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我不是你的造物
书名
我不是你的造物
作者
埃莱娜·波尼亚托夫斯卡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9
ISBN书号
9787559679284
出版年
2024-10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页数
524
定价
98.00元
装帧
精装
标签
传记
文学
小说
艺术
女性
拉美文学
女性主义
墨西哥
豆瓣评论
我私人的风与河
“她是夜的母马,风之新娘。海豚为她起舞,叫声穿过她的脏腑,这叫声属于那女巨人,注定要画画度过余生的女巨人,接受了孤独会杀死自己的女巨人,准备好要死在画架前的女巨人”“我不是你的造物,我要自己创造自己”
2025-04-08
何塞·恩里克斯
看莉奥诺拉的故事时想用个词描述她叛逆的方式,当时想到的好像是“硬刚”“blunt”,但感觉也都不那么确切。“我知道,我是匹马,妈妈,我在内心深处是匹马。我不想贤惠!我不想给别人端茶!我这辈子只想当一匹马!”在这本书中,从童年时的第一声反抗开始,莉奥诺拉一次次追求自由的呐喊与行动,都一直让人振奋。莉奥诺拉演绎了女性对腐朽旧世界最为坚定、果敢与纯粹的反抗。莉奥诺拉的一生永远可以向人们展现出,独立的人拥有着怎样的可能性与希望。此外,这本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莉奥诺拉传记,而是一种非虚构与虚构的结合,现实与虚构、小说与历史,不同文体之间界线模糊,彼此之间互相渗透与转换,是为埃莱娜·波尼亚托夫斯卡,以及墨西哥文化的一道特丽风景。
2024-10-23
岂能无怪哉
好喜欢 之前看了卡林顿的作品《魔角》《椭圆女士》和《在深渊》之后就一直想找找传记类的作品 这本是以她为原型创作的小说 波尼亚托夫斯卡在大量的访谈资料(她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曾先后多次拜访或采访过卡林顿)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学想象 读起来更像是两颗熠熠生辉的灵魂的共鸣 “卡林顿从不屈服”可以说是很好的抓住了卡林顿灵魂的内核 她的好奇心驱动她不断的向前 向前 本书的作者与卡林顿的友谊也同样令人感动 也正是如此 她选择了自由地、近切地描绘这样一位非凡艺术家的一生 “莉奥诺拉是强有力的,她一直沿着悬崖生长。她、光、清晨的花朵。她来自某种无穷尽、无限制的东西。” 而最后她依然是注视着那双要求她玩耍的眼睛 迈向未知
2024-11-08
阿梦
莉奥诺拉的社会化是失败的,这让她保持了少女时的野性,也让她疯疯癫癫被很多人抛弃。看着她沉沉浮浮又沉沉的人生,再回想她写过的超现实的作品《魔角》,让人觉得有的人的疯狂竟然可以是种现实、超现实、乃至艺术。她被追捧也变得理所应当。一个漂亮的自以为是匹马的女人,她的灵魂有着马的不羁。
2024-11-12
虾米
女性写女性,心有戚戚,因为那是自己的榜样,是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独立的女性。但作者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创造,本书的文字和结构便是突出例子。它大抵是简洁而跳跃的,口吻有一种不动声色而又一本正经的荒唐感。情节之间几乎不带过渡,没有一以贯之的逻辑线。出场人物神出鬼没,出入自由。整个故事带点儿碎片拼贴剪辑的美感,好似作品本身大幅刻画的20世纪超现实主义。对了,书中最精彩的当属女主莉奥诺拉被关在西班牙精神病院的那部分,作者的语调纯粹是客观白描,不带感情色彩,更不介入主观评判,以至于你闹不明白,莉奥诺拉的追求自由与疯癫举动之间,其界限究竟在哪里——以如此得体的距离感,保持对偶像的尊敬,应该就是一种最好的护持。
