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少女提灯捉猫
    读完《衬纸》,内心满是感慨。本以为是寻常家族故事,翻开才知被深深吸引。祖父库尔特投身出版,在时代浪潮中坚守,父亲尼科的人生又满是纠结与探索。作者用文字搭建起时光回廊,让我随他们的经历起伏,对家族传承与时代变迁有了别样感悟。2025-02-19
  • 伊夏
    这是一本“大杂烩”。杂烩不影响它的质感与意义。每一代人都必须要回答时代抛来的问题,这一代人不回答,下一代人就会感到创伤。德国人当然有他们的有苦难言,但他们还得好好处理,才能往下走。我敬重他们将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放在首都中心位置,也部分理解他们为了生存下去而自欺,逃入工作中来麻痹。但在被后代问及在战争中他们在做什么时,那句“我吃得很好”还是太刺伤人。我们当然早已是“笼中困鼠”,也清楚有些事情本身很难说出口,不过作者引埃科的话是那样恰切:“尚未定论的东西,我们只能阐述事实。”2024-12-23
  • tracyw00
    美籍德裔的寻根,出版人爷爷在行业的作用正如衬纸。还提及到二战德国、元首的一些信息,父亲乃至德国人的战后创伤和“赎罪感”好但沉重。p355prince这也能路过?书里出现的德语词汇:waldumrauscht 林中树叶沙沙作响volksgemeinschaft 人民共同体,由nazi提出schmetterlingaugen 交际花,直译是蝴蝶眼睛Donaudampfschifffahrtsgesellschaftskapitānsmutzenabzeichen 瑙河轮船公司一位船长帽子上的徽章,德语中最长的单词2025-01-15
  • 老舅卡特慢
    有一次,我们平日关注的政治闹剧一直持续到周末,当天发生了日后为人熟知的“周六夜间屠杀”(Saturday Night Massacre)。在那起事件中,两名司法部官员因拒不服从尼克松总统要求解雇特别检察官的命令,先后被开除职务。如此践踏法治的行为,迫使国会通过弹劾法案,最终引发尼克松辞职。在我父亲看来,电视中发生的这一切晚来了三十多年。不过,他仍然为此激动不已——他亲眼看到,在他现在所归属的国家里,国家公职人员能够坚持原则,拒绝服从违背原则的命令。2025-02-06
  • 杜边生
    从德国到美国,从故乡到流亡。以图书出版的家族史来贯穿二战的大背景。作者的祖父库尔特在欧洲做出版,挖掘出版过卡夫卡,为世纪初的知名出版人。有点类似咱们民国时期的王云五,王老多出版学术书籍,库尔特则是精于文学方面。他爹给纳粹服过兵役。作者将家族史做了一个发掘,以小家见世事。他本身的职业是大众媒体,如体育画报,的记者,所以行文很是流畅通顺,不学术腔,通俗易读。这一系列出三本了,隐隐形成一个以图书、出版来讲述二战史的阵势。值得追。2024-11-26
  • 淘金汉
    如果你的爷爷是一位享誉世界的传奇出版商,你的父亲是一位亲历纳粹最荒谬时刻的人物,你在为他们著书时会怎么写?如果是我,免不了会让传奇更加传奇。但亚历山大-沃尔夫异常清醒,他从故纸堆中慢慢探出头,用动人的笔触还原父辈的记忆,审视个体的身份,让人相信,这部家族史,本就是一部弹孔遍布的世界当代史。2024-12-16
  • Evan
