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曲八
    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大厦崩塌,信仰败落,偶像凋零,时空破碎,就连我们的所爱之人都变得面目模糊、人/机难辨……然而,这一切似乎都未脱离百年前“弗兰肯斯坦”式末日预言的剧本。无怪乎温特森会在小说最后附上一段“免责声明”:“本故事为虚构作品,它嵌套在另一个虚构作品——现实本身之中。”那么,我们还要不要——或者说,能不能——重新开始?人类的梦?2024-07-25
  • 鳄鱼街气象员
    一开始会觉得双视角写作方式刻意,但在现代低俗的性描写和玛丽·雪莱时代诗歌吟唱般叙事中切换,创造弗兰肯斯坦和设计性爱机器人,人类创造生命和创造欲望,对照循环,诗歌、科技宣言、时代、人的原欲和性别差异在性的讨论中扭缠到一起,最后消散。2024-07-25
  • 您在说啥
    在AI发达的年代玛丽雪莱居然是个双性人,非常酷的设定,想要有一个思想可以剥离躯体存在的时代是为了什么?为了远离那些束缚住人的标签,还是躯体本身的的生理性别?最讽刺的是,即使在AI发达的年代,女性依然因为各种原因只能用按摩棒,不配有性爱机器人。2024-07-25
  • 当心马路骗子
    如果进步只惠及少数人而多数人受苦,那进步还有什么意义?人类与机器的关系应该如何?温特森总是能给到人印象深刻的表达,又对“人”这个物种提出了深刻、充满激情和温暖的看法。2024-07-26
  • Lilies
    不知道如果是男作家写的会被骂成什么2024-12-22
  • 新经典
    AI、意识上传与性爱机器人,这年头什么才是真正的现实生活?!在虚拟当道、真实出走的当下,《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珍妮特·温特森带来了她暌违许久的《人形爱情故事》,无惧冲破尺度,大胆跨越性x爱x人的边界!这是一段浪漫奇美的AI时代狂想曲,温特森带着对现代亲密关系的思考,好奇地望向未来“爱”与“人”的种种可能性——如果没有了身体,爱还是否可能?如果我们成为永恒的纯粹精神,又该如何去爱?2024-06-25
  • 丛林宜歌
    用女性主义视角重述玛丽·雪莱创造《弗兰肯斯坦》的故事,而故事中本身也暗含弗兰肯斯坦创造人造生命的故事,层层嵌套,彻底模糊讲述者和故事的界限。故事中有玛丽的著名女权先驱妈妈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有雪莱、拜伦、性爱机器人、巴贝奇分析机、不被爱的拜伦之女艾达成为第一位计算机程序员(多年前在《沉默之子》中被迈克尔·伍德安利了珍妮特·温特森,之后断断续续把其中提到的小说读完,到这本新作应该是第十二本了。她所有的小说拉通来,讲的其实是同样的主题:爱、激情、欲望、时间。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一个“不使用情节作为推动力或基础”的作家,情节不值得复述,内核一以贯之,所以毫不意外在书里看到《我要快乐,不必正常》的影子、《激情》的影子、莎翁《冬天的故事》的影子…一定要说内容与前不同之处,那就是人工智能。2024-07-16
  • glulumi
    看起来像磕了写出来的 有种僵硬的感觉2024-10-07
  • 淅淅_
    这个故事里能见到温特森熟悉的表达,“命名是一种权利”“我们即是故事”等等,不同的是借助对人工智能的思考,将身体与爱进一步拆解,放大性的感觉,让每一份爱有更具象的呈现,这样才是“人形爱情故事”。不得不说,我又一次被温特森对爱意的描述触动了,她说“我想要他的爱中有足够的盐分让我得以浮起,我不想再游走求生。”很多个瞬间,我都希望我们可以拥有这种时刻。智能进化不掉对爱的期待,这就是人类存在的意义。2024-07-03
  • L
    超爱温特森!有谁和我一样连表情包都是温特森? 这本《人形爱情故事》英文原名是《FRANKISSSTEIN》,真的很喜欢这个名字~巧妙化用了经典的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的名字, 意外地感受到了一种暗藏的危险与浪漫的气息。2024-07-25
