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陆钓雪de飘飘
    世界上另一个新石器时代大扩张发生在大洋洲岛屿。它发源于亚洲大陆的另外一端,即菲律宾群岛和中国的台湾岛两地的稻作和谷作文化(其根源可进一步追溯至中国内陆)。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这两地的农耕群体开始大规模向外扩散,直至东面8000公里以外的波利尼西亚。这一早熟的扩张被称为拉皮塔文化域(Lapita horizon,以首次发现纹饰陶器的新喀里多尼亚遗址命名),它催生了最早的远洋舷外支架独木舟,并常与南岛人的扩张联系在一起。稻和谷子很难适应热带气候,在扩散的早期阶段即遭抛弃。而随着拉皮塔文化域的扩张,取代它们的是沿途品种繁多的块茎类和果实类作物,外加队伍逐渐壮大的驯化动物(先是猪,后来有狗和鸡,以及搭便车的老鼠)。这些动植物随着拉皮塔殖民者抵达荒无人烟的岛屿,包括斐济、汤加和萨摩亚,就此扎下根来2024-09-15
  • Surnager
    “现在我们知道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神话。”“在卖弄学问与老于世故之人的鼓励下,我们养成了一个坏习惯,习惯于将幸福看成是愚蠢的。”唉……在我这里几乎是完美的……2024-10-24
  • 大风哥
    为了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为了反对而反对,到处挖坑,啰哩巴嗦2025-01-18
  • 贺戟
    支撑现状的所谓“野蛮人的神话”与数不清的假设,实际上基于殖民历史上原住民那些遭遇了采借甚至歪曲的思想资源和政治主张。而过去我们一直认为这都是虚假的。由此,要理解这些被尘封的资源,必须要拉长时间尺度,认真审视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诸多社会与政治的可能:“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一个神话式的虚假问题,因为我们祖辈的设计与以”游戏“方式实践的社会更具想象力。几处基础性的概念(暴力、信息与魅力的支配类型,随时迁徙、不受支配与构想制度的三种自由理想型,支配与照护的一体两面,神性王权与神圣王权的构成性矛盾)看上去不新鲜,但当放到具体的材料中时仍不得不佩服两位David的分析能力。或许人类确实是在奔向枷锁,但那不是因为命运,而是因为笃信神话和缺乏历史上的想象力。人类学正是帮助我们学习并拾回想象力的知识。2024-09-13
  • 恰帕斯东风电囼
    基于晚近考古学和人类学发现,挑战各个社会学科理论根基的一本新史。对于破除当下中国根深蒂固的社会进化论迷信大有裨益!2024-10-20
  • 连城易脆
    大部头,58万字!光注释就多达93页!利用国庆假期终于啃完了,感觉整个大脑都被彻底清洗了一遍!因为作者实在是太有野心又太有战斗力了,完全是在向过往的人类史范式发起了一次全面的挑战,而站在他们面前的都是声名显赫的人物!但是作者根本不虚,因为在论证很多新的理论和判断时使用了很多新的考古学证据,并进行了非常大胆且富有新意的认知创新,甚至可以说是对很多人类史的一次革命都不为过。所以不得不让人感到敬佩,阅读的时候,确实又会震惊又会一定程度的认同。其实人类史本就该不断被重新缔造,毕竟过去对于历史的观察与总结其实存在大量的模糊、臆测,自然会存在很多的不准确甚至是错误,所以自然需要这样的书籍和作者对人类史进行重新丈量,未来也应该不定期根据最新的知识、证据重新考察,这种颠覆同样也是人类史本身。2024-10-08
  • 鹅城三件事
    从天而降一副乐高积木,没有人告诉我们能拼成什么,在漫长的尝试过程中,我们试过马,试过鹰,试过鹿,试过蛇,但都没法把所有的积木用上,忽然间有人发现,这大概是传说中的龙吧!后来大家齐心协力开始找龙的各个零件,渐渐地相信,那些用不上的积木肯定就是多余的,是用来迷惑我们的,虽然谁也没见过龙,终于还是拼成了龙。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当初多余的零件单独又拼出了一个眼睛、一条腿、一支翅膀……只不过我们不知道怎么把它们装到龙的身体上。这本书说,要不我们把龙拆了试试?2024-10-31
  • 石黑曜
    书名和题材都在试图对标尤瓦尔的《人类简史》。但无论是内容还是书写方式,本书都和《人类简史》大相径庭,更加学术化,不够通俗,也缺少了一种叙述上足够简洁、且能与当下时代产生联结的核心建构。而这正是后者之所以能够作为通俗作品在十年前流行开来的根本原因,为处在web3.0前夜焦虑的年轻人们提供了一剂硕大的强心剂。不过,这也许原本就是大卫·格雷伯的初衷。作为左翼人类学家、无政府主义者,对于建构一个全面、宏大、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存在近乎本能性的抗拒似乎也无可厚非。大概正因如此,本书的重心几乎全部放在了对传统史学观念的打破上,通过列举一系列最新的考古发现,实事求是地展现乃至推想出了更加多样化的早期人类文明政治面貌,继而挑战了资本主义社会及官僚政府机制的历史必然。单凭这一点,已是十分值得反复细细品读的。2024-10-07