    天才出版人都喜欢说 Habent sua fata libelli ,实际上他们发掘作家作品的眼光、适时的推广以及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尤为重要。库尔特在经历了战乱、逃生、流亡后,重启万神殿出版社并为出版社规划了一项使命:不掺杂移民出版社的片面立场,不参与政治宣传,不以牺牲作品长远质量为代价追逐热点话题,而是“要向美国民众提供能够久经时间考验的作品,同时要密切关注产品质量。我们的编辑理念是:促使人们思考有关人生与文明的终极问题”。半个多世纪后看来,仍多么令人敬佩。2024-12-14
  • 复调
    内容丰富,可以看到一个出版人的果决、判断,以及对理想主义的坚持;看到一个普通德国人、德国士兵在战时和战后暧昧但也勇敢,背后其实是巨大伤痛的心理。因此无论他们是反思还是漠然,都让身外之人无法给予太多议论。总之从具体的人的角度出发的史书,总是让人动容。在这种细致具体的故事里,黑与白的界限要模糊得多。2025-01-04
  • 那希索斯
    祖父作为图书出版商在出版史占据一席之地,从德国流亡到美国,而父亲二战期间在德国军队服役。“以前,我总把爷爷和父亲区分看待,认为前者是难民,后者是移民。但在听完父亲的讲述后,我觉得他在某种程度上也把自己当成了难民。”以家族史作为反思切入口的作品,还有(相比库尔特在历史上完全籍籍无名的小熊谦二的儿子小熊英二写的)《活着回来的男人》。以及,本书援引了苏珊奈曼,而我刚好正在阅读豆瓣鉴书团抽中的《父辈之罪》,世界的碎片总是在不经意间联动。2025-02-06
  • ཉི་མ།
    衬纸就像打开祖父的古董怀表,齿轮咬合处迸出历史的金粉。亚历山大·沃尔夫用家族血泪史熔铸的这本书,不是简单回忆录,而是会呼吸的文化逃生指南。库尔特·沃尔夫,这个出版界钢铁侠的形象愈发清晰。1915年柏林咖啡馆里,当卡夫卡的手稿在桌角蜷缩成受伤的蝴蝶,是这位25岁的出版人用信念的丝线,将支离破碎的《变形记》编织成刺穿时代的茧。他像中世纪抄经僧般虔诚,在纳粹焚书令的烈焰中,把帕斯捷尔纳克的诗行折成纸飞机,一架架投向自由的新大陆。最动人的不是家族与纳粹的恩怨账本,而是那些被战火烤出焦边的信笺。库尔特与黑塞讨论存在主义手稿,拼出知识分子在至暗时刻的精神图谱。这些文字是穿在灵魂上的防弹衣——当整个欧洲在炮火中褪色,他们仍固执地用墨水对抗着遗忘。2025-04-06
  • 刀叢中的小詩
    《衬纸》——一个出版家族的四代百年叙事。有趣的一点,库尔特和卡夫卡,互相不看好,卡夫卡认为其出版不过平平,库尔特认为卡夫卡的书不好卖。而在库尔特辞职后留下一句话:人老了,都会成为李尔王。想起父亲生前在医院里说过类似一句话,很多人暂时过的还好,只因为石头没有落在自己头上。用来概括书中太多的伤悼和死亡,也挺合适。2025-01-13
  • Jenny007
    这是一部家族史。以书籍与战争、逃亡、移民重生为脉络,讲述了德国的【库尔特·沃尔夫家族】两代人跌宕传奇人生。本书由家族孙辈亚历山大·沃尔夫执笔写成,作为记者的他辗转在美德两国之间,查看翻阅各种档案、资料、故纸堆,并积极与尚在人世的相关人等会晤恳谈…最终汇集成为这样一部完整的库尔特·沃尔夫家族史。PS.:在P358,关于纸牌屋与民主的情境讨论…令人联想到自身所处环境与遥不可及的民主未来……2024-12-07
  • Jasmine
    和预期不太一样。原本预期是读到的是“出版”家族传奇,然而并不是,三代人中只有一代是搞出版的。(非常好奇海伦女士有没有写过自传。)作者想写的太多了,想把家族中一些人的故事最后落点到历史反思和身份认同的反思上,但是一方面不舍得把一些无关这些主题的人和故事省略掉,一方面又把与主题相关但与家族关系不大的各种事情都塞了进来,看起来真的感觉很庞杂很乱。而且作者实在太反思怪了。读得不太痛快但有些信息确实非常独特,勉强着自己打个四星。2025-02-09
