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是我的知识盲区,读来很有意思,特别是前半一战后二战前部分。亿万富翁仿佛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存在,不毒辣无财富啊!2025-05-04
  • 阿页
    在保护自我、避免损失、艰难处境的理由下,纳粹企业及继承人,仍在以另一种形式影响着现在,个人意义上的历史远不像教科书那样果断,他们有他们的历史,而且还在伺机反扑我们相信的历史。2024-10-05
  • derbderb
    德国五大财富家族与纳粹的勾结史,财富和政治永远是好朋友,富豪们依旧逍遥,仿佛那段黑暗历史(战争期间吞并,低价收购其他公司,为纳粹提供武器、零件、钢铁、食品、服装……参与建设附属集中营,雇佣奴隶劳工 强迫劳工)和他们无关,他们继承的巨额财富是如何累积的?2025-01-25
  • X316
    一本叙事性非虚构作品,用完整详实可靠的资料构建出历史的脉络,讲述德国纳粹时期通过制造军火、使用强迫劳工和奴隶劳工挣得巨额财富并帮助纳粹集团打仗、杀人、种族灭绝的大企业家们,他们的家族历史、纳粹时期的血腥恶劣行为以及战后无耻的洗白行为。读了这本书就知道,人类世界是怎样的残酷,直接或间接导致无数人的死亡和痛苦的那一小撮人,凭借手上的金钱就可以逃脱审判,还发展成了越来越强大富裕的商业帝国。人类世界没有公平,普通人的苦难不值一提。但至少人家还能有这样的书出版,某些地方的罪恶,查都不能查,说都不能说。2025-01-22
  • Lain
    “用罪恶获取财富,用财富洗白罪恶”这些与纳粹合作的富豪们最后都脱离了审判,其家族财富依旧留存了下来,而且其后代拒绝承认这一点。想起来之前有人说德国对二战的反思很深刻,现在看来这句话并不正确,德国日本都因为二战结束后不久东西对立的冷战而逃过一劫,对其战争犯的审判均是审判为止,而且当事人基本拒不认罪和过度美化,这些富豪们现在会存在,在下一次变革中依旧会存在。2024-10-22
  • 启风
    太阳底下无新事。纳粹治理下,企业家要么合作,要么被干掉2024-09-30
  • 贝哈马斯
    比预想的好看很多。金钱和政治的关系真是深刻且持久。2024-08-30
  • 冬至
    一群精明的商业投机分子,在第三帝国崛起时大发战争财,在希特勒倒台后,他们也被追查,但随着冷战序幕拉开,美国改变了对西德的战略定位,将其建设为防御共产主义的堡垒,所以这些商业大佬又有了“价值”,顺势开始去纳粹化,完成了洗白。2024-08-28
  • redhousepainter
    大众汽车始于希特勒那一章节很有意思。1938年5月26日,希特勒站在一篇森林空地的讲台上,头上的遮阳帽为他挡住了炙热的阳光。他对着五万多名观众呼喝道:“我讨厌不可能这个词!”他即将为大众工厂奠基。2024-08-25
  • 时间之葬
    借财富家族揭秘的噱头,本质上讲的还是盘根错节的战后清算问题——也是整个20世纪后半页纠缠整个欧洲的一个隐形命题——对于那场大屠杀,究竟应该清算到什么层面,才算彻底和有效?至于当年众多商业巨擘逃过了以纽伦堡审判为核心的第一轮清算这一事实,所映射的无非是权力的傲慢,资本的圆滑,以及战后占领国各种以利益为先的“政治智慧”使然,每一点都毫不新鲜。2024-09-09
  • 方琦
    对财富祛魅了,虽然每天把被资本家剥削挂在嘴上,但是看到熟悉的品牌在纳粹期间对人生命的践踏,这显然是两回事。2024-08-22
  • 鱼子烧
    因为政治犹太人遭到大规模种族灭绝,又因为政治这些纳粹的帮凶、走狗和投机分子在之后几乎没有遭受任何惩罚。他们大多数子女也继承了他们祖辈的冷酷和傲慢的传统。正义和公正并非总会到来。2025-01-03
  • 刀叢中的小詩
    《纳粹亿百万富翁》——本书通过几个财阀的前世今生,串起一部二战史。最令人惊讶的是,宝马、安联、大众、保时捷等德系车,兴于纳粹,与其共生,不能共死。也有主动求死的,匡特前妻就是一例。如果没有希特勒,有没有大众车,都还是一个问题。没想到二战结束后,这些财阀们纷纷洗白,在希特勒为他们提供了海外市场的基础上,他们建立了各自的汽车商业帝国。2024-08-22
  • 阿布
