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清算已毕:波伏瓦自传
书名
清算已毕:波伏瓦自传
作者
西蒙娜·德·波伏瓦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550741614
出版年
2025-1-9
出版社
深圳出版社
页数
550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传记
文学
法国
哲学
自传
女性
女性主义
波伏娃
豆瓣评论
旅行家小王子
波伏瓦还是太全面了。从艺术到政治都有涉猎,而且门门都精通,真是天赋异禀的人啊!早在那个时代就不要婚姻只要伴侣,确实是非常非常的了不起。后来取得的成就完全说明了这个决定的正确性。
2025-04-11
这是一个小马甲
断断续续的读了很长时间,中途一度想放弃,可是后面越战的内容吸引了我,战争的残酷应该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2025-07-03
Cola
“如果世界上发生的事撕扯折磨我,我会希望改变世界,而不是改变我在世界上的位置。”
2025-02-23
月野
读波伏娃的自传让我对女权先驱祛魅(在一定程度上,我曾经神化了波伏娃)。可是她也有自己时代的限制。她也会在中年和青年女性发展情感关系。不过也学到了很多(写女性主义和读书写的最好)。❶承认自己的特权与幸运,不要滥用自己的自由。❷回忆过去的片段可喜,它决定我们的位置,但也不能因此放弃改变世界(也不能痴迷于它)。❸一些书,蒙田笔下所写的“并非交谈,而是沉浸于他人的内心独白”。❹读一些书是我们自我为中心,另一些是交流式。❺谈普鲁斯特,像斯万先生等待曲子一样阅读一些著作。❻故地重游是幸福。❼能乐和文乐描述的很好。❽我也要学习“我可以质疑自己作为作家的水平,但不能不写作。我不能抛弃自己的过去,否认我曾经爱过的一切。”
2025-04-03
洛
是什么让波伏瓦成为波伏瓦。无可替代的童年,阅读的习惯,独一无二的扎扎,还有最重要的“偶然”:萨特。她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通过电影、旅行、展览、阅读了解这个世界,写作,说出真相。弄明白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文字不足以表现波伏瓦,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女性没有成为完整的人,就会永远有人阅读波伏瓦,被她鼓励,被赋予勇气。逃离那些“蠢事”的压迫:以偏见、常规、矫饰或空洞的规矩为理由,扼杀生命的活力与欢乐。带着波伏瓦的话,一路前行:随便他们把我当成女知识分子或女权主义者,我都不在乎:我就是我,我对自己负责。
2025-02-09
婴宁
读了几十页,决定还是从他人写的传记看起。这本书似乎聚焦于精神世界,让我有点抓不住脉络。
2025-05-06
Ahonui
“我就是我,我对自己负责。”
2025-03-11
铲铲
感觉是虚高了,至少不适合我。好像贯穿始终的那个我并不明显,生拉硬扯了一堆流水账……这么说大不敬,我还是喜欢她别的书,但是这一本,抱歉。
2025-05-05
遊憂
太硬了啃不动,我觉得这个按主题来行进的编排顺序是相当容易引起阅读疲劳的,按时间线来铺排也许会更易读一些。最喜欢开头和结尾,讲述她的自我和关于创作的两部分,中间跳着读了。
2025-01-25
阿梦
波伏娃回忆录第四卷,内容非常丰富、精彩。波伏娃从人生经历出发谈自己对各种事的看法,这其中即包括了非常私人的有关亲情、友情、爱情、创作、梦境等的经历和感悟;也包括了对历史性的大事件诸如越战、六日战争,与艺术界、政治界的人生交集等的回忆和评论。看完之后让人不禁心生感慨:波伏娃关于自己已经写了很多了,怎么还能源源不断写出新的东西。这个女人的人生是有多丰富,脑子是有多活络。在波伏娃笔下萨特可不招人喜欢,但是波伏娃却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比如两个人去日本交流,萨特竟然向谷崎润一郎的遗孀打听谷崎润一郎的性生活。波伏娃跟萨特绑定的太死了,虽然两个人互相成就了彼此,但是波伏娃对萨特是推波助澜的关键,萨特对波伏娃却是人生第一大槽点。
