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薛定谔
    读客的封面意外的契合这本书的内容。虽然嵌套式的反转已经屡见不鲜了,作者控制力极强的文笔还是打动了我。整本书的氛围极其窒息却又张弛有度。来自他人眼中聚焦的目光,才让受害者堕入更加深不见底的黑暗。2024-01-29
  • 你是我梦里
    文笔不错,小孩的敏感以及非常细致的感情都有,就是情节,貌似有点莫名其妙?但再回想这本书的主题,也就不怎么奇怪了。这世界上最大的恶意,不就是他人的想象吗?2024-01-16
  • 哐哐哐哐撞大墙
    挺好的,细腻生动,女性视角很棒故事真相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难以分清,作者想要将午夜的幻梦打破界限,也带到我们身上2023-10-12
  • 希特牛
    心理活动描写之细腻真实,在一众悬疑小说中算是拔尖,在不断揭示案件信息的过程中,将真相一层一层向更幽暗处推想,确实让人有不寒而栗之感。不足之处是觉得事实层面的信息铺垫得过少,越到后面景子的故事就越趋于空想,有种故意往全员恶人凑的刻意感,反倒一点点丧失了真实性。2024-03-16
  • 深海的鱼
    人性的恶,真的有很多种2024-03-11
  • 吉生也
    “成为他人想象的对象,一定令你感到屈辱。”这本书讲了看与被看、凌辱与被凌辱、想象与被想象。对于谷田部来说,安倍川健治是性客体;对于高年级的男孩来说,安藤实是性客体;对于安倍川健治来说,北村景子是性客体。不仅女人,男人也是被性化和凌辱的性客体,“男子气概”的受害者。2023-11-10
  • 这是环境教坏的
    日本人写变态是有什么天赋吗???2024-12-27
  • 夏季群岛
    想象力是一种欲望,抑或恶意。其实可以不加上前言和尾声的“文外谈”,因为正文的文本已经足够完整了。2024-06-09
  • 摸鱼摆烂真菌
    结尾的一个反转确实有够让人惊讶,而且细思极恐。结局属于开放性,凭借想象逼近的真相让大众“愉悦”,而对于真正的真相还是不得而知。封面很有冲击力,以及看到最后一页时的插画也让人有“咯噔”一下的感觉,受害者暴露在众人“怜悯”的目光中的景象似乎跃然纸上。2024-05-05
  • 祝成龙
    读完才明白真正的悲哀是想象力丰富2023-12-29
  • 荞锹
    最后点明“喜欢”上了施害者破坏了全书的暧昧性,前面已经充分写出了一段有毒的关系所暗合又滋生的渴望、依赖、厌弃、憎恨的复杂情感。整本书的描写非常细腻,前半部分用女童视角进行叙述,后半部分又从受害者和施害者双重视角进行想象,“对他人欲望进行想象而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是未曾阅读过的观点,确实,想象的快感其实是八卦和艺术的共同来源,直抵人性深处,仿佛在专心又圣洁地抠着一个溃烂的伤口,极为大胆。2024-01-24
  • 城塚翡翠
    (2024.9)完全置身其中,好久没这么流畅地读完一本书了,阴冷、扭曲、变态,自己也如书中的人物一样开始肆意的窥探,像漩涡一样被吸进去,太恐怖了!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