    “强制劳动工厂晚餐有配红酒吗?”美国审判纳粹的法官问受害人;事实上,有的德国厨师在这些工人吃的猪食里加了玻璃渣。本书写的德国六大纳粹亿万富豪家族,无一例外靠巧取横夺犹太企业征用强制劳动力在第三帝国大发横财。除了保时捷家族闻名于世外,外国人对其他家族并不熟悉。做恶的德国大企业并非只有他们,作者只选择这六大家族,主要是因为他们有五家到现在对这段黑历史都很隐讳不愿多谈。所以这不仅是历史,也是现在进行事。六大家族中,又以与希特勒及其宣传部长的夫人关系最密切的匡特家族最耀眼,作者没有平均用力,而是以他们的合作、竞争连接起第三帝国的强制劳动史,弥补了《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只有受害者没有加害者的视角,同时,这些大亨与纳粹的关系及后代故事,简直是《性、谎言、录像带》的德剧版。扣一星是因注释又采用尾注形式。2024-08-22
  • bookbug
    清晰流畅地讲述了第三帝国的商业拥趸们如何在纳粹的庇护下完成资本的急剧扩张,战后又如何通过编造谎言逃脱清算的过程。这其中匡特家族的兴衰是调查核心,保时捷的黑料则最让人叹息。匡特以DWM重整德国军备(其子公司毛瑟生产枪械,杜莱内给养空军),以电池业巨头AFA控制汽车工业,同时持股奔驰拿下宝马,它们战时无一不是使用强迫劳工和奴隶劳工的血汗工厂,有的甚至直接用作集中营。保时捷先完成股权的雅利安化,清除犹太创始人股东,后在元首授意下利用汽车“大众”化的骗局为帝国大肆圈钱,投产后屈指可数的甲壳虫从未售予大众,驶出车厂的则是一辆辆的坦克。然而比历史更暗黑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其后代至今仍躲在庞大的商业帝国或巨额遗产后逍遥法外且拒绝忏悔,让祖辈在战时暴敛的国难财和残酷的剥削史得以隐匿在一个个闪亮的品牌背后。2024-08-20
  • 小翻译在劳作
    从精神内核上,跟《利益区域》一样一样的。德国老钱干净吗?2024-08-12
  • Fleurs.哼哼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什么白手套、红手套、黑手套,世界本不应该是这样的,但打开历史,看看现实,我不信,除非无知,终须有报。2024-08-31
  • 陆钓雪de飘飘
    20世纪90年代,外部压力迫使德国企业不得不面对它们数十年来一直回避的一部分纳粹历史:将数百万人残酷地用于强迫劳动和奴役劳动。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德国最终统一。超过100万幸存下来的强迫劳工在“铁幕”落下几十年后重获自由,一些人将怒火转向了纳粹政权下曾剥削过自己的德国公司。在美国,幸存者以集体诉讼的形式起诉德国企业,同时拍摄广告,呼吁抵制德国公司及其产品。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德国公司逐渐感到,不解决自身与纳粹的关系,可能会对公司的股价、销售和地位造成损害。一些企业公开了档案,让历史学家研究公司在第三帝国时期扮演过的角色;少数公司还自行委托开展调查。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戴姆勒-奔驰、大众、安联、德意志银行。在这些研究开始时,发起委托的全球性德国公司中,没有一家是由商业家族控制的。2024-08-29
  • Jonathan
    如果不是这本书我可能一直都不会知道宝马、保时捷、大众、安联等等世界品牌都和纳粹有极强的关联,如果没有希特勒也就不会有大众汽车吧,所以在读的过程中我始终在想这些财富庞大至今还控制世界经济的家族企业通过支持第三帝国的暴行,积聚了无数金钱和权力,我们该如何看待历史的对与错和现实的好与坏。匡特家族的故事我还觉得挺唏嘘,匡特富可敌国可老婆早逝再婚感情破碎孩子战死,他除了赚钱什么都没有,就这样的人生是值得崇拜的吗?包括其他几个德国最富有的家族,其实远不如我们想的那么“幸福”。2024-08-19
  • 不良生
    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但区别在于,比起我们,他们的草台班子是用黄金搭建而成的。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