2025-02-12
星期日不上发条
看了第一章,五分之一,实在看不下去了。努力看过很多关于波伏娃的东西,但是那种刻薄的小资味儿真的熏到我。就是不合眼缘吧。
2025-04-15
尤小澜
实话实说,9分还是虚高了。实际上,从可读性来说还是没那么高的。也许是因为翻译?文章读起来断裂的地方很多,连不上。
2025-03-12
Syd
很随意的写作,但是波伏瓦作为一个凡人显然和我不搭调。她强烈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对体面的注重,理所当然一般的幸福人生,都让我感到厌烦
2025-03-31
鱼就是好
两个小时过去了,我还是没理解她到底要表达什么。只因为她是当下最火的女权主义作家,就该给这部作品打高分吗?波伏瓦好像放个屁,都会有人感叹“女性就是要这么热烈坦荡”!传记应由别人来写,这样会更客观。第一章里萨特的名字频繁出现,但她却没说清楚为什么会欣赏萨特;同样,她也没解释清楚为什么会对扎扎那么心疼。整部传记是流水账,反复说些车轱辘话,尤其是她晚年的叙事。如果你想跟一个中老年人建立关系,看着她的眼睛说:“您这一路走来真不容易。”如果是跟文青交流,那你可以说:“你身上有股特别的疏离感,这么小就开始思考生死的哲学议题,真了不起。”
2025-02-25
他日闻钟
不要说别人提起波伏娃就说萨特了,波伏娃自己也这样
2025-03-04
Z.C
《清算已毕》(书名非常喜欢波伏娃对衰老的心理变化太真实了,前面一般,后半部分还挺喜欢的,旅行,知识分子对时局的忧思,跟着她看了一遍60年代的世界
2025-01-24
渡边
波伏瓦四卷回忆录最终卷,站在七十年代的晚年全面回溯自己的一生,因此会和之前的回忆录和青春手记多有重复,虽是晚年总结,但并无太多“自我推翻”,波伏瓦就是能做到几乎在每个年龄段都清醒自知,意志笃定,知行合一。她不避讳自己的幸运和优越条件,但她的主观能动性依旧卓然拔群。
2025-02-10
远人-
总会在某些时刻与波伏瓦相遇。诚不欺我。惭愧的是,我最早也是因为萨特的关系知道波伏瓦,但那个时候更多的是出于好奇。她究竟是怎么样的人?她一直践行的“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何尝不是牵引着我的线。总会有太多的自我否定和怀疑,有太多不那么勇敢坚毅的时刻。波伏瓦能成为女性icon,和她的个人魅力当然分不开。封面完全是个人喜欢的类型。伍尔夫、波伏瓦、桑塔格、阿伦特…还有事情可以庆祝。
2025-01-18
暖暖0325
开头第一句就吸引我了:“我为什么是我呢?什么样的偶然,使我出现在此时、此地、此生,而不是另一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特别是午睡起来那种孤独感袭来时,就会想为什么我是我,我生在这个时代,我会遇到这些人,成为妈妈的女儿,过这样的人生。果然自己疑惑的问题也有很多人已经思考过了。
2025-01-26
安提戈涅
波伏娃如果有豆瓣和马蜂窝,那么本书前半部分全部可以变成她的读书观影旅行标记……对自我的清算无形中也是对时代轮廓的描摹,她对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关切使得本书后半部分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时代记录,赫鲁晓夫的游泳池真壕。读之甚至有恍惚之感,仅仅在八十年前,世界人民还能够怀着某种乐观的精神不停开会批判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但现在的世界已经变成了费舍所谓的“资本主义现实主义”,没有什么需要被声讨、被质疑和批判的,人们相信只有一种活法了,从这点上说,韩炳哲讨论“他者的消失”也是没问题的,作为“他者”发出异见的声音——波伏娃称之为“永恒的事业”——消失了。
2025-02-24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