想法挺异想天开的。马塔斯随便从书架上拿书抄两句放进小说里。沃伦说小说和散文不同,散文可以逃避,小说需直面内心。伊舍伍德说:如果你有足够的愿望、足够的毅力,很少有什么会伤害到你。他还没提人从疾病、挫折中的治疗与自愈能力,很多伤害是躲避不了的,以伤为无伤只是愈后的理想虚构。索特:古时候有很多人是死在路上的。马丁·艾米斯认为小说如旅程,你先动身,情节随后展开。马塔斯写到一个旅行时买面包的人,就像我散步时买饼一样。2024-08-16
  • malingcat
    在看到第八本时,我开始明白,这完全就是作家们的脱口秀赛场——要严肃地抖机灵,挖苦其他作家并辅以自嘲,装作不经意地甩出金句,引用,引用,引用,回击,回击,回击。文学研究者在书里寻找金砖,文学爱好者则能收获一个杂货铺。这一集的提问者好像把海明威和纳博科夫当成两块试金石了。又及,中文译者都是给作家们“定制”的,高招。2024-08-29
  • 瀛政
    海明威影响的人能够绕地球一圈/仍然是熟悉的配方,从作家们的视角去论述理想读者,与读理论还不大一样。文学是个宝,快乐少不了。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