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里托·贝森
    『水手计划』功德无量,在这个越来越封闭的时代里,让我们重新认识外面的世界。别册也很棒,带我们重温中国被世界发现的经过。2024-07-20
  • 你好阿唐
    最喜欢柏琳那篇,和她的《边界的诱惑》放一起读,口感更佳。2024-07-18
  • 黑耳
    太喜欢柏琳笔下的巴尔干了。把她的文字和刘子超的放在一起,才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融入,什么是切开。2024-09-22
  • 伊夏
    非常喜欢别册,朱英豪的这份古今对照“穿越式”记录从形式到内容都好看。单读的“水手计划”真的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期待更多新面孔的水手。2024-07-10
  • 易之
    与旅途中的某些人浅浅见过,浅浅聊天,再浅浅地共情和反思,最后浅浅混合一些时政历史,读完后也只是浅浅在脑子里过一遍。或许这就是旅行文学的特点吧,我所期待的那种扎进心里的情感与反思是错误预期了。2024-07-27
  • 慕涵
    感慨于单向街的一贯在线,编辑们和作者们坚守自己的立场,呈现了高质量的作品。阅读费城、底特律、罗切斯特、布法罗的故事,感受铁锈地带的荣耀与变迁,穿越德州,了解那里生活的普通人的故事,在塞尔维亚西巴尔干乡间和波黑的斯雷布雷尼察与那里的塞族和穆族朋友交谈,为人为制造的仇恨和冲突而感伤。这所有的经历和情绪,在各位作者的文字中缓缓流淌,仿佛置身其中。我热爱这种绝妙的阅读体验。2024-07-30
  • 伪电气白兰
    “我只是访客,我有限的经历和样本只能折射自己管窥的布法罗以及我个人的审美偏好。”不止铁锈城市这一篇,其实这一期很多篇都是这样,小小的城市切片。喜欢柏琳老师的巴尔干乡居日记,完全是理想的生活状态,但自由总是有代价的。刘子超的游记有种感性理性相结合的感觉。这一期纪录片背后的故事,第一次感觉到离我那么近。诗歌无感,读起来平平无奇。2024-08-20
  • BON西瓜
    第一篇一般。 柏琳写那篇非常喜欢2024-07-27
  • 尤里卡
    单独MOOK是图书市场上的“另类”,另类的观察,另类的记录,另类的思考。《第三次启程》收录了旅行、随笔、诗歌三类作品,仿佛为了契合“启程”,旅行类有五篇,占了本书大部分篇幅。最熟悉的当然还是柏琳和刘子超,尤其是柏琳,前段时间读过她的《边界的诱惑》。《巴尔干乡居日记》是她在前南地区持续的行走,也是继续打破边界的尝试,去寻找更为真实、完整的南斯拉夫。我也特别喜欢这些关于旅行的文章,正如彼得·汉德克的主张——“我在观察。我在理解。我在感受。我在回忆。我在质问。”只有通过切实的肉身体验,用脚步去行走,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才能抵达真实和完整。2024-07-12
  • 昼夜售蓝
    在前往西南边境小城的航班上,阅读费城、底特律、罗切斯特、布法罗的荣耀与锈迹。驾驶一辆克莱斯勒,穿越德州之心,十四个美国故事。随后飞行至巴尔干乡间和斯雷布雷尼察,感受栅栏与边界如何制造仇恨与挫败。接着是一栋潮汕祖屋里的华人迁徙史,一封西班牙来信和一组没有国籍的诗。三个半小时的航程尾声,他们的故事结束了,而我的旅途刚要开始。2024-06-27
  • 疏狂
    挺水的。旅行不是千篇一律,把书、纪录片和前人的旅行嚼一嚼再吐给读者。2024-07-14
  • 梵 φαν
    又是那些关系户拿到资助去当水手,没有更多元的视角,有些无聊了。2024-08-31
  • 杨子青
    我个人对于旅行文学的期待——所见、所思、所感,外加必要的前期资料阅读与整合;而除却对文笔好坏的评判,一篇旅行文学的“好不好看”、“真诚与否”即取决于对上述几点的篇幅分配。从书中收录的几篇来看,柏琳的《巴尔干乡居日记》绝对是一骑绝尘的存在,好的不是一点半点,其余或平铺直叙,或浮于表面。其实身为完完全全的外人,在短短几周时间内去寻访历史厚重之地,本就不可能有多么深刻或独特的思想产出,于是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作者来到那些少有人去之处的私人感受,在压根不可能的共情之外,脱离“主题形式主义”的所谓反思的最主观呈现,then we see sparks. 2024-09-01
  • 洛兹尼茶
    柏琳的《巴尔干乡居日记》写的真不错。最近发现别人对异域的观察很难走进自己的记忆,也很难影响自己的判断,最终还是要固执的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所得才是自己的记忆。2024-09-07
  • 少女漫步世界
    这次打动我的依旧是分别不久柏琳老师的文字。走出了悲情的贝尔格莱德,走进了巴尔干的乡间。“在铺满落叶的林中空地长久地面对自己”,文字的温柔暂时疏解了历史的忧愁和时间的褶皱,广场中央浸透了悲伤的琴弦冲破一切阻碍,用一曲的时间去抚慰那藏在所有南斯拉夫人心中伤口。2024-07-02
  • Lunarzabal
    单向在很多年前做过一个短视频,核心是关于感受力的重要性,放在这本上可能很重要。“旅行”这个栏目里几乎很难让读者摸到足够的感受力,繁杂的走看问和简单的资料作证,之间没有存住力量,读后也就是“哦”一声,甚至没有恍然大悟。没有思想的特殊感,没有动人的感受力,文字太容易轻薄了。随笔这类的题材在单读出现过不少次数,访谈、非虚构、小说等等,偶尔或专项。项庄舞剑也好,选取有兴趣也罢,力量的缺失是最关键的。重要的选题就是轻口一提,略过,当所谓点到为止成为一种惯例,即使是有意安排的创作者们,也慢慢会丢掉自己的敏感和判断力,失却成长的契机。2024-07-02