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amoura
    一个兄控,在哥哥去世之后“逃”进了大都会博物馆做保安的故事。在哪个展厅工作,就看看哪个展厅的艺术品,然后配合着读一读相关的书籍资料,这样的生活过了10年。时间,终究可以治愈一切,很喜欢主管在作者离职前一天对他说的话:“在各展馆里逛逛,向它们说再见。”有机会去纽约的话,我一定去大都会博物馆逛逛。2025-03-04
  • 山谷降雨机率
    这份工作让作者就像和画还有艺术生活在一起,用很感性的语言描述的感受让我很有共鸣2025-04-25
  • 青灯夜读
    2025年九九消寒书第七十一本书,终于开始计划倒计时了,每次看到其他人私人性的经历,都有一种在模拟人生的感觉,而今天的选择是当保安,而且是在博物馆,某种程度上也是怪谈小说里展开的场景。不知道为什么,有一段时间沉迷于看各种挂壁视频,而当保安也成了老哥们的一种调侃与现实。如果是以前上学的时候,我可能对于这种与课业无关的书不屑一顾,但现在日复一日的牛马生活,只想让我有限的人生去见证无限的可能。这也是我依然在坚持阅读的意义所在。2025-02-27
  • 凝睇
    “首先,让自己沉浸在世界的浩瀚之中。”也许是我太感性了吧,有很多让我触动的地方。对艺术的尊重,对脚踏实地生活的感受,对自身经历的反观,都结合到了一起。2025-02-19
  • 赛沁
    风格有点儿偏伍尔夫(意识流) 文字朴实描述了我在大都会当保安的十年历程 展现了自己工作的一些细节和对艺术的认知和成长 以及艺术在个人生活中的一些点滴相互作用2025-03-07
  • Jocean
    All The Beauty in the World: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and Me “Art often derives from those moments when we would wish the world to stand still. We perceive something so beautiful, or true, or majestic, or sad, that we can’t simply take it in stride.” When we adore, we apprehend beauty.2025-01-27
  • 林雨飞
    很喜欢,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视角来面对博物馆和艺术品。之前我会把博物馆里的保安叫“黑衣人”,他们总是看起来很凶,又无所事事的样子。有时候他们的确会跟我分享一些有趣的见解。我在想,如果在展品无聊又一成不变的博物馆工作很可能还是太枯燥了。幸好是大都会。2025-04-01
  • 小簟轻衾
    普通牛马生涯最勤力的十年,在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之一做保安,日常琐碎与艺术静谧的博弈,许多个私人的触动瞬间。“是造就了伟大画作的生活,还是描绘了生活的伟大画作。”触动好大,生活是受苦的,他说他最喜欢安吉列科的《耶稣受难》(被钉十字架)。4.5对了,能够不赶时间,不看手机,日复一日去看画,想想就觉得好幸福啊!2025-03-16
  • 小鱼圆
    常常觉得自己所受的审美教育本质还是一种智识教育,我想知道一幅画讲述了什么故事、一个艺术家在艺术史中占据了怎样的位置,换句话说,我似乎想以“了解”的方式来占有一件艺术品,将它藏进私人的小盒子里。博物馆原本作为人类此种占有欲的极致体现,如今却恰恰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就好像电影院之于电影一样):年轻的父母接替照顾婴儿和看展,白发苍苍在老人在一副不知名画作前放下小板凳久坐欣赏。在这里“观瞻”代替了“占有”,人们尝试以更加个人的方式与艺术品建立联系,又因此获得某种永恒性的体验(感谢作者分享他与博物馆的故事2025-03-22
  • 晨边公园
    太散了,倒是有不少reflection,但除非是met熟手要不然这书不知道有啥好看的2025-04-17
  • 东林皆石
    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10年,一位博物馆守望者的非凡旅程,一次艺术启迪生命的真实见证:“正是在这些我们希望世界静止不前的时刻,一些人创造了艺术。我们感受到了某种如此美丽的、真实的、庄严的、悲惨的事物,它让我们无法泰然自若。艺术家们创造了转瞬即逝的时刻的记录,似乎关停了世界的时钟。他们让我们相信,有些事物根本不会转瞬即逝,而是会一直美丽、真实、庄严、悲惨,或者可以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自己的人生中持续地欣赏”2025-02-06
  • 阿白
    一位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安保人员写成的书,也是杂糅了小说、艺术感悟、杂文随笔的现代作品。曾经认识一位英国朋克青年,他说起过他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当保安的一些经历:好多你们中国的宝贝,好多。2025年读完的第三十三本书。2025-03-04
  • 彼年无期
    对艺术的观察与理解,与和生活的斗争交织在一起。2025-02-18
  • 路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保安眼中的画作与游客。事实上,很难完全把这本书当做是专业的导览或者画作评述,重点在于在哥哥去世后进入博物馆做保安,作者在漫长宁静的时间内,如何被浩瀚的画作(大量的宗教画)勾起必要的、神秘美丽、痛苦的回忆,重返现实生活。2025-02-06
  • Edmeng
    意外明白了何为艺术鉴赏——「和其他许多事物一样,悲伤是一种不和谐。有人去世,它让你的生活有了一个空洞,在一段时间内,你在这个空洞中缩成一团。因为来到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我看到了一个在自己的空洞中放入一座宏伟的大教堂的机会。」2025-04-01
  • 蓝藻 ~
    作者在大都会博物馆做了十年的保安。通过他的眼睛我获得了一直以来幻想着的一种体验:不是走马观花的,而是用数年的时间去观看去理解博物馆又或者艺术馆里的陈列品。 这是很奇特的体验。即便有巨大的文化隔阂,还是能从书里的小故事中看到全体人类是怎么样从陌生,从刻板印象一步步接近艺术殿堂的。 只想找蒙娜丽莎和睡莲,好奇为什么都是耶稣,匆匆一瞥米开朗基罗花费数百天的画作,反复追问是真的吗? 看完之后特别想去大都会博物馆。2025-01-30
  • 花大虫
    任何一份看似简单的工作,都“与生活、斗争、成长和创造有关”,对世界的观察、体会与研究,是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中的行动,能够冲淡俗世的高低贵贱与悲欢离合。2025-01-21
  • 丽莎丽莎要去哪
    记得那是在墨西哥的Soumaya美术馆,我站在一幅肖像画前,身后的保安大叔突然上前,轻声告诉我这幅画的奇妙之处:“你看,无论你走到何处,画中人总是在盯着你,是不是?”这也许是保安大叔经年累月与这些画作相处下来的心得,急于与一个来自大洋彼端的陌生人分享。欣赏艺术,与创造艺术一样,都是一件私密的事。我总是质疑惊鸿一瞥的美,而更向往那种平静中领悟出来的美,那种你站在宽敞明亮的展厅里,一墙之隔外是世俗世界的喧嚣,而此刻,你跨越了时空,陷入对艺术的渴望与崇敬之中。2025-01-29
  • Dead Fingers
    我真心觉得我需要一份这样的工作来治愈对文化行业的祛魅,请让我在沉浸式思绪飞扬中自甘堕落吧,拜托了,突然感觉自己好像又能爱了,就是那种一瞬间的自我感动。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