2024-11-19
伊夏
155页说得对:“爱情只是一种暂时性的精神病。”真想对着莉奥诺拉大喊这句啊。但我知道,不经历,不痛苦,她或许又不能创造。很喜欢她在最年轻时说的一些话,脾气差的女孩,二十岁之前就会变成女巫(岂不是太好了?);莉奥诺拉是她自己,也是她自己的父母,绝不是大英帝国;庄重体面是世上最无聊的东西;父亲是一种只会恐吓人,不恐吓时又很无聊的存在。莉奥诺拉是野马,是鬣狗,是活火灾。她没时间做任何人的缪斯,她一直在做她自己,做艺术家。她做了世俗的事,也完成了自己的创作,她一生想拥有的是一种身份,来揭穿她人生的谜底。最终她意识到,她最想画的,是一个女巨人。也很喜欢行文里一些美妙的句子:太阳是穷人的被褥;茶是一种缓慢的液体仪式;诗歌是位暴君,不写下来,就消失了。
2024-12-10
糖罐子
边读边搜莉奥诺拉·卡林顿的画来看,觉得果然是修道院精神病院都关不住的女人,父亲、爱情与战争都无法摧毁的女人,同时未臣服于任何宗教和意识形态,当然她发现了绘画这一容器可以容纳她。“这类把女性奉若神明的想法都是胡扯。我亲眼看见,你们超现实主义者对待她们就像对待随便哪位妻子一样。你们把她们称为自己的缪斯,但到头来,她们还不是为你们打扫厕所,整理床铺?”的诘问太有力量了,女性在成为缪斯和成为创作者的夹缝中的艰难成长为自己。作者写得也好,文字的激烈、句子的干脆果断与女画家的性情以及生命事件十分合拍,同时可以一窥女画家周围女性的生命境遇,是女人对女人理解。
2024-11-22
Re:Re:Erised
简明利落的叙事出其不意地融入了超现实主义般的细腻变形。这部小说中的莉奥诺拉,说话直白而猛烈。色彩魔法的秘诀不在于疯癫,而在于自由的笔,在于对生命烈度的敬意。波尼亚托夫斯卡曾多次拜访或采访莉奥诺拉(也采访过书中出现的某些人),莉奥诺拉还为埃莱娜的文字作品画过插画,甚至慷慨赠予原画。波尼亚托夫斯卡在“致谢”中称“无意将这本书写成传记,只想自由地、切近地描绘这样一位非凡艺术家的人生”,并提及两人古灵精怪的相处和交谈—大致可以窥见书中除文献资料之外的其他素材缘何而来。
2024-11-13
空山
230·莉奥诺拉确实就是她口中的一匹马,放荡不羁的灵魂陪伴她度过了漫长的一生,而这一生太精彩,精彩到最后把我都给看感动了,是啊,“疯癫”一世,体内小黑屋里的小怪兽们终于长成阳光里的巨大雕像,享受着阳光和她感知的一切(我这莫名其妙的感动点……她除了是天才,最厉害的就是逻辑,从小在这方面就是强者,一辈子都是带着逻辑做最真实的自己。她身上的东西太丰富,她的创造也是无限大,这也造成了她的“疯癫”,是啊,巨大创造力放在男人身上就是才华横溢,放女人身上就是精神病,人类的语言艺术有时候也是真的搞笑。莉奥诺拉属蛇啊,那马上就要本命年了,哈哈哈哈。“这从来都不是我的决定,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2024-12-31
悖论入侵
I’m a nightmare. I’m a night mare. 开篇讲童年的部分真的很吸引我,一个反叛的、自由的女孩跃然纸上,能说出“我不是你的造物,我要自己创造自己”,多么铿锵多么振聋发聩。
2024-12-04
刀叢中的小詩
《我不是你的造物》——超现实主义女性艺术家和她超现实的一生,以及她背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还有那个时代灿若群星的天才艺术家们。可见娜拉出走以后,并不会堕落,更不需要回来,她可以选择努力做自己,让自己独立,他人无权干涉她的感情取向和人生抉择。
2024-11-16
米来福
