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如果我是dj
    我们的人生中有太多的低谷,我们甚至会想像换一座城市换一个环境重新开启自我。然而真正的勇气始终是面对与冲破困境的藩篱。2025-01-02
  • CRISTINA
    这…男人视角的碎碎念,有点看不进去,确实,没看进去。2025-04-27
  • 深夜球迷
    3.5戏中戏,放飞。2025-04-21
  • No.25
    一张代表希望,另一张代表死亡,把两张都寄给我。我会把不符合我心境的那张寄回去。2025-05-03
  • 退野
    太像冯内古特了,基本可以平移到冯内古特的黑色幽默。查了一下两个曾为师生关系。但就这本而言,还是比冯内古特啰嗦,臃肿。2025-03-05
  • 游啊游的游
    创作《水人》时,约翰·欧文29岁,而故事的主人公特林佩尔28岁,特林佩尔身上是不是有约翰·欧文自己的影子不得而知。不过对于整个故事的最后一章《老朋友聚首,庆祝感恩节》,我个人感觉有些多余,大团圆固然美好,但有些人、有些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留在回忆里或许更好,正所谓“不相见,自难忘”,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2025-01-13
  • A bananafish
    欧文这本,粗粗读第一遍,至中段都觉得一般。直到看到梅里尔到底去哪儿那一章节,深受震动,立马返回去重新读。总是拖着长水管打理自家院子的邻居,“我”那离家的前妻、难以见面的孩子,以及让那三封字里行间满是“王八蛋”的信气得不轻的父亲……所有人都如此鲜活地生长在纸面上,而且也太搞笑了!整本书恶俗点儿说就是“尿道狭窄的离异男痛定思痛拯救自己人生”;但细细探究,又绝不只是我随手敲下的这句话一样,只是一场华而不实的噱头短剧。非要说,确实可以蹭一蹭周星驰的电影,概述为“一出小人物的悲喜剧”,幸好结局也很圆满。既然主角是“小人物”,大概,我们每个人也都会在特林佩尔的身上看到自己吧。2024-08-08
  • 小神
    稀巴烂的人生,看完觉得不知所谓2025-05-05
  • 夏颜秋的小时光
    生活就是这样,即使遭遇命运的四面埋伏,只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也就有了人生突围的机会。倘若像最初的特林佩尔那样,面对泌尿系统疾病,只是采取喝水的方法,敷衍自己,以求心理上的安慰,终归是治标不治本罢了。2025-01-11
  • 妮妮
    如果你感到迷茫,这本书非常适合。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往前走,别沉溺在困难和过去。2025-01-11
  • 阿柴
    只敢选择保守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自由的文风,恰到好处的幽默,让人想起王小波,三十岁一事无成,但依然能把往后的日子过得不那么水。2025-02-16
  • ceci
    这本是约翰欧文的第二本长篇小说,当年他是和书里主角差不多的年纪,那种男人到了应该三十而立时的迷茫无助的心境蛮写实的。这本比起《放熊归山》写作技巧更成熟,写作风格也更鲜明。但是我作为女性读者,看完这个故事我只能说男人活得实在太容易了。穷又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还感觉自己可委屈生活可艰难了,然后他抛妻弃子一走了之就行了,反正回来又有别的女人要给他生猴子。2025-01-19
  • 禅王
    正如腰封上所说,“人生的容错率大到超乎你想象,别烂在过去和梦里。”人生如果只向后看,永远无法走出泥潭,学会向前看,学会做出改变,人生才会有全新的面貌和新的机遇挑战。那些不堪的过去,不妨抛在脑后,从此刻开始拥抱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不要怕三十而立,只要及时醒悟,任何时刻都不会晚。2025-01-08
  • 元宇宙之声
    欧文太会写了。一个三十不立的博士生、近乎一塌糊涂的生活、几乎连父子关系都处理不好的……兑水生活!如此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每一个细节都生动如画,每一次意外状况都如此真实到既心酸,又好笑。2025-01-08
  • 乌拉拉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在混沌与觉醒中找寻生命真谛的书。很开心可以在新年伊始读到这本关于个人成长的书,解答那些心中的疑难杂症。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都是漂泊的航者,时而随波逐流,时而奋力抗争。而这部小说,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那些关于失意、觉醒与重生的隐秘角落。2025-01-10
  • 懦夫克星
    看得我尿道也不舒服了,去医院看结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医生告诉我是心理作用2025-02-09
  • 乙左左
    与之前约翰欧文的小说笔调不太一样,这篇写得更飞,而且也更具技巧性,多种文体并行,特林佩尔和博格斯这两个名字来回切换(刚读完的波利亚科夫的小说也是如此),这种写法让我着迷了,当需要成为那个“外在”的自我的时候用前者,当需要表达“内在”自我的时候用后者,各自面对不同的问题,这么想来,如果人在这样的分身之中也同时将面临的困难稀释也不错,在小说的末尾,两者的切换更加频繁,于是,弗雷德·”博格斯“·特林佩尔终究面对了自我和现实。小说主题在身体上的描述比以往更多,甚至我觉得手术的部分虽然用了电影的手法,却真真实实,特别是那句“当痛感传来,仿佛是别人在痛。”有时也是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吧。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