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海雲盦宗牷
    很好读的通识类作品。2025-04-02
  • 巴别之岚
    写史之人对象是谁,就美化谁,字里行间成吉思汗,蒙古人就是凶残的屠夫,屠城,只留工匠,用“抱”代替强迫女性发生关系,作者后边还总要加上“宽宏大量”一类的褒义词,恶心人呢2025-06-27
  • jerrylin
    三星半与四星之间?20250511-142025-05-14
  • ·Mii·
    前面先写了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简史~中部的十字军东征简述,西欧历史,由于蒙古,与东方链接起来了~~~~~这本在整个系列里很特别,与其说是介绍中国文化,更像是普及了当时世界的格局,很好~~~2025-05-07
  • zhuhuanghao
    深入浅出 现在看也不过时 大家小书2025-05-03
  • 左手。华伦斯坦
    历史上,大汗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什么是他崛起的重要一步?他发起的西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南宋末年与元的战略态势,除了襄阳,还有哪些细节值得注意?都可以从这本蒙元史入门读物读到。除此上述内容,第九章的蒙元对战镰仓幕府之战、第十一章、第十二章从世界史俯瞰蒙元,第十四章甚至提及了明朝的土木之变。2025-03-15
  • 横转中子星
    元朝的历史始终呈现着一个发展的矛盾,就是中原派与草原派的权力争夺。从忽必烈开始,其希望可以通过学习中原文化更好的统治中原地区,并实现自身统治的巩固。而草原派则是以蒙古中心主义为基础,以蒙古的习俗与方法来统治蒙古帝国。由于治理模式的差异,忽必烈就与另外三个汗国的领导相悖,让成吉思汗期望在长生天和其提出的扎撒影响下能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蒙国帝国走向了分裂。即使在后来的元朝,内部也存在着两派权力的争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元朝的稳定,比如对于科举制的废立就是权力争夺的外在表象。与此同时,其也影响了不同种族之间的关系,在元朝色目人次于蒙古人居于第二种族,因为其在经济与信息上给蒙古人提供很多帮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帮助其征讨他国提供帮助。在元朝时期也作为专业人才调和蒙古与汉人的矛盾。2025-02-26
  • 务i正常
    语言简练通俗,但有些东西没有展开,适合刚接触蒙元史读者。2025-05-23
  • 冢虎
    条分缕析,简单却不肤浅,各种配图和表格与正文相得益彰,难得的优秀科普读物。2025-04-14
  • 虾米
    不同于“解说”作者、“逢中(汉)必反”且高度共情于草原民族的杉山正明,此书作者关于蒙古和元朝的论述,观点还是相当持平的。作者一方面积极评价了蒙古帝国对打通欧亚商路和贸易作出的杰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指出元朝奉行的国家主导的重商政策,说到底还是通过禁止私人资本参与,阻碍了自由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作者还重点关注了税收、货币、通货膨胀等经济层面,以及“胥吏”阶层在元帝国政治架构中的定位和作用,给人颇多启发。不过,在作者为蒙古帝国开疆拓土中的黩武和滥杀所作的辩护中,我还是看到了日本人的小心思——若把“蒙古军队”替换成“皇军”,似乎也无不可。说到底大陆是一块肥肉,蒙古人吃得,谁就吃不得?我觉得,就算以小人之心来警惕日本,终究也是必要的。2025-04-03
  • 贝哈马斯
    从成吉思汗诞生到元灭亡,相当流畅的叙事。日本人写的历史书和中国人与西方作者写的书都不一样,说不上的感觉。2025-03-08
  • 韧勉
    本书是日本《中国文明的历史》丛书中的第七册,算是面向日本大众的中国蒙元史入门读本,之所以称之为蒙元史,因为本书涉及的历史时段,是以成吉思汗发家到明代中期也先被杀的历史,包括北元与也先的土木堡之变,本书的写作注重蒙古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入,从蒙古文化的兴盛到蒙古文化彻底退出逐鹿中原,是文化史层面的兴亡发展。本书的原名更为契合。2025-03-04
  • 叶子zz
    25044 这本书对初入坑的元史爱好者比较友好,涉及到具体人的内容比较少,不至于一上来就被人名劝退。以大的事件和政经文化为框架来梳理元史,也有作者本人的一些思考及对比,比较好读。2025-04-21
  • “绿牛”
    当夕阳掠过京都比叡山的佛塔,田村实造笔下的蒙古帝国依然在纸页间隆隆作响。202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