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吐司吐的丝
    史料知识和文笔趣味性平衡得较好,不至于晦涩,也不像《明事》那样夸张戏说。缺点是聊得比较琐碎,不成体系,既非通史,也不是确切用名臣来进行篇章分割。后半程逐渐不明所以地无聊起来。但还是得到了一些朝代背景知识,希望有用。2025-01-05
  • 坐看云起时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写作背景,在这本书里有比较完整的体现和评论。北宋仁宗,算是大宋王朝里口碑不错的皇帝了,即便如此,庆历新政之后的欧阳修和范仲淹在两篇千古佳作里,我们依旧能够看到在山水之间的忘情和壮志未酬的劝慰。2024-12-17
  • AIR
    虽然史料与故事有差异,但有宋一朝,仍是群星璀璨2024-10-30
  • llp0410
    宋朝与中国古代的其他王朝一样,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而且作为那个时代的中原王朝,它的文明,它的贡献,无疑都可称为中古时代最亮眼的成就。在书里可以了解得更透彻。2024-09-12
  • 雅清crystal
    《大宋风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024-09-12
  • 曲奇饭
    也许作者的角度是很不错的,但感觉想往这本书里塞太多东西,一个巨大的历史框架和细节哐地一下砸过来。作为闲书看太累,作为正史看好像又太浅。2024-09-05
  • 糊途的书架
    本书的时间线贯穿真宗、仁宗、神宗、英宗四朝,但是作者大量着墨于庆历这8年时间。这8年,发生了太多的事。2024-08-12
  • 叶子zz
    24108 主写仁宗朝,重点庆历年间,一个个闪亮耀眼的名字背后,有数不清的挣扎和痛苦,宦海沉浮求的是什么呢?如果欧阳修没有写《朋党论》,那改革派的未来会不会不一样?路是不是还能继续走下去?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作为一本历史通俗读物来说还不错。2024-08-15
  • 杜萧染
    《大宋风骨》,让我重新认识了大宋,原来,北宋从来不是生就懦弱,于辽、夏,它是恐怖的存在。原来,皇帝也不是电视剧演的,只纠葛于儿女情长,皇帝殚精竭虑,才能让一个囯家趋于稳定。2024-08-16
  • xingfuyxh
    英雄或许会怀才不遇,但绝不会忘记自己的责任。作者白切玉很会讲历史,他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写出了一个真实立体的大宋。2024-08-09
  • 魔人布冧
    建议读此书前先刷一次清平乐~~2025-03-19
  • xa.sunf
    重文抑武的北宋,犹以靖康之耻给千古留下贫弱的印象,本书却从真宗仁宗朝的故事,给读者展示了北宋的群星璀璨时,文臣武将层出不穷,共镶了五代乱世后的一段辉煌。2024-11-17
  • 钤辖卷半
    给白切玉大大一个大赞,在宋史科普的道路上为诸多人和事正名。历史总是在不停重复,可重复未必都是教训,而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力量。所谓英雄者,风骨者,虽韶华易逝,可故人依旧可寻。2024-12-17
  • fulinlei
    在这本《大宋风骨》中,我看到了大宋“范仲淹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他们就是儒家精神的典范!2024-08-09
  • 东门吹风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北宋的范仲淹们创造了不小的神话,风骨泽被后世!2024-08-18
  • 左溪
    有宋一代的叙事,基本都是围绕范仲淹和王安石展开的。广开言路、懂得用人识人的宋仁宗,十分符合传统定义上的好皇帝。寇准、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这些大宋耀眼的群星陆续登场,启新政、除旧弊。吕夷简、夏竦之徒暗流涌动,在朝堂之上牵制掣肘。“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范仲淹逆流而上,也真切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了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斯人已逝,风骨犹在。宋代的濮仪之争和明代的大礼仪之争有些类似,宋英宗和明世宗都是宗王即位,初登皇位时根基尚浅,都试图通过确定亲生父亲名分这方面的礼制争论,激化士大夫之间的矛盾,继而收回皇权。只可惜,宋英宗英年早逝,濮仪之争刚落下帷幕便撒手人寰。由是,年轻的神宗皇帝上台,启用王安石开展变法,在庆历新政的基础上,秉承范文正公的信念,掀起另一番惊涛骇浪。2024-11-03
  • 瑞莲书院
    在艺术领域方面,天下一人,他是个牛人,在治理国家方面,天下一人,简单是个笑话!202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