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子书
读书
大书架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儿女风云录
书名
儿女风云录
作者
王安忆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020189328
出版年
2024-10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数
324
定价
59.0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中国
历史
文学
小说
上海
中国文学
长篇小说
王安忆
豆瓣评论
输入昵称
回到《伤逝》,回到《小城之恋》,回到《长恨歌》,回到《启蒙时代》,回到《天香》。同时又进行了关键的更新。王安忆作品中永远存在着一对二元结构,它们的展开与转化构成了多年创作的核心,这一次,在年龄、代际中得到了更复杂的呈现……以及,被批评家简单指认/贬斥为日常生活/宏大历史的东西背后,一定有更坚硬的逻辑,只是我尚无法将其表达出来而已。
2024-10-27
momo
同样的故事反反复复写,对王安忆没必要再抱期待了,写再多都跟没有继续写一样。
2024-10-09
李欣原
看的很郁闷 脑海中也浮现出了三个字 性压抑
2024-12-15
三日雨
一个作家一辈子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事,就是不断地“重写”自己,无论是在这基础上变形还是颠倒,总能看出一些旧底的影子。这本《长恨歌》味道太浓,但是绵密有余,细处不足,冗而空。叙述者位置太强,总给人一种站在命运尽头“回照”一切的感觉
2024-10-01
补特伽罗
比上一本《五湖四海》好太多。一个跳了一辈子舞的人,在半个世纪的好几道春风里,始终无法做到长袖善舞,他作为一名演员,行走看似密度很高的名词缝隙中,而导演王安忆为了罗列市井生活的种种细节,给这出戏剧打造了一台词语造雪机,雪化之后只剩满舞台的空无……不知道是因为回到了熟悉的题材,还是因为临近退休整个人松弛了很多,明显感觉王安忆的笔力在恢复。只是读的过程中,脑海里还是会不可遏制地跳出一些奇怪的书名,比如《人民的爷叔全跳舞》《上海爷叔舞!舞!舞!》什么的。
2024-12-12
璴少书
再出名的作家,都很难离开自己的舒适圈。舞场里的故事王安忆写完严歌苓写,严歌苓写完王安忆再写,但影射的也不过是一座城市里一小撮人的故事。到这个地位了可能也不需要走出舒适圈了,把主人公取名为卢瑟可能是她的为数不多的对新时代的理解和促狭。
2025-02-12
Bon
收获版;轶事,抑流言,细节,即历史;怎么偏偏说没有细节?用自己的记忆材料填充时代里的人生,让写过的故事再演一遍,用唯物野狐禅射覆,让谈过的理路再盘桓一遭,小说是场“大邂逅”;跳舞这条线索,串联共和国文艺史一页,其实有不少阶段没人讲过,这就是一点旧一点新啊,而且写技艺不神乎其神,落到“草根”,就不同;写上海舞场晨昏和大型歌舞表演那两章最见笔力;觉得徐州对王安忆的影响可能被忽视了;问题是,小瑟在古城两章的打哑谜太多,使小说中段乏力,王安忆最看重的“生计”反而没有表现好,回到上海后,元气就慢慢恢复过来,最后陡然收结,终于叫阿陆头与阿郭相见;发现这本多了很多情色描写,可是我觉得王安忆不那么擅长写性,跑马地酒店那段很cult;读者我是“旧人”还是“新人”?愿皆有吧;期待再写~
2024-10-04
伊豆的舞男
不像《长恨歌》,毕竟那是有传奇故事打底。而《风云录》则是琐碎的,几乎可以说没有什么传奇的,写了一个“红粉世界的局外人”。当然,最后“诈骗”被捕有点戏剧性了。我个人觉得这是王安忆“螺蛳壳里做道场”和时代洪流浓墨重彩最均衡的一部小说。
2024-10-24
攸川
阿姨,你在写梗概还是写小说???
2024-12-22
西窗随笔
从八十年代写到现在,还每年出新书,且永远不会让人失望的老作家,就只有王安忆了。
2024-11-24
丁小龙
沉闷。她大概对笔下的人物没有情感吧,仿佛只是自己理念的提线木偶。
2024-10-11
蓝河的风儿
王安忆依然保持着反伤痕文学的姿态书写伤痕,克制疏离,拨云见日。这部没《一把刀千个字》那么率性恣肆,但也没像《五湖四海》那么乏味,观感近似于《考工记》。王安忆写男性主角总偏爱弱的形象,且又是“无法被时代公约数除尽的人”。小瑟就像是一个永远懵懂钝感的孩子,“一辈子都在浮泛中度过”,只随着时代起舞。样板戏也好,拉丁舞也罢,均可容身。还有数段感情,总有处相依,但又总落得孤身一人。被长辈扶助着,被时代洪流裹挟着,跌跌撞撞,走走停停。总之,这部新作保守与任性兼有。保守在她仍不愿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形式也没有迭新。任性在大篇幅细致聚焦了那动荡二十年的上海,毫无顾忌地抖落她对阶级、派系的观点。犯错的人与犯错的年代,风流韵事与动荡往事。她愿意继续写,我就愿意继续看。
2024-09-16
丹阳
这是《长恨歌》《启蒙时代》《流逝》《桃之夭夭》的并集的子集。这就是一张长着萨沙的脸的康明逊的故事。有点把当年看过长恨歌的读者当傻子了。
2024-09-18
应物兄
拨弄时间轴,撰写上海史。居高临下,俯瞰众生,多是大面积的扫视,少有小情景的展开,很难想象,如此绵密的文字,竟然匮缺细节,走马观花,流年似水,仿佛凡事都不值得驻足停步。原本寡薄寒淡的故事,经过一番整饬,涂上了厚厚一层历史底色,填充了铺天盖地的煌煌大论,变得繁冗不堪,但情节线却并未褪去原先的梗概质感。作者的话太多,人物的话太少,甚至为了书写历史,弃人物于不顾,自顾自说了起来。这本和《璩家花园》有点相似,人物面目漫漶在滚滚时代洪流中,只是,叶兆言虽然不出彩,但至少没有犯错,而王安忆则是步步错,错出了一种风格。实在不喜,硬着头皮读完。
2024-09-19
西摩
秋天了,王老师又织了一件毛衣。
2024-09-26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