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Mushroom
    在牙齿治疗的过程中,夹杂了那么多重要的事,以至于让人灰心丧气到极点,所有的一切在叙述里都同样重要,甚至说少的部分,其实是真正需要关心的部分,太多事情需要关注,却被占据最主要的治疗而夺取关注,又或者那个学生,又或者研究的那个人,特别无力,所以格拉斯才采取这样的写法吗?就像一个热搜盖过一个热搜,但前一个和后一个并非同样重要,但仍然会被盖过。2022-11-24
  • 渴者易饮
    “施罗涛在走,我拒绝跟着他走,医生在收牙科手机,因为一个自费女病人在给他打电话,与此同时,琳德打开雨刮器,好像是想把施罗涛给刷掉。但是她的目光却落在后视镜上。后视镜里,镜头捕捉到一个正在缓缓的弯道上蹬骑的骑车人。他在顶风骑。风声,琳德的呼吸声,我的医生在电话中和病人约不上时间的声音,三种声音相互交织,相互混杂。”“今天,您纠缠不清的负罪感应当给您力量,悉心引导那些还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日益增长的不信任的年轻人。”2024-01-03
  • 阿褚阿褚
    看牙的隐喻、想象的漂流,教学、拯救、劝慰、拉扯、治疗……真实与虚构的全都成为脑中灾难片的素材,意识流般缠杂在一起,变成痴狂离奇的变奏曲。荒诞晦涩,然而经历过战争的人,怎么荒诞都不为过。他那被磋磨的意志,早有前车之鉴的曾经的激情,经历过战争,知道所谓理性与正义如何扭曲到毫不算数,其中痛苦与经验却不足为人道,于是只能逃进不断冒出的虚构:在想象的曾经,我爱她、我一次又一次杀了她、我用汽油烧了我的狗、我抗议、我报复、我用人造海浪杀掉了她的两个孩子,我尽情地把自己在各方面的失意归罪于这个世界,好让自己能依法消灭它……而现实里,我庸俗的懦弱,我虚伪的理智,我破碎的牙,我的勃起障碍,我被战争剪碎的大脑,和我日复一日躲藏其中自我折磨的想象。唯一的慰藉是效果很快会消散的亚兰丁和局部麻醉。如果失效,就吃双份。2024-10-31
  • 豆友iATHmfRlOc
    看的时候有一种:书还能这么写啊!的震撼感觉2025-01-08
  • 星尘
    君特格拉斯出版于1969年的小说,篇幅不长,但读起来却非常晦涩。小说主体是主人公施塔鲁施(哈迪)向牙医问诊的经历,但在这段经历中又加入了大量的其他情节,施塔鲁施1的学生决定通过当中烧死一只狗的方式来抗议越战,施塔鲁施的女同事向他坦白年轻时曾举报了一个农民……多重故事交织在一起让人看得非常混乱。格拉斯写下这个故事的时候二战已经结束了,但战争的亲历者依旧在因为当初的选择(或许也是没有选择)耿耿于怀,而且新的一代年轻人依旧在经历着上一代人的狂热,仿佛战争并未结束。可以说又是一个关于现实与历史的故事,“我觉得您至少应当努力去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矛盾性”2023-01-24
  • 等待野蛮人
    对德国人的审视,治疗牙齿仿佛是对治疗德国的隐喻,至少两者存在文学关联。杀狗让人想到对犹太人的屠杀。在治牙过程中产生对德国的民族认识2024-07-16
  • 张耜
    充斥着纠结、拧巴的理性。在战后二十年的时间里,德国人的意志仿佛都被拧得变形了。2023-03-29
  • DF Texas
    了解一下战后西德的情况后就会发现,这政治隐喻都快怼脸上了 而且不知道为啥 格拉斯和大江健三郎的作品的同步率太高了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