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英伟达之道
书名
英伟达之道
作者
[美]金泰(Tae Kim)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521770162
出版年
2025-1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页数
364
定价
79
装帧
平装
标签
传记
美国
商业
社会
管理
科技
计算机
AI
豆瓣评论
子任
白板文化 vs PPT文化,避免隐藏事实的细节,也能看背后的逻辑邮件文化,信息透明,上下对齐,避免信息层层传递失真。
2025-01-12
Libri
一本还不错的书。目前市场上只有两本关于黄仁勋或英伟达的采访性传记,两本虽然都胜在稀缺,但也各有特色。《黄仁勋》末尾关于ai未来向善向恶的讨论和反思,应该是这类传记着重涉及的一个点,所以相比之下是个亮点;6篇相关从业者从不同角度写就的推荐序也是一大亮点。《英伟达之道》对黄仁勋和英伟达的成功之道特色鲜明的总结性文字较多,因而记忆点也较多。两本书虽然从名字来看,一本侧重黄仁勋本人,一本侧重英伟达公司,但是在行文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只介绍一方而忽略另一方,甚至难以做到多介绍一方而少介绍另一方,所以在侧重英伟达的书里能看到一些侧重黄仁勋的书里没有涉及的黄仁勋的点,而在侧重黄仁勋的书里也能看到一些侧重英伟达的书里没有看到涉及英伟达的点,这也就很正常了。微信听书每天更新2集,又有了小时候看电视剧的感觉。
2025-01-08
热狗摊摊主
非常同意评价里的一句话:英伟达的成功是极致主义的胜出。这家公司有着更坦率的沟通、对速度的极致追求、对顶级人才的渴望,甚至用白板和邮件管理整个公司。对待错误,他们从不文过饰非。这些看似“不证自明”的常识,其实被很多公司挂在嘴边,却难以真正践行。反观那些教科书级的失败案例,无一不是失真的信息传导、好大喜功的管理者、铺天盖地的形式主义,以及人心涣散的团队。而英伟达,凭借对行业的极致专注,至今依然是图形处理器领域的领军者。这种专注,是许多公司望尘莫及的。
2025-01-23
Hualet
听张小珺的博客知道这本书的,读完感觉期望放得有点高了。故事本身比较完整,从黄仁勋的童年,到英伟达的创立,NV1、NV2的失利,第三款芯片的起死回生,以及后续的GPU、CUDA诞生、深度学习和游戏投入等等。这些故事让我对黄仁勋和英伟达有了新的了解,如果简单点说就是跟马斯克的风格非常类似:深谙技术趋势、敏锐的市场嗅觉、成本控制、高工作强度、不在意层级…单数整体上启发不太多,书的深度略显不够。
2025-01-09
HelloWorld
内容不错;但英伟达和Jensen Huang值得一本更好的传记。
2024-12-17
陳長安
中规中矩,时间线梳理比较清晰,符合读者对传记介绍的预期。但连着读会发现两本书里有大量的素材是同源的,一模一样的故事都要读两遍,陈述方式都差不多,确实写不出什么不一样的了。所以如果真的对英伟达感兴趣,只读一本就可以了(更推荐这本)。迄今读过最好的传记还是艾萨克森的《乔布斯传》
2025-02-16
Pork Belly
黄仁勋真中华血脉啊……是那种自我牺牲式的工作,不断打压自我却又极其骄傲……… 台湾人怕不是世界第一卷………
2025-02-17
丸子(^.^)v
一堂拆书 就感觉台湾人 包括在美的台湾二代都工作狂 超级卷 虽然印度人和中国大陆出来的也很卷 但不是那么毫无例外统一一致 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想偷鸡摸鱼的 只有台湾人 目前为止我认识的每一个都很卷 从来不顾及自身健康的
2025-01-22
chell
英伟达的历史应该无论怎么写都不会太难看,但不得不说记者出身的作者还是很会写的。
2024-12-23
适兕
寻找记忆和传说中的确定性~ 伟大如何被铸就。
2024-12-16
猫熊不要黑眼圈
作者将英伟达的成功归功于黄仁勋的领导,以及他一手打造的组织设计和工作文化,即“英伟达之道”。然而一个组织的生命周期往往超出他的领导者。作者既对英伟达和黄仁勋的成功不吝惜赞美之词,又毫不讳言地指出英伟达对黄仁勋的依赖(如吉利德之于前任CEO约翰.马丁 https://mp.weixin.qq.com/s/rsB-geOswKnK4Eqpxs549g),让他成为公司的单一故障点。毕竟白板的价值只取决于握住马克笔的人。它可以彰显天才,但无法创造天才。读书笔记参见https://www.douban.com/note/868851968/?_i=4778481AawRcLK
2024-12-21
樱桃大樱桃
一次翻越周期可能是运气,数次翻越周期是强大的能力。希望像青年黄仁勋一样的创业者,在机遇来临前,你们已用努力做好准备。
2025-01-12
candyme
黄仁勋的战略眼光、领导魅力和谈判天赋带领英伟达成为今日市值最高的公司。毕竟像他这样躬身深入了解公司每个技术细节和基层员工的CEO并不多,并以这种领导方式持续了30年。但过于依赖黄仁勋会不会是英伟达最大的弱点呢?
2024-12-31
熊猫大壮
只能说还行。聚焦主题,资料详实,娓娓道来,但是缺乏写作技巧。相较于另一本绿皮的《英伟达之芯》来说可读性差了许多。后记里面看到,作者也非传记老手,难怪写作有堆砌之感。总的来说这两本跟马斯克和乔布斯的传记比差太多了。
2025-01-08
莫非
写得不深,一本快餐书,几个小时就看完了,不过也帮助理解了GPU的概念和AI之间的关系与发展,想到上一本《细胞传》里遗留的关于神经元、蛋白质机制或者细胞文明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而GPU发展降低了研究门槛,促进研究资源释放,应该大概率会促进研究成果的涌现,然后进一步推进生物医学、医药科技进步。恰好今天又上了一门关于大模型的课程。总而言之,AI浪潮实在太显而易见了,要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2024-12-20
三小木sama
一直对英伟达和黄仁勋很好奇,看到中信出版了这本书,就买来看看。确实是本好书,从黄仁勋和其他两位创始人的童年写起,到后来集体辞职创办英伟达,一共分了四个时间段,创业、绝地逢生、崛起、未来,全面介绍了英伟达的30年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来作者对英伟达非常了解,书里有大量场景还原,包括人物对话等,读起来非常过瘾,原来科技大佬们都是这样思考问题的!书里也介绍了很多黄仁勋的市场战略和企业管理方法,记得以前看过几次周鸿祎的视频,也还专门赞扬过黄仁勋的独特管理方法,果然成功都是有迹可循的,其中很多方法和经验,比如白板汇报、五大事项邮件等,管理者都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非常有收获~
2024-12-09
与肆
建议和《英伟达之芯》结合一起看。虽然两本书的某些细节有出入,但有助于让你更加全面了解NVDIA的发展历程以及黄仁勋的个人经历。(一点小感悟:首先,唯有商业价值才能为技术创新买单。其次,产品再好,没有营销包装也难有人问津。再者,实力不够的时候,与其跟在众人身后等捡漏,不如勤勤恳恳去开荒。最后,致敬无处不在的Steve Jobs!)
2024-12-18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