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Aur
    为女孩子们的友谊感动,“我记得你”,已胜过千言万语2024-08-28
  • 可能是个回形针
    三星半。辻村深月是真的好会写青少年的心理啊!2024-08-26
  • 阿原
    也许该建一个“读完会胸闷”的书单,困在过去的无辜者们最可怜。我很在意的知登世的友情线到最后成了废笔,以伏线见长的辻村为何会如此安排?不管长大以后变得如何,在那个夏夜女孩一个人伴着手电筒的亮光坐在泉边,琥珀包裹了寂寞,也包裹了悲伤。2024-09-04
  • 半日闭灯
    感觉自己的善恶观被作者当球抛着耍,但越是这样就越想往下看。最后法子突然火力全开就这么把人打动之后获得真相这部分的套路感觉在很多电视剧或者小说里看到过,有点普通,除此之外感觉整本书都诡异的好看2025-05-18
  • Lebowski2666
    好棒的节奏和好强的张力啊。就像书里说的那样,“不是带着自我陶醉的悲伤就可以轻易踏足的”,夏天就是这样的季节,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讨厌夏天的原因,夏天总是充满幻觉和谎言的季节,大家在夏天拥抱、告别、哭泣,然后这些关于夏天的记忆随着时间开始慢慢地变的抽象直到幻灭,夏天是一个残忍的季节。这本书基本上集齐了辻村的所有要素:关于时间的花招、青少年的小心思和对友谊的刻画。在我心里辻村老师一直都是天赋型的作家,那天我问辻村老师她是怎么刻画人物情感的,她说她主要靠揣测,能把那么多不可名状的情感传达出来果真是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最大的天赋。2024-09-08
  • kayu12
    没想到后面还能见到知登世2024-09-12
  • 笑子鸭
    美夏那种被控告时自暴自弃的感觉我太懂了,我也一度没法原谅间接害死朋友的自己2025-06-09
  • 木海
    装帧很漂亮啊。封底分类写着推理小说,但毕竟是辻村深月所以有些心理预期…故事本身讲得不错,对情感的表达很细腻。后面还是有点太赶了,那个男老师的部分好像写到最后就砍了。教育管理本身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说好的人口老龄化怎么预约托儿所这么困难呢,不愧是东京。2024-12-08
  • 荣药
    故事中好几个人物,包括“未来学校”,阅读过程中都会让我有很明显的“想必ta是这样的——没想到ta竟然是这样?后面说不定有什么阴谋——结果还是和我想的不一样”如此的心理变化。辻村老师的写作让我清晰感受到了“反套路”。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她的书写给人很客观的感觉。作者本人在书中完全退场,不会让自己的意志和价值观干扰对人事物的表述,自然也就不会干扰读者的判断。不像不少作品,角色只是被作者利用的工具人,辻村老师笔下的人物都是独立完整的,让人往往会有些迷惑“ta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似乎很难定义”,也正因此领会人的复杂性。2024-08-31
  • 末日兜风
    前半段平平无奇甚至有点读不下去,接近结尾的部分法子突然因为被母职困住的立场共情美夏的那一刻实在很妙,为人父母意味着什么,社会的养育责任又意味着什么。最喜欢尾声部分对女孩间友谊的刻画,很感动。2025-02-20
  • 刀叢中的小詩
    《琥珀之夏》——童年时所遭遇的那些破事,有时要用一生去反刍,却消解,但永远却不会消失。尽管很多时候对校园小说无感,这部小说有一种很硬核的风格,剥开洋葱,去寻找真相。2025-04-30
  • Annixin
    没对上电波也不喜欢这种一件小破事不停地碎碎念以后也不会看辻村的书了2024-10-10
  • 雪·法妮奥
    “我记得你。”“美夏还活着,还能见到美夏,真是太好了。”2024-09-02
  • 茶泡饭君
    对孩子的心理描写十分真实生动,也是全书最感人的地方。正如签售会上辻村老师说的那样,她的故事中没有涉及谋杀但还是可以享受悬疑的畅快感。在成长的过程中童年的宝贵记忆逐渐褪色,最后都不一定能记得当时的人和事。法子和美夏的关系正如那琥珀之夏,最美好的回忆永远都被封存了起来。因白骨事件那块琥珀破碎了,两个人以成人的身份再次相遇,最后的完美结局让人心里一暖是很好的阅读体验。作为读者我不接受“未来学校”的理念,但那里的学生即使长大了还拥有纯真的眼神又让人觉得很珍贵。2024-08-22
  • 伊夏
    日本的新兴宗教问题真是微妙啊。白井的《名侦探的献祭》在写,辻村的《琥珀之夏》也在写。甚至像我这种观光客,在日本旅游时偶尔也会“置身其中”。书里美夏的那句“深夜和清早离得很近”,似乎也有比喻意味。2024-08-26
  • 夜江霖
    搜“悬疑”“推理”tag搜到这本书的千万避雷。马德越看越气,简介封面写着“悬疑推理”“探寻真相”,结果什么玩意儿?三分之二都是些拖拖拉拉的疼痛文字,因为书里出现尸体去拜访当事团体就说这是“悬疑推理”??!!这是诈骗吧????真是难为热评们要写命题作文硬夸这本无聊水文了,多给他们一分钱吧,没功劳也有苦劳2024-11-26
  • 晴天龙吹泡泡
    拿到以后熬了一个晚上读完了。对青少年心理和处境的刻画仍然很厉害,成人的视角引人共鸣也让人反思。2024-08-20
  • 万圣魔女凌小灵
    辻村老师的风格依旧很喜欢,不管是谁都是矛盾的集合体,因而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或集体,同时本作的风格既温柔又残酷,尤其是我很喜欢中段的情节,看到那里时我明白了标题的含义,我也甘愿将美好的夏天封存在美好的记忆中,不得不说辻村老师对情感的渲染和引导很强,才会有如此深刻的效果;从美好走向残酷之后又能从残酷走向美好,果然还是很温柔2024-08-22
  • 萧一籽
    以成年人的视角回看青少年儿童时期的所经历的一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依旧是很能打动读者的部分。读完之后大概是有点能理解辻村老师分享会时讲的内容。同时这本里面还夹杂了很多女性在家庭与事业上的选择、幼儿照护设施缺乏之类的社会议题。印象很深刻的是谈到父母将孩子送到别处的理由。实际上几乎充斥全书的更多是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儿童和儿童之间的价值观、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价值观、成人和成人之间的价值观。盲目跟风的看客们将未来学校贬得一无是处,而参加过的孩子们却更多地认为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童年美夏对老师们的完美印象却被久乃毫不留情地打破;井川志乃上诉美夏的真实意图与旁人对她的揣测……原版里第一章标题是ミカ,最终章是美夏;第二章是ノリコ,第三章是法子,更能体现出人物的童年时期和成年时期的转变。2024-08-16
  • 卯毛
    看的过程中总有千言万语想表达,看完后哭了很久也不知道说什么。那天去签售会时候很想对她说,我现在不是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站在这里,我是把14岁的自己带来了,我是替那个时候的自己看完了这些书而已。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