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杜君立
    长城作为现代中国国防的象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代,秦长城似乎并没有发挥太大效果,汉代先是和亲,后来北伐匈奴,长城如若无物。长城真正的历史作用是在明代,明代始终面临来自北方草原的压力,一部边防史也是一部长城史。2024-01-31
  • 頨譞
    史料丰盈的《明朝那些事儿》。2024-03-17
  • Agora S. Y.
    一本一手文献辑录,而非论著。对于对这个问题关心的研究者来说,是本很好的reference book2024-07-13
  • 新京报书评周刊
    窦德士的《长城之外》所展现的,是一座由连绵城墙与烽火台共同组成的历史长城。当真正站在这座长城上,才会发现,土木堡之变这样所谓标志性的重要事件,也不过是众多历史因果链条中的一环。以此向前,可以看到自明朝肇建以来,长城之外的被前元势力盘踞的北境,就一直是帝国肘腋之患的威胁,帝王亲临北境边防的御驾亲征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一个效法祖宗的备边传统。英宗的被俘,就像作者所指出的那样,也不能被过度解读为政治肌体恶化的结果,而是一场短暂的危机,因为无论是被俘的皇帝,还是俘获他的瓦剌,都不敢置信这个偶然的结果。就像窦德士所指出的那样,比起所谓的结论,那些惯常被埋藏在结论背后的档案与文献所记载的细节,才是长城上的城砖,坚实地垒砌起绵延的历史。2024-06-02
  • 书山之虫
    全部翻完了,整1000页(注释不算)!基本是资料的堆砌,快速翻阅也不影响对整个事件脉络的理解,加上大量的引用古籍原文(各种奏议和皇帝旨意),真不知道所谓汉学家的分量何在!很多重要事件还直接略过,比如土木堡之便,就来了一句:大家都知道的吧,我就不赘述了!这书主要是讲北边的,其他区域的军事冲突轻描淡写略过也就罢了,土木堡之变就是本书涵盖内容,咋就这么草率了事呢?然后结尾部分基本就是在崇祯之前就结束了,崇祯年的内容就这样被砍掉了。总之,这作者的水平在本书看来,实在令人感觉堪忧~不推荐阅读!2.5星2025-01-30
  • waters
    一部大型明代边防史料汇编,从3月开始断断续续读完。从译者的注释来看,作者对很多史料存在误读,翻译的过程竟然变成了勘误的过程,因而作者本来就少的论断显得更加不可靠,不少史料标点也有错误。开国、嘉靖时期和辽东部分的史料组织相对最好,其他就是纯粹堆砌史料,略微翻了作者窦德士的另一本《嘉靖帝的四季》,也是同样风格。但读下来收获也不少,想了解明代开国规模和朱元璋对北元的复杂心态,想了解朱棣五次北征的构想,想了解哪些是明代中期的“形式主义、文牍主义”、哪些奏疏对边防问题是真有“干货”,直至最后了解熊廷弼、孙承宗等人对“辽人是否可用”的截然相反的考虑,这本书摘出来的丰富史料都是很值得一读的。2024-12-05
  • 時行
    作为学术著作失之空泛,作为通俗读物可读性也一般。2024-05-24
  • 蓝茵
    很学术,也很琐碎,不是非常好读的书2024-04-01
  • bookbug
    窦德士厚重遗作,梳理明季近三百年北境边防相关史料,细致分析历代明帝治下北防政策的特征,尽显从河西至辽东绵延两千多公里漫长防线的风云变幻。洪武初定,奠卫所制度之基,以北平为进退攻守枢纽,令诸藩王镇戍边防,招抚与征讨并重;永乐五征漠北,恩威之下北民南迁,华夷混居共建;宣德后边防政策不断内收,北中关系从付阙朝贡转向隔绝对立;正统虽有土木堡之变,但北狩并未动摇国本,景泰及时矫枉纠偏,纵有天顺南宫复辟,亦能平稳过渡;成化、弘治稳固防线,以退为进;正德尚武但惰政,兵部行主防之实,疲于奔命;嘉靖刚愎又多疑,内阁首辅继起,党争之困初现;隆庆虽短,和议之功长久,北境无扰;万历极长,内忧之扰纷繁,辽东始患;终于酿成泰昌天启崇祯之巨变,足见内忧外患互为轻重,荣损与共。本书常以堆砌史料遭人诟病,然史料详尽恰是其亮色2024-06-13
  • 慢慢走
    中规中矩,译文颇显精细。整体梳理有功,分析有限。但,引文部分有水字数之嫌(同质、重复奏章引用篇幅过大)。个人阅读重心在西部战线盛衰盈缩、后永乐时代诸帝与北方和谈措辞两处。前者看点在宣德、正统、成化、万历四朝,后者看点在于明代高层警惕于鞑靼使用大元封号、敌国礼(万历:“款贡亦不可久恃,宋事可鉴”),明方于款贡中的积极动作。2024-05-25
  • taotao
    这种大量引用原始史料、甚少梳理分析的书,真的有这么多人读完吗?真的有这么多人读完了还打4星5星吗?2024-06-12
  • xiiiprids
    弃了,事实证明不能说作者花了多少心思在史料的解读上,至少从输出的东西来看是有点糟糕的,史料堆砌,看的人昏昏欲睡,叙述同流水账一般,毫无亮点可言2024-05-01
  • 读书笔记有人看
    本书讲述朱明276年的长城史和边防史,朱明一代2000多公里长城边防线,应对从东而西(朝鲜女真兀良哈鞑靼瓦剌畏吾儿吐蕃)各类外番,外番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二十年,整体上算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防御(非进攻))系统。读本书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想除了防御,是否还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后金清代的华夷一体/满汉一家于朱明不太现实,但利用互市朝贡/藏传佛教/以夷制夷等手段控制蒙古诸部在朱明已初现成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2024-02-12
  • Homulilly
    VX读书上看一半弃了,窦德士绝对是那种毫无才华的史学家,能把一切著作都写得如同流水账。就本书而言,也是引用《明实录》与《明史》的部分远多于作者个人的想法,甚至出现了事无巨细地引用言官奏章的地步...个人觉得,本书不如改个名字,叫《明实录边事辑录》,这样后世如果明实录佚了,也可以从这本书辑出来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