  • renardyy
    本书目标是战斗,是为一种激进的人类史范式扫清障碍。论战性极强,特别是需要仔细区分论战的三个层次。最表浅的第一层是卢梭、霍布斯,但他们只是用来引出论战的第二层,对福山、戴蒙德、平克、赫拉利等人大历史叙事的批判。这些所谓的大历史“根本不是真的”。但是论战还有第三层,即政治介入历史。作者指出进化论模型的错误,呼吁理解真实复杂性和多样性,其背后是要攻击历史学和社会学对“人类不自由”的迷信。“社会科学很大程度上是在研究人类不自由的方式”,“我们的智识传统迫使我们使用其实属于帝国的语言来解答问题”,这套隐含“权力”的语言,等级,统治,暴力支配,战争,父权制,它们在解答问题之前已经限定了我们对历史现实的理解。所谓的“现实”是否是真的现实,我们只能给踏在脸上的靴子调调尺码吗?这是作者最重要的问题意识。2024-09-14
  • 三童
    作者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可见作者的极左立场。这本书是为了他的立场而进行的历史学证据搜集,可惜都非常点状、片面、不靠谱。可以说,是为了一种欲望幻想而否定文明根基的尝试。他的论据并不能说服我,就算他的论据成立,那难道要让现在的人类回归到游猎时代吗?显然不可能。看这本书,感觉美国也染上了另一种与这边内核相似的极左症状。这个作者都要否定人类文明史的根基了,还一大帮人高分评论这个书。这说明系统压抑秩序造成的这种反文明、试图摧毁文明根基的欲望已经汹涌全球,这是应该担忧的,因为这是一种群体性的死亡冲动。最近正在重新思考思想史,看着本书还是有些启发,所以加一分。2024-10-27
  • 虚行之
    先不评分,先吐个槽。两位翻译的水平真的太糟糕了,感觉就是用翻译软件,按西方人的思路翻译出来的2024-10-04
  • 陈主任
    上一次甫一出版便购入的书也是格雷伯的。这本书想传达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人是可以自觉的选择自己想过何种生活的动物,而在已经被历史掩没的过去,有过很多人做出过自己的选择,而不一定要永远困在既有的结构里。另外,吃相别太难看,看看评论区已经变成什么样子了,一堆只读过一两本书的小号来评论,这是侮辱格雷伯,知道吗?2024-09-12
  • zp1984
    这书神奇在什么地方?读完像尼奥吞下红色药丸后看到真实的荒漠,像《普罗米修斯》里太空骑师把黑水倒进河里一幕揭示最隐秘的根源时给观众带来的快感。没错,这是历史,是考古,是人类学,更是“希望的政治”。2024-09-05
  • 猪柳蛋麦满分、
    离经叛道的书,涉及主题五花八门。2024-08-31
  • 苍穹之泪
    以通俗读物的标准来说,本书写得非常啰嗦,经常只管挖坑不管填式东拉西扯,看得很烦躁,阅读流畅性远不如它批评的《人类简史》或《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但两位作者本就无意建构一套新的大历史叙事,他们不断质疑实际上出于偏见而简化抽象的分类概念与线性发展“神话”,重新审视史料并提问:为什么我们被“困在”不正义的支配结构中?书中列举的材料非常丰富,令人浮想联翩,女性主义者、伪史论支持者甚或环世界玩家似乎都可从中找到灵感。更喜欢繁体版译名《万事揭晓》——人类历史的开创者不是同质化的沿单一“进步”路线滚动的“自动装置”,或随波逐流由任意文化元素随机拼接而成的“盲目机器”,而是从一开始就拥有充分政治自觉,勇于发明、借鉴、反思并拒斥不同技术、体制与文化,不断自我决定与再创造以期获得“自由”的能动生物。2024-09-08
  • 殷顽民
    本书予人最大的启发或者在于告诉我们,不仅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考古阐释亦是当代史,生活在拥有发达官僚制的主权-民族国家和以市场交换为原则的经济体制中,考古学家不自觉的以走上这条社会发展道路为预设,诠释先史和原史时期的物质遗存,并以在这条道路上走了多远,来评判先民社会的复杂或初级,发达或落后。这不仅忽视乃至抹杀了许多与此矛盾的证据,否定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多种路径,更为致命的是限制了当代人的想象力,令我们失去了构思一个社会结构迥异、提供更多公正和自由的世界并为之努力的议程。或许很多人认为两位作者这样的思考是非历史的(ahistorical),但我对人类依然抱有信心,期许历史会揭晓这种可能2024-09-07
  • danyboy
    去年看了《作茧自缚》,这本书主题有一致性,都会认为渔猎时代的人类比起农耕时代,不仅更自由,而且吃的更饱更均衡。所谓新史,就是打破从渔猎、农耕……这一套线性的进步叙事。早期人类有很多可能性,被束缚在农业和土地上才导致了被奴役,渔猎生活也并未消亡,在近现代依然可寻觅,欧洲的现代民主共和搞不好就是殖民时从美洲所谓野蛮人那里才学到的……诸如此类的观点非常之多。全书并不难理解,认同与否不重要,主要是新鲜很有冲击力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