  • 7654321
    我读起来有股拼贴味儿,各种科幻作品,各种主义,各种现代人的困扰…2024-09-26
  • Joan
    当界限消失,“人”与“爱”的意义都变得复杂而深邃。大爱利的设定,“现在的我不是一个身份,不是一种性别。我过着一种双重人生。”2024-06-24
  • 四火火火火
    我想要的都确实存在,只要我敢去寻找。温特森用似真亦幻的想象力去渲染出一个全然现实与虚幻交错的梦境,爱不再受性别时空以及种类的限制,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该何去何从,只有活在其中时生活才看似寻常,讲述它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奇境中的陌生人,科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到底是幸还是不幸,贪图皮囊迷恋美色也是一种真实,可以爱恋思想魅力,也可以爱恋眼睛所看到一切,当去除性别界限之后,你与我的交汇真正的开始,令人非常意想不到的一本奇幻小说。2024-07-10
  • 有溪水走过
    阿特伍德评价本书:「这是一场和弗兰肯斯坦在时间中风趣而不失严肃的嬉戏:人工智能、人体冷冻技术和性爱机器人如现代的倒影,映在两端。」是的,这本书所包含的东西太多了: 科学怪人对自己所造之物的恐惧、女人因能造物被等同于阴道和子宫、现代性对人性的背离、对权威和历史的戏拟、爱的迷醉和人的孤独……珍妮特·温森特真是天才,这不仅是她一个人的意识流,或者玛丽·雪莱的意识流,而是整个现代在历史、未来的对比下混乱流窜,找不到位置,不知何处安放爱、欲和以科技抚慰人心的希冀。2024-07-11
  • Babyblue
    这一次,温特森进一步拆解“故事”——叙事成为时间之河上漂浮的碎片,现实在高温中融化,肉体消失,意识云游,精神无处聚力,界限不再是边域,而成为了起点——而我们终于来到了此刻:人类的手中陡然降落最为“恐怖的自由”。在云宇宙、非人形、爱恋随性不随心的时代,人类的梦还有必要重新开始吗?温特森还是点了点头。《橘子》的决绝淡去,《写在身体上》的痴缠不再,却是独属于温特森的豁然之勇。2024-06-25
  • 九月
    浪漫、奇异、流动,写十九世纪的部分如梦如幻,有雨水、雪松、壁炉和一丝腐朽的味道;写当下/未来的部分像好莱坞电影,在机智与戏谑之间跳来跳去,“性爱机器人在酒会上自行启动,向一屋子观众说起了下流话”。2024-06-24
  • 盐少女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中,温特森曾写过:“命名是艰难而耗时的大事;要一语中的,并意寓力量。” 如今,她更为简洁,“命名就是权力。” 在爱里,我该如何定义你?思想与身体,何者让你成其为你,爱又因何而起?向前走,我们的结局是别离,还是合而为一?故事没有结局,未来通向哪里?环形大道的中心,意义孑然而立,透过躁动不安的世界乱流,我看见你。可是,马丁·布伯说过,所谓感受,是“你”已远去。我几乎感到无比幸运,在我已然对爱感到疲倦的今天,温特森依然在触摸爱,在追问,在拆解,在复位,在把爱的故事变成一颗颗璀璨的琉璃。界限从未存在,渴望不会说谎,那不是审判日,那将一定会是黎明。2024-07-05
  • 于是
    温特森这些年痴迷于afterlife的可能性,在这本小说里可能达到了至高点。玛丽雪莱附身的准传记部分令人心碎,性爱机器人开发商这个角色是必不可少的,人体冷冻尤其是大脑冷冻的细节进入小说后就从科学事实变成了诗的脚本,跨性别的身体和跨现实的生死形成对位——这应该是本书最精彩的一个idea。结局可能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时间让她写续集202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