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Varun!a
    有点水,流水账,得到发大愿连续二十年三十年写作,一年出一本的书,已经是第二次踩坑了2023-08-01
  • Joshua
    很好读的一本书,不过书的最后对未来职业变化的趋势判断,有点过于主观了,缺乏质料的支撑。同时,这本书不意外的没有预见到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增长,对于万物摩尔定律在服务行业的应用显然也没有纳入到分析框架。但也不能苛责,毕竟如今而言,要对未来做出预测实在太难了。2023-07-30
  • 澄色龙卷风
    普通人了解这个时代的敲门砖2023-07-12
  • 䶮虓
    岛链化时代来临了。一片海域被分裂成几个大的岛屿,岛屿和岛屿之间是被隔开的,岛屿也不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岛与岛之间虽然是彼此隔开的,但又是彼此相互影响的。就像全球的信息流动、资金流动就像血管里的血液一样,彼此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能轻易说关就关,说停就停。就像是几个大的岛屿,岛屿之间仍旧有来往,但是以链连接。岛的边缘很锋利,岛屿和岛屿之间还不断有摩擦。每个环节的震动,都会让全世界所有的岛和链感到疼痛。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扎根自己所在的领域和国家仍然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是你的根,这是你的确定性。你对未来的规划应该立足于这些确定性的事情之中。香帅老师这本书宏观而又深刻,不管是对于大体量的国家还是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有很多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这些都是关乎我们现在和未来发展的。2023-07-10
  • 蘋逸
    似乎都说了,似乎又什么都没说!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一切既孤立而有彼此连接2023-03-18
  • 三日坊主
    读起来很顺畅,看完之后更迷茫了,更焦虑了,要怎么办,怎么选择?好像有答案,实际上没有答案2023-03-11
  • 猫小兮
    有种看行业(企业)他传的感觉,不叫《钱从哪里来》分数可能更高点。2023-02-10
  • 海边等猫的鱼
    从有用性转向有益性。只看过1和这一本,这一次翻完才明白1没看进去,这一路走到现在才看懂了这本的逻辑,也真的更理智去回看这三年,很多思考和问题。2023-02-12
  • 哆啦大胖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在2023年的未来3—5年,我们可能将面对一个通胀高企和政策波动并存的全球资本市场。但是,中国在2023年年初这个时点上,是没有通胀的。或者说,我们有比较强的通缩压力。针对买房问题的思考角度:三个逻辑——增长逻辑、通胀逻辑,还有机会成本逻辑;另外再加上两个问题——第一,我有其他选择吗?第二,我的生活目标是什么?三种未来难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技能,分别是创意、社交智慧和手艺。2023-02-12
  • 凪洛
    冲着买房与否的问题,仍然是要买的2023-02-11
  • iDavid
    香帅老师文采飞扬,文字洋洋洒洒,故事讲得很好。收获:1. 全球化转向逆全球化,保护主义。2. 比特币等数字资产进入主流金融市场体系。比特币与美元的合谋者一说值得商榷。3. 房地产不再是优质安全资产,2000-2012,房价平均回报6.04%,其中一线城市13.1%;2013-2021,4.87%,8.53%。4. A股市场的分析,尤其以年为单位分析,意义不大。你必须独特稀有,才能对抗规模化。2023-02-16
  • 比远方更远
    向既有主题的回归,似又“飘荡”得很远:不唯财富流变的表象深受“结构”的规制,亦系与切身日常的息息相关和漫漫缠绕。故个体化年度观察不在于“全”(也不可能完整),而在于“深”—对特定领域持续挖掘和独特阐发,否则无异于“流俗”认知的重组,满满的“生硬堆砌”:1.财经数据集中呈现的背后,未深入解析基本秩序运转根本逻辑及其衍生链条溢出的支持与约束;2.对金融供给端(央行到商行)实际场景(决策到执行)并不了解,只见“信用”(各类变形)创造者与跟进者(放大)共舞的曼妙,不见灯火阑珊处的寂寂无名和暗影重重;3.多重匮乏自难解“从哪里来”,故“向哪里去”多少有些空疏。于存在论看,世界从不模糊,混沌的是认知主体的思维和表达。由此看谓之的“转折”—从全面连接转变为有限连接,不过是对“浅连接到深连接”的误读……2023-02-14
  • 幸福只差10cm
    普通人如何管好自己的钱袋子,让生活更好、更有保障,或许是这本书能给的最大的收获。2023-02-14
  • 晓舞蝶
    当索引读了。2022年影响经济关键事件回顾~热点不好写,开卷有益,作为经济学入门书籍挺好的。2023-02-23
  • 瑚琏大侠
    在这个高度变动的年代,每个人似乎都无所适从。2023-02-24
  • 塔林
    房在一线还是可以买,如果买得起。价值投资被撼动,追热点或可挣钱。创意、社交智慧和手艺类技能在数字时代能挣多钱可能性大。202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