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子书
读书
大书架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看不见的中东
书名
看不见的中东
作者
姚璐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9
ISBN书号
9787513946933
出版年
2024-11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页数
456
定价
79.0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历史
文学
随笔
旅行
纪实
女性
游记
中东
豆瓣评论
把噗
看不见的中东,看得见的中东女性。更像游记,而非深度的人文观察。
2024-12-01
南家思异密
忍不住刻板印象地夸赞:女生敢行走中东,特别是战火稍息的伊拉克叙利亚,太勇了!沙发客的寄宿方式,更加深入中东社会外界难窥的家庭世界,对当地女性的刻画令人感触良多。「旅行提供了一个认识复杂世界的窗口。在旅途中,我重新审视以色列的建国,也亲眼目睹了巴勒斯坦的苦难,我尝试理解穆斯林,也试图向他们解释我们的价值观,我看到了世俗改革的成果,也见证了弱势群体付出的代价。我相信,每多敲开一块历史的墻砖,多聆听一点不同的声音,就会离真相更近一点。……国境线、语言、传统、文化、信仰树立起一道天然的屏障,把天南海北的人们隔绝在两端,只言片语的信息又加深了彼此的误会和隔阂。不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有机会打破人为划定的界限,互相交流,修正偏见,获得看问题的新视角。这是我在中东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
2024-11-27
想不出名字
的确走马观花,还隔着中文+英语双重外部中介,但在这个动乱的年代能有这样的写作也实属不易,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真正“进入”中东日常的作品出版
2024-12-21
你踩到我的脚了
我记得公众号讲到过在叙利亚还是哪里“入狱”的经历,书里没有提到。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经历最吸引我,因为看到的是在糟糕境遇里的不屈和积极,人永远会被这种精神感动。本来很期待的神秘阿拉伯却无聊得让人意外(不是说作者写得无聊),只看到一些人的故作姿态。如果在沙特阿拉伯也有和女性畅快相处就好了,可惜她们被认为自己没有与陌生人交流的能力。谢谢作者带我看不一样的世界,了解关于中东新闻以外的具体人的具体生活。祝福包子,未来永葆好奇心,旅行顺利!
2024-12-03
汤尾尾
是游记 也是一部中东女性纪实。黑袍下的她们也拥有金光闪闪的衣柜,却逃不出层层包裹,自由与公平是大部分女性的奢侈品——我们需要更多女性视角的旅行文学。(在埃及篇章又读到了the buried中提到的Neheh&Djet/实在太劝退埃及旅行了呜呜/结合近日叙利亚的新闻,仅处于和平国度的我们就已经无与伦比的幸运了
2024-12-14
白卷°|Oranje
大失所望。虽然旅行文学大多都流水账,但这也太小学生春游日记式流水账了。每一章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去了非常多的地方见了非常多的人,但每个地方都简短,无论城市还是人物都没有任何记忆点,文笔也很幼稚。原本期待女性视角的中东之旅可以写得很丰富,但看下去没有任何深入挖掘和思考。
2025-03-31
emmaroyee
冲着题材读,可惜作者文笔实在一般。
2025-03-31
别格莫特
有血有肉的旅行文学,作者是个有幽默感的姐妹,让这个看上去好像略显沉重的旅行目的地,读起来其实妙趣横生。是啊,所谓“沉重”也是一种刻板印象吧?而阅读旅行文学的意义大概就是帮我们打破它。而用女性旅行者的视角打开中东,会留意到一些男性不太可能cover的点(比如:卫生巾怎么处理)…而被骗的经历、被欺负的经历,斗智斗勇的经历、据理力争的经历都太生动了,读完的感受就是仨字:没看够!
