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水流花放
    有历史、有地理,有事件,还有人情味的深刻之书。难得性情好书。2024-11-11
  • 牵牛初度
    作为口述历史,有史料价值,作为文学作品,文笔也就一般。2025-04-10
  • 李达
    我生于1978的东北农村,作者描述的劳动和大部分农村环境,与我儿时的记忆一模一样。感谢邓爷爷,让我的子孙不再经历这些。2025-06-21
  • 千江有水千江月
    虽只是个人的记录,却反映了时代的洪流。引人深思2024-11-11
  • 羿不见了
    个人感受,后三章有点啰嗦,是单纯纪实了,我不怎么能细心读下去2025-01-19
  • 傅KOE
    在深刻与真情中再现一代人的历史记忆2024-11-11
  • 鱼夕
    情真意切,平实流畅。佳作!2024-11-11
  • 我行我路
    本书大胆的地方在于结合了当时实事事实,虽然加了引号,也可以让我们窥见那一代农民的辛苦与期望。隐约感觉作者和编辑都想将尘封已久的“记忆”逐渐揭开。对那代人或这代乃至后代,那段历史应是鲜活的,他们青春生命中绽放的璀璨余温应该被看到,感受到,保护到。2025-05-25
  • 大卫是一只蓝猫
    这本书是在掌阅首页推荐里偶然瞥见的,为什么会读?一是爸妈都是1958年生人,一眼看到就被吸引了,二是翻开作者简介,他的出生地丹东和旭猪的老家重合,又让我感到了亲切,三是作者本人竟然还是出版界人士。所以就决心一定要读一读,利用了地铁时间读完了,文字朴实却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无限怀念和深情。作者的文字平静温暖,但那些生动详细的细节描写,无一不展露出背后浓烈的感情。58-79这段中国最为动荡时期的普通人的生活史让我更了解父辈生活的背景,去体会他们的艰难和“小确幸”。书里有很多关于当时饮食和农活的描写,有滋有味,可以想见作者在书写时一定非常快乐。2025-01-16
  • soloye
    真诚,平实。那时候的辽宁确实是发达地区。2025-01-04
  • 飏弋
    读过作者求学及读书经历那一部分,现在的我们能够每天收到各类新书出版的书讯、能够买自己想看的书、能够随意下载电子书籍,实现充分的“读书自由”,可以说这一环境来之不易,应当珍惜。还有一点感受是觉得(不是打拳的意思),男性的成人以及成就离不开家中女性的托举。翟德芳生于1958,82年吉大毕业。能够顺利读书、上学、毕业,是建立在吸蚀母亲一人的体力精力供养全家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建立在家中的姐姐早早辍学出去挣钱养家的牺牲行为上的,可以说,没有家中女性的托举,就没有翟的今天。虽然他的文字很平实、较为真诚,但是当我忍不住回溯他那两个过早放弃教育的两个姐姐的命运,想象她们日后和翟在智识和精神上的差距,忍不住一声叹息。2025-06-20
  • 江海一蓑翁
    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拥有中华书局、三联书店等国内一流出版社管理工作经验的资深出版人翟德芳退休后倾力书写的一部关于自己青少年成长、学习与阅读生活的回忆录。由于作者的青少年岁月,横跨从“大跃进”到改革开放启幕这关键二十年的历史时期,因此其书写,自然具备了一种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生活史的史料价值。而受益于考古学专业的训练,作者在书中,注重个人“小历史”跟时代“大历史”的相互观照,在涉及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和地理、民俗等相关信息的交待时,力求考证准确,更加突显了本书的史学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作者通过其充满贫困、匮乏与窘迫的青少年岁月的精准还原,来佐证所谓“中国崛起”的时日尚短、以及今日国人相对富足的生活跟改革开放之间的直接渊源关系,从而对那些过高估计中国当今发展成就与世界地位的言论,有更加清醒的认识。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