莉奥诺拉与恩斯特的纠葛让我想起Camille Claudel,情人与艺术导师双重身份的危险在于,爱情的消失往往会给年轻的女性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她的美丽、天分和叛逆,某种程度上都成了男性艺术家膨胀自我的装饰物。莉奥诺拉的幸运在于她回归了自我,因此我更加看重她回到墨西哥以后的生活与创作,反叛与艺术不再是富家小姐的时尚单品,而渐渐成为灵魂的自我追求。遗憾的是,墨西哥最终并未融入她的血液,她未能像印度艺术家Amrita Sher-Gil那样,在传统和现实的召唤中找到更民族、更强烈的艺术个性。作者的笔法简洁、诗性、轻快,也勾勒出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精神简史。
2024-11-30
danyboy
女作家莉奥诺拉•卡林顿的传记,假期里读了一会儿,啥,这位是《椭圆女士》的作者?真是年纪大了记不住人名,菜反应过来以前看过这位传主的短篇小说集,印象中脑洞开的很别致。没看过她的长篇,短篇感觉有的很有意思,有些看不懂,有些太短了。总之,年少时了解超现实主义,从来没见过这位女性的名字,这两年才知道。
2025-02-06
闻夕felicity
Leonora Carrington的人生真是“癫狂”二字的真实注脚,无怪乎她说自己是一匹不受控的小母马、一路从英格兰纺织业富豪半贵族社会中奔逃到超现实艺术的世界。无论是被鸡贼的有妇之夫老白男画家当做缪斯和钱包、还是被当做阁楼上的疯女人关到精神病院,Leonora的厉害之处是从不放弃自己奔放的生命能量、始终继续奔跑,不管这种奔跑在世人眼中多么疯狂、多么失序、多么危险。她的人生可能是“敢想敢做、全世界为你让路”的真实案例,但话说回来,她毕竟还是有她妈妈的钞能力和爸爸的商业帝国超能力作为最后的安全绳。
2024-11-30
依艺义
以传记角度来看是不及格的,翻译的连贯性也不行。被豆瓣评分欺骗的一次。
2024-12-21
阿布
如果书名不改成突出女性主体性的,这本书也会像作者的其他中译本被那些喜欢用标签judge别人的骂女主角莉奥诺拉“恋爱脑”、“婚donkey”,同时又跪舔她的“英国国王接见的名媛”、“富家千金”身份,而完全忽略她自身的艺术成就与创造精神。她被送去修道院及精神病院,不是因为她的女性身份,而是行为举止与其出身的冲突,而之所以能令修女、主教、医生们举手投降,固然有她不屈服的性格,更主要还是这些人顾忌她父亲跨国公司老板的威势而不敢造次,连英国领事都怕她三分。后来她两儿子叛逆,才让她感到父亲当年没少受自己折磨(428页)。全书500多页,谈论一位画家的生平却除了封面一幅小画外再无其他作品是很遗憾的,但分成56节又没压力,高潮是第53节:迪亚兹·奥尔达兹(1968年出兵镇压特拉特洛尔科的墨西哥总统名字)
2024-12-23
多默
符合刻板印象的南美文学。读完后容易自言自语,“嘿嘿,我是匹马”。
2024-11-28
四火火火火
莉奥诺拉的生命是一条河,翻涌流动,她不要抓牢任何东西,一切都应该顺流而行,同时告诉自己,抓住任何人、任何东西都是无用的,不安的生命降落在饱受规训的贵族家庭中,像烈马那样,从初始就崭露出惊人的艺术才华与灵气,绘画成为承载她过量的生命能量的最佳容器,她于成长中摄取灵感,战争,逃亡,精神病院,各种各样的男人,超现实主义,这些杂糅在一团火里,瞬间点燃了她的灵魂,任何事与人都无法使她枯萎了,迅捷的笔触描绘故事轮廓,勾勒出莉奥诺拉天使的面容与内在精神的狂乱,她的一生都强烈的拒绝被社会规训,那些告诉她,你要做一个淑女,你得听话,她统统将这些声音丢进脑海的深处并遗忘得一丝不剩,切实的活在此刻此时里,像一根轻飞飘逸的羽毛缠绕,不再只是留在画作右下角的签名,于沧桑哗然的历史变迁中活成自己想象的模样,她做到了。
2024-11-22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