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智久不下山
    基本没有新的观点出现,反复强调了太原保卫战的重要性。北宋朝廷的腐朽令人瞠目结舌,连金国都没有想到如此轻易就能直捣黄龙。王公贵族固然惨不忍睹,对于普通军民来说更是灭顶之灾。2025-05-09
  • 楚辛
    白开水,流水账,但胜在史料堆砌梳理相对完整有序,可以和郭建龙的《汴京之围》对照来看,也可以先读完谌旭彬的《大宋繁华》“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再承接本书的“所以有靖康之乱”。我始终不明白那些不断粉饰赵宋繁华昌明、宽宥仁厚的人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登峰造极的昏聩颟顸,令人发指的道德沦丧。所以我一直认为靖康之耻的“耻”不只是“耻辱”,更应是“无耻”。2025-06-05
  • 戮世摩羅史仗義
    整体的陈述是可靠的,文献选取也到位。但一个问题是注释比较粗疏,没有写明出版社,时间和版本。《三朝北盟会编》本身版本复杂,没靠谱点校本,不注明问题明显。一个问题是没有谈及制度本身,还是归结于当事人的态度问题,靖康系北宋开国而来的制度问题集中爆发,不谈制度始终有所不足。第三个问题就是技术性的,比如422页提到的郑皇后实际上是宋徽宗的皇后,当然不是宋钦宗的嫔御追封的。再比如399页作者认为赵桓如果配合女真人可以挽回局面,然而缺乏绝对军事优势的前提下,女真人完全可以先和谈再毁约,北宋灭亡赵佶、赵桓负有不可推卸责任,但认为赵桓表现出高度服从性就能争取喘息机会的观点仍有待商榷。最后,魔高度认同《后记》的总结和作者的价值观。2025-04-13
  • 曼市六点半
    这个特殊时间点很应景的一本书:投降派,尤其是幻想敌人善良的投降派,永远没有好下场。2025-04-12
  • 索朗嘉措
    偌大一个北宋王朝,在占据人口、资源、军队规模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一个边疆游牧民族的区区十万军队打的落花流水,在没有做出像样抵抗的情况下,就亡国了。从宋徽宗到宋钦宗,最高领导人的低能应该担负主要责任。但问题是,像他们二人这样的低能人士以及依附于他们的无数的无能官僚、胆怯战将为何能成为帝国的掌权者和中流砥柱,这就不仅是宋朝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古代皇权专制社会的问题。阅读一下近代挨打的屈辱史,你会发现一样的憋屈。2025-04-13
  • 蝉影
    怕死是人的天性,可是身为帝皇,如此畏死。一个临难传位,毫无担当。一个首鼠两端,战和不定。双双沦为阶下囚,苟延残喘到最后一口气。文官临危授命,挽狂澜于既倒。这样的气运,有过一次,反不好好珍惜。危如累卵,还忙于内斗,致使开封二次围城脆败。亡国之下,皇族命苦,百姓更苦。2025-02-25
  • OENT
    流水账感觉比较强,深度不太够2025-06-11
  • evanse
    着重写太原绞肉机如何影响北宋的败亡2025-06-21
  • 巴别之岚
    看的窝火,宋兵宋将好一点的望风而逃,星流云散,一触即溃,不好的直接整建制归编,此消彼长,皇帝优柔寡断,大臣各怀鬼胎,有宋以来不杀大臣,就养了一帮废物奸佞2025-06-20
  • 皓天眩光
    北宋的灭亡纯属皇帝自作自受!2025-06-12
  • 去腥
    从太原到开封,从巅峰到低谷,大宋的跌落之快,令人咋舌。世人对童贯多有误解,实际上也已经是一时名将了。2025-04-09
  • 部分
    看完之后对宋钦宗抽象的操作气晕,也看到宋朝的一些问题2025-04-09
  • 斯坦利
    金兵原本之前攻占燕山和太原,毕竟觉得宋可能还没那么弱,结果就打到了开封城下……2025-03-04
  • 鱼的九思
    讲故事的历史写作,既没有新材料,也没有新观点。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