2024-12-26
恶鸟
多聆听一点不同的声音,就会离真相更近一点
2024-11-20
寒雨
阅读前种种担心,读罢后豁然开朗。作者以优秀的文笔、乐观的态度和风趣的眼光,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女性视角下的中东日常生活和中东女性世界,让对中东文化和旅行文学毫无兴趣的我手不释卷,尤其是尾声部分的总结和升华,让经历的一切变得愈发珍贵。很棒,加油,社会需要这样的力量。
2024-12-04
咔咔
很精彩,阅读过程中不断赞叹于作者的社交能力、洞察力、勇气、以及体能和心态,尤其可以用普通人生活的视角观察战乱地区的女人男人,更是难得。比任何教科书或者新闻节目更适合作为了解中东的入门读物
2024-11-24
琢玉人
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要深入了解一个社会,单靠旅游肯定是不够的,还是要长期住下来,才能真正代入当地人的视角
2024-12-29
陆钓雪de飘飘
阿塔图克指的是现代土耳其的奠基者穆斯塔法·凯末尔。土耳其建国后,国会通过了一项要求所有土耳其人取姓的法律,凯末尔被赐予“阿塔图克”一姓,意为“土耳其人之父”。“一战”后,阿塔图克领导人民与英法等列强展开斗争,于1923年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在他看来,只有政教分离、奉行世俗主义,才能把土耳其发展成欧洲式的文明国家。建国后,他大力,甚至有点激进地推行世俗主义政策,他取消了伊斯兰教的国教地位,废除哈里发制度和宗教学校,禁止任何基于宗教的服饰,消除伊斯兰教在国家政治、法律、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影响。他推行文字改革,用拉丁字母取代波斯一阿拉伯字母体系,大大提高了土耳其人的识字率,加速了土耳其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阿塔图克还推动了一系列提高女性地位的改革,包括废除一夫多妻制、废除休妻制度、确立离婚制度等。
2024-11-30
louisewong
3星。听完最新一期的螺丝后开始读,也许是带了太高的期望值,读完之后略感失望,文笔逊色于刘子超不止一点半点…文中过多作者主观的心理描述和对各种人物冗余的表达,电梯停电写半页纸、如厕写大半页纸…读起来就略显乏味了。全书没有对每个目的地的旅行时间有所标明,反映不出是何时的物价水平。不否认做沙发客来认识中东是一种小众视角,但更愿意将它称为《我在中东当沙发客》。几处作为上海人身份的优越感也让人略感不适…再补充一下,虽然不知道作者旅行的时候有没有执行,但如今埃及的火车票确实分外国人票和本国人票,书里并没有备注也太不严谨了
2024-12-20
Berlinka
文笔真好,在文学性和纪实性之间,环境、人物、情境张力栩栩如生,问题意识从一开始就很清晰,不足之处是对问题的思考力发散,流于失焦。深入日常的中东,但也许不应该流于日常,不过这也是我作为读者的偏见了,过于私人。厌倦了男性记录者的所谓旁观,姚璐这个中东的沙发客,温情、大方、细腻,又没有丢掉自己的写作意识和写作记忆力,她勇敢的脚印,像是沙漠中的一棵树。
2024-12-05
稻草人
非常勇敢也很辛苦,有许多有趣之处,摄影也很好。但“看不见的中东”仍是看不清,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深度,文字也略显单薄。
2025-01-03
洛
打开就放不下的一本书,还特别让人感动。感动于姚璐的勇气和她细腻又中性的笔触,也感动于她遇到的每一个不向命运妥协的女性。也是第一次这么认真地在地图上寻找每一个“中东”国家的具体位置,它们不再是印象中模糊的枪炮声四起,恐怖主义盛行,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新闻”里的遣词造句。“沙发客”们无论男女,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中东”两个字的叙事太过宏大,一如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对“穆斯林”和“头巾”的刻板印象。宗教的,文化的,社会的,家庭的,最终都要体现在每一个或相似或迥异的个体,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希望可以看到更多这样的作品,这样的文字。尤其是这样的女性视角。“每多敲开一块历史的墙砖,多聆听一点不同的声音,就会离真相更近一点。”
2024-11-21
Monster
读完再去看中间的插图,女孩衣柜的照片,普普通通,又跌宕起伏
2024-11-12
姜豆子
看完感觉不胜唏嘘,一方面个体的命运在时代的巨流中隐身,一方面个体也在顽强且鲜活地生活着。佩服作者的勇气,也感谢她记录了这些历史洪流中星星点点的个体。
2024-11-23
包子
花了8年完成的书终于出版了!关注他人,即是关注自己;认识世界,也是认识自己。
2024-11-11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