  • 韧勉
    本书是20世纪传奇出版商库尔特·沃尔夫的家族传记,沃尔夫家族在德国社会归属于专注礼仪教化、终身教育和文化遗产的教化中产阶层。库尔特早年就极具出版嗅觉,创办了自己名字的出版社,不出版趋炎附势于德国政治宣传的作品,不以牺牲作品长远质量为代价追逐热点话题。虽然卡夫卡对其品味有所为此,但库尔特捧红了他的《城堡》与《变形记》。之后因纳粹迫害辗转美国创立万神殿出版社,战后捧红俄国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再之后他们受到麦卡锡主义迫害,辗转回到欧洲,继续出版文学著作,生前最后捧红的顶级作家是德国人君特·格拉斯。本书的作者是库尔特的孙子,他指出作为当代德国人要做的不是一味地替父辈痛悔前非,而是共同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克服过去”的意义也不仅是为了纪念过往,还要正视历史、参与其中、做出回应。2025-02-09
  • 陆钓雪de飘飘
    作者的爷爷库尔特就像安藤忠雄那样以自己的工作热情为豪,总是带着愉悦心情,孜孜不倦地开展出版事业,他给卡夫卡写信问候“亲爱的卡夫卡博士:您新创作的中篇小说是叫《虫子》吗?……”卡夫卡却不厚道向未婚妻吐槽了他。他在格林威治村的大提契诺餐馆花了75美分请艾略特吃了顿午饭。他写信给亨利希·曼表示自己出差错就有犯罪感。他盛赞黑塞为施法的魔术师。他在30岁的时候就写信给里尔克表达自己以出版为志业。他当然也讨厌糟糕文笔和文字垃圾。他辗转各高校学习德国文学。他推广了泰戈尔和帕斯捷尔纳克,但不太相信福克纳和海明威也会推荐因为他们太爱酒。他收获了穆齐尔的帅评。托马斯·曼向他吐槽时代和国家的操蛋。他如果活在今日,想必会跟最近找我合作出25、26年几本新书的编辑老师们一样,即便无限挫折,也会挖掘新生力量,只要书好。2025-01-14
  • 三童
    正在写一篇告别出版业的文章,恰好收到朋友送我一本叫《衬纸》的出版往事档案,书里面的一句话让我放下了对出版形式的执着,作者是这样说的:“如果说出版的本质是分享,那么写一封信也是做一份出版物,只不过是极致限量版。”读这句话,让我感到一种释然。虽然我不得不告别图书出版这个形式,但我还可以做内容分享的事情,实际上也还在用过书写的方式做“出版”,因此对于没法继续做出版也就没有那么伤心了。2024-12-31
  • 胡桑
    因为卡夫卡才知道库尔特·沃尔夫。有意思的是,卡夫卡写信给菲莉斯说库尔特出版生意上天资平平,虽然上天眷顾他赐予他娇妻和家缠万贯。而库尔特对卡夫卡的书也不抱希望。读了这本书,库尔特与第二任妻子海伦及他的儿子尼科的生命显得更丰富了。他出生于波恩,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库尔特做出版感到身心俱疲,他从公司辞职,抄了一句名人语录:“人老了,都会成为李尔王。”2024-12-14
  • 灰土豆
    【衬纸】chèn zhǐ ①衬于图书封面与书芯之间的纸。②精装书一般以一折两页的衬纸裱贴在封壳里和书芯正面,也称环衬(endpapers)、蝴蝶页。③衬纸通常不为人所注意,起衔接、保护作用,就像作家背后的出版人。2024-11-23
  • 比尔
    一次终身难忘的译书经历,一个小小的人生